不同方法颅底重建治疗开放性颅脑损伤合并前颅窝底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颅底重建在开放性颅脑损伤合并前颅窝底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10月至2014年10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鄞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所收治的46例颅底重建患者的资料,按照颅底重建的方式分成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术中行“三明治法”修补,对照组术中仅用人工脑膜或肌腱膜直接缝合硬膜破口重建。观察两组术后脑脊液漏、颅内感染、脑膜脑膨出及排斥反应等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18.5个月。21例观察组患者仅1例发生脑脊液漏,经治疗后痊愈,无颅内感染、脑膜脑膨出等并发症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8%(1/21)。对照组25例发生脑脊液漏8例,其中5例合并颅内感染,经治疗后痊愈;脑膜脑膨出2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0%(10/2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开放性颅脑损伤合并前颅窝底骨折急诊术中行“三明治法”颅底重建,可有效控制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 严玉金 李江 王新东 余建军 励勇 管敏武 王慧晓关键词:颅底 骨重建 颅骨骨折 颅窝 超大骨瓣减压加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特重型颅脑创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索超大骨瓣减压联合侧脑室钻孔外引流术对特重型颅脑创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本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32例双侧瞳孔散大时间较短(2小时内)的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观察组应用额颞顶枕超大骨瓣减压联合侧脑室钻孔外引流术的手术方法,对照组应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术联合侧脑室钻孔外引流术,对比两组的患者预后。结果观察组术后颅内压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大骨瓣减压联合侧脑室钻孔外引流术是治疗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有效方法,能显著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存预后,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高峰 王铮铮 王慧晓 陆洲 顾嘉杰 郑托拓关键词:去骨瓣减压 侧脑室外引流术 机械辅助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评估机械辅助动脉内尿激酶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对2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于发病时间在90~450 min行机械辅助动脉内尿激酶溶栓治疗。采用的机械辅助方法有导丝碎栓、导管抽吸取栓及支架应用等,术后统计血管再通率、出血并发症及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28例患者应用机械辅助溶栓成功再通血管23例,血管再通率为82.1%,平均血管再通时间为65.22 min,3个月后mRS评分均≤3分;5例血管再通无效者中2例死亡,1例mRS评分4分,2例mRS评分≤3分。血管再通组中,机械辅助溶栓并未增加出血并发症率。结论机械辅助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能减少尿激酶用量及血管再通时间,提高再通率。 王慧晓 徐永康 张剑平 沈益金 陆洲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再通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幕上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2021年 目的探索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幕上肿瘤患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70名幕上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手术期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术后首次进食、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日常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幕上肿瘤患者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方案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王铮铮 顾嘉杰 王慧晓 陆洲 高峰关键词:幕上肿瘤 围手术期 脑动静脉畸形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脑灌注显像及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脑动静脉畸形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灌注显像与临床相关因素关系。
方法
①应用SPECT脑灌注显像测定16例AVM病例病灶及病灶旁血流盗流区治疗前后的脑血流灌注量,... 王慧晓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血液动力学 脑灌注显像 文献传递 应用SPECT评估脑动静脉畸形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治疗策略 2004年 目的 评价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ingle ph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 ,SPECT)对脑动静脉畸形 (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 ,AVM)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1.16例脑AVM病例同时行SPECT与DSA检查 ,两者对照研究。 2 .对脑AVM病例治疗前后作SPECT对比研究。结果 :16例脑AVM中 ,SPECT检查阳性诊断率 10 0 % ,与DSA比较 :(1)病灶显示范围明显比DSA显示大。 (2 )发现大部分脑AVM病灶旁局部脑血流灌注 (regionalcerebralbloodflow ,rCBF)低灌注区 (盗流区 )治疗后rCBF改善。(3)及时发现 2例术后正常灌注压突破。结论 :SPECT对脑AVM可作为评估治疗效果的客观标准。并对后续治疗有指导价值。本技术无创、低风险、价廉 。 王慧晓 白如林 黄承光 卢亦成 张光霁 尚玉琨关键词: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局部脑血流灌注 感兴趣区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被引量:8 2013年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CSDH),老年人由于有更多几率服用抗凝药物、血管脆性大、硬膜下间隙增大、易摔倒致头部跌伤几率增加等因素而成为易患人群。我科从2008年7月至2012年8月采用硬质神经内镜治疗27例CSDH,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王慧晓 沈益金 陆洲 张晓彪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 神经内镜 经内镜治疗 抗凝药物 气管支气管先天异常引起的急诊气管插管放置困难一例 2021年 1资料与方法患者女,28岁,2020年7月12日因“车祸多发伤”收入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患者1 h前骑行电动车发生车祸,多处受伤被运送到医院。入院查体:神志不清,深昏迷,GCS评分6分,血压173/97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105次/min,呼吸13次/min,脉搏104次/min,血氧饱和度74%,体温36.1℃。头面部擦裂伤,鼻腔出血;两肺呼吸音粗,两肺底部有少量湿啰音;心律齐,无明显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无肌紧张;双下肢皮肤多处擦裂伤,右股骨骨折制动,股部皮下淤血;双下肢病理反射Babinski征阳性。初步诊断:车祸多发伤;急性颅脑损伤;肺部误吸;右下肢股骨骨折。 任秋生 陈益君 王慧晓关键词:下肢皮肤 皮下淤血 气管支气管 先天异常 湿啰音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369例 目的:应用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s)。方法:经股动脉插管用微导管技术超选择注入病灶NBCA栓塞治疗脑AVMs,共369例。男159例,女210例。年龄4-75岁,平均32.4岁... 白如林 黄承光 陈左权 王慧晓 杨治荣 卢亦成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 微导管技术 栓塞治疗 亚急性期脑内血肿穿刺引流术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精确定位下血肿腔穿刺引流术用于治疗亚急性期脑内血肿的疗效。方法 78例亚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37例行血肿腔穿刺引流术,对照组41例行常规保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平均住院天数、远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无死亡病例,住院平均(22.8±3.56)d,远期总有效率83.8%;对照组5例因脑水肿加剧、脑疝形成而行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其中一例死亡,住院平均(29.7±4.61)d,总有效率63.4%。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亚急性期脑内血肿穿刺外引流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治疗时间短及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陆洲 王慧晓 徐永康关键词:穿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