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彬
-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等离子加热反应合成TiB_2-TiC-Fe_2Ti复合材料被引量:4
- 2014年
- 以Ti、B4C和Fe粉为原料,采用等离子束加热反应合成TiB2-TiC-Fe2Ti复合材料,分析了其物相、组织结构、显微硬度和断口形貌等。结果表明:反应生成物中物相主要有TiB2、TiC和Fe2Ti,同时含有少量的Fe3C。各物相以不同的形态均匀分布,TiB2呈现六边形和长条形,TiC近似球形,Fe2Ti作为粘结相存在于TiB2和TiC相之间,促进了各相之间的结合。等离子束加热具有高加热及冷却速率,降低了晶粒生长时间,有利于获得细小的组织。随着电流增加,单位时间内输入坯体热量增多,TiB2和TiC充分长大,各相之间结合更加紧密。
- 张珊珊崔洪芝赫庆坤白斌王晓彬
- 关键词:复合材料等离子
- 等离子加热反应合成TiB_2-B_4C-Fe_3(C,B)复合材料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以Ti、B4C和Fe粉为原料,采用等离子束加热反应合成TiB2-B4C-Fe3(C,B)复合材料,并研究复合材料的物相、组织结构和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反应生成物相主要有TiB2、B4C以及Fe3(C,B)。由于等离子束的快速加热、冷却以及散热具有方向性,板条状TiB2晶粒沿散热最快的方向生长,与白色的Fe3(C,B)相间分布,未反应的B4C被挤压在板条之间;等离子束电流影响单位时间内输入试样的热量,电流越大越有利于TiB2的长大,但降低复合材料硬度。
- 崔洪芝张珊珊王晓彬赫庆坤宋强
- 关键词:等离子
- 反应合成N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组织及形成机理(英文)被引量:10
- 2013年
- 以Ni粉和Al粉为原料,通过热爆反应合成制备Ni-Al系金属间化合物,研究了反应物摩尔比对生成物物相、组织结构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i、Al摩尔比为1:1时,反应生成物为单一的NiAl相;当Ni、Al摩尔比为2:1时,生成物相组成为NiAl+Ni3Al相,因为非平衡冷却,NiAl含量多,呈不规则块状形态分布,Ni3Al相析出量少,主要沿初生NiAl晶界分布,当进一步提高Ni含量,且Ni、Al摩尔比为3:1时,生成物组织形态复杂,除枝晶状的β-NiAl、粗大块状和网状的γ-Ni3Al外,还有板条状和针片状的M-NiAl和不规则的块状或者尖条状的γ′-Ni3Al,这主要是由非平衡冷却和β-NiAl内的成分差异而引起的。
- 崔洪芝魏娜曾良良王晓彬汤华杰
- 关键词:金属间化合物NI-AL显微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