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文
- 作品数:15 被引量:125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语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捍卫唯物史观 坚定理论自信——兼驳历史虚无主义的哲学历史观被引量:1
- 2019年
- 历史虚无主义利用人们历史观的认识误区,反诬马克思主义为“历史虚无主义”。这反映了当前贯彻唯物史观方面存在不足:对马克思主义核心概念的表述不够均衡,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有所淡化,以及思想理论界“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坚决捍卫唯物史观,要推动思想理论教育内容全面均衡,还原唯物史观全貌;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深刻剖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消除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
- 祁霄王晓文
- 关键词:唯物史观共产主义信仰
- 大国竞争时代的美欧对华政策协调
- 2024年
- 拜登任期内美欧加大对华政策协调力度,以经贸和技术领域为重点,强化地缘政治和军事安全协作,并将意识形态纳入其中,尤其将人权和价值观与其他议题捆绑,全方位推行遏华战略。同时,美欧在对华认知、关系定位、政策选择和实施等方面有明显差异,“美国优先”原则与乌克兰危机及巴以冲突使美欧面临一些分歧和矛盾。美欧对华政策协调在拜登政府时期呈现机制化、全面化、阵营扩大化的特点,未来走向仍具有不确定性。从中美欧三边关系来看,中欧关系总体平稳发展,有利于中美欧三边关系平衡与稳定,但同时需警惕欧盟保护主义抬头给中欧关系发展带来挑战。
- 王晓文
- 关键词:美欧关系跨大西洋关系
- “霸权稳定论”与西方跨国公司对外投资行为被引量:1
- 2008年
- "霸权稳定论"是当代西方政治经济学主流理论之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来实现对外政治投资。
- 王晓文
- 关键词:跨国公司霸权稳定论
- 德国默克尔政府的“印太战略”及对中国的影响被引量:5
- 2021年
- 德国“印太战略”主要从政治方式、经济方式以及伙伴关系三个方面实施,体现出德国经济的繁荣严重依赖印太地区的特点。其试图在印太地区维持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以应对中国崛起带来的经济竞争,同时迫于美欧战略互信缺失而推动欧盟的“战略自主”。对比德国“印太战略”和美国“印太战略”可以发现,两者在对华立场和战略方针上存在根本差异,而在“多边主义”理念和“规则主导”方式上却比较接近。德国“印太战略”使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更大的挑战,其对华关系中的价值观因素凸显,经济议题的重要性也逐步上升,两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态势日趋激烈。德国“印太战略”也会给中国带来机遇,中国需有差异化地应对德国和美国的“印太战略”,积极主动地塑造印太地区新秩序,避免掉入其“印太战略”的陷阱。
- 王晓文
- 关键词:德国外交
- 中印在印度洋上的战略冲突与合作潜质——基于中美印“战略三角”格局的视角被引量:11
- 2017年
- 国外学者关于"中印在印度洋上处于竞争关系"的论断引发学界的思考:中印在印度洋上面临不可调和的"安全困境"吗?从中美印"战略三角"格局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印关系,双方在印度洋上存在战略冲突毋庸置疑,但同时也存在着战略互补和合作潜质。中印在印度洋上的冲突主要来源于海权格局的碰撞,并且"海上丝绸之路"的推出加剧了中印战略冲突。但是,中印在印度洋上存在诸多合作动因和可能性:印度对抗美国霸权的需要、自身战略的自主性、中印的共同利益以及印度自身能力的有限。中印在印度洋上的合作机制包括:第一,实现"海上丝绸之路"和"季风计划"的战略对接;第二,开展中印双边海上防务对话与合作以及建立中美印多边战略协调机制;第三,中印共同参与印度洋地区安全机制的建设,并推动中美印主导下的、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地区安全制度的建立。
- 王晓文
- 关键词:中印关系
- 拜登政府“印太战略”前瞻及应对被引量:2
- 2021年
- 拜登政府延续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的框架和战略思维,将其视为全球战略的优先事项。拜登政府推行“印太战略”,美国对华战略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国家推出“印太战略”或“印太愿景”,中国面临的战略环境更加复杂。要深刻把握美国“印太战略”的实质,对其霸权和联盟战略的本质保持清晰的认知;根据各国不同的对华立场,差异化应对各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取向;要把握在南海问题和台湾问题上的主动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 王晓文
- 关键词:国际话语权
- 中印关系的现实困境:原因及前景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当今世界,大国关系在世界格局的变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印两国在国际舞台上承载着越来越重的分量和责任,在两国总理2013年实现互访的背景之下,中印两国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得到了积极的推进。与此同时,国内学术界和媒体开始更多地反思中印两国关系发展的障碍为何长久以来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本文概述了当前中印关系遇到的现实困境,并从四个方面分析这些困境为何难以突破,最后对中印关系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 王晓文李宝俊
- 关键词:中印关系
- 21世纪美国的印度洋战略与美国霸权被引量:8
- 2014年
-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印两个新兴大国的崛起以及印度洋地区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上升,印度洋的经济和战略价值受到国际社会的日益重视。美国在将其战略重心转移到亚太地区的同时,开始更多地关注其在印度洋地区的利益存在。本文首先对美国在印度洋地区的战略利益以及战略内容进行详细解析,之后从目标、影响和制约因素三个方面对美国印度洋战略进行评估,从而更好地把握美国印度洋战略的发展态势以及对地区安全可能带来的影响。
- 王晓文
- 关键词:印度洋战略霸权
- 美国对华数字竞争战略:驱动因素、实现路径与影响限度被引量:33
- 2022年
- 中美之间的数字竞争是两国战略竞争的核心领域,是当今国际政治最突出的特征之一。21世纪,技术的进步将世界推进数字时代,我国的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美国眼中在数字领域最大的竞争对手,美国由此展开了针对中国的数字竞争战略。美国对华数字竞争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持其全球技术,尤其是数字领域的霸权,认为数字霸权与其规则主导权、价值观以及国家安全息息相关,丧失数字霸权则意味着美国三方面的利益受到沉重打击。美国通过增强数字核心竞争力、构建多边数字联盟以及打压中国的数字企业三方面的措施,试图扩大对中国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优势,巩固其全球数字标准的主导权。然而,美国的数字竞争战略严重损害了其国际信誉,难以撼动中国的数字影响力,以及其构建的多边联盟存在诸多分歧,因而对中国的影响有限。中国要善于在美国的数字竞争战略中寻找机遇与突破口,坚定不移推进"数字丝绸之路"战略,为全球数字经济规则制定以及数字经济治理改革贡献中国方案。
- 王晓文马梦娟
- 关键词:数字经济
- 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背景下的小多边主义——以美印日澳四国战略互动为例被引量:16
- 2020年
- 小多边主义与多边主义形式的关键区别不在于成员国的数量多寡,而是小多边主义具有排他性、明确的问题导向和较强的功利性,因而在某些议题上更加有效。随着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的推进,印太地区国家倾向于选择小多边主义形式进行战略互动。印太地区小多边主义形式的发展一方面离不开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的“主导性”,另一方面也源于更多印太地区行为体参与地区事务的“主动性”。美日印、美日澳、印日澳是印太地区发展迅速且关系牢固的三边关系,以此为支撑,美印日澳四边安全对话于2017年重启且不断升温。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印日澳四国开展的小多边合作中,遏制中国是它们的重要动力,中国在印太地区面临较为严峻的外部环境。
- 王晓文
- 关键词:战略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