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
- 作品数:25 被引量:97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部多个结节连续性病例4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研究肺部多个结节疾病构成、诊断技术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前瞻性研究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确诊的40例肺部多个结节连续性病例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和诊断方法。根据确诊结果分为良性和恶性病变组,并比较上述观察指标。结果:40例肺部多个结节病例中良性组17例(42.5%),恶性组23例(57.5%)。与良性组比较,恶性组平均年龄及血CEA阳性率明显较高[(65.5±10.0)岁vs.(50.3±11.8)岁,(39.1%vs.5.9%)];恶性组(91.3%)因各种呼吸道症状就诊高于良性组(58.8%)。最大结节CT特征中,恶性组分叶征20例(87.0%)、纵隔淋巴结肿大10例(43.5%),分别高于良性组的9例(52.9%)和1例(5.9%);良性组中最大结节尖角征(10例,58.8%)明显高于恶性组(4例,17.4%)。CT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术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例数/检查例数分别为94.7%、46.4%。结论:肺部多个结节的良、恶性发病率相近,血CEA和CT特征为鉴别肺部多个结节的性质提供一定参考价值,而CT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术是肺部多个结节病理组织学诊断的有效方法。
- 蒋玲玉秦志强王毅韦海明陈桂荣陆爱玲冯广弘韦彩周
-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
- CT血管造影在骨科软组织肿瘤诊治中的作用
-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成像在骨科软组织肿瘤术前诊治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软组织肿瘤患者手术前行CTA检查,采用表面遮蔽显示法、容积再现等方法三维重建图像。结果:三维重建清晰地显示所有肿瘤灶的部位、大小、形态、...
- 尹东李宏宇王毅丘德赞莫冰峰袁彦梁斌
- 文献传递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0
- 2006年
- 目的:探索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3D-MSCTA的技术及临床应用。方法:本文收集MSCTA血管成像44例,其中脑动脉血管MSCTA成像11例,肺动脉血管MSCTA成像21例,主动脉血管MSCTA成像6例,肝动脉血管MSCTA成像5例,髂动脉血管MSCTA成像1例。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100ml,对比剂注射速率为3~3.5ml/s。扫描延迟时间按照经验值,脑动脉15~20s,肺动脉10~15s,主动脉、肝动脉、及髂动脉等20~25s。扫描后原始图像数据送工作站做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NIP)、多平面重组(MPR)、部份病例做曲面重组(CPR)等后处理。结果:11例脑血管MSCTA正常6例,肺动脉MSCTA(CTPA)21例,正常15例,5例肝动脉MSCTA,正常2例;脑血管动脉瘤4例,脑动静脉畸形(AVM)1例;肺动脉栓塞6例;胸主动脉夹层3例:升主动脉瘤1例;腹主动脉瘤2例;肝动脉瘤1例,肝癌1例,肝血管瘤1例;1例右髂总动脉瘤。结论:多层螺旋CT3D血管成像(3D-MSCTA)可清晰显示各部位的三维血管形态,可以多方位、多角度地旋转图像,全面立体直观地显示病灶的整体形态,对指导临床手术有很大的帮助。
- 王毅黄坚李鹰张小容
- 关键词:血管造影
- 连续性肺部混合磨玻璃结节影1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研究肺部混合磨玻璃结节影(mixed ground-glass opacity,mGGO)的疾病构成、诊断技术及疾病与影像学特点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经病理证实的19例连续性肺部mGGO病例的基本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包括病灶大小、边缘特征、GGO百分比、内部特征、邻近特征、结节外表现)。根据确诊结果分为良性病变组和恶性病变组,并比较上述观察指标。结果 19例肺部mGGO结节中良性病变4例(良性病变组),恶性15例(恶性病变组)。恶性病变组中CT表现分叶征(86.7%)、边界清楚(86.7%)和血管集束征(80.0%)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恶性病变组GGO百分比≤50%为14例,良性病变组仅1例(P=0.016)。基本临床资料、病灶大小、部位、内部特征、结节外表现及结节至壁层胸膜距离在良恶性病变组中均无差异(P均>0.05)。11例CT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均获确诊。结论肺部mGGO结节的CT表现对病变性质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经皮穿刺肺活检术对肺部mGGO结节确诊率高。
- 蒋玲玉秦志强王毅韦海明陈桂荣段世焕卢冰
-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
- 《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对我院肺血栓栓塞症诊断和临床结果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评价我国《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对我院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诊断和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5~2007年所有PTE住院病例的临床资料,以2004年12月我院按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开展PTE规范化诊疗为时间界限,比较按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开展PTE规范化诊疗前后PTE诊断情况和临床结果。结果开展PTE规范化诊疗前近10年期间我院诊断PTE19例,占同期住院病例的0.01%,医院内病死率为36.84%。开展PTE规范化诊疗后诊断PTE63例,占同期住院病例的0.07%,病死率为12.70%。呼吸内科在开展PTE规范化诊疗前后PTE病例分别占同期住院病例的0.05%(4/7928)和1.28%(49/3843),医院内病死率为2.04%。结论遵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诊断和治疗PTE显著提高了我院尤其是呼吸内科的PTE病例数,降低了该病的医院内病死率。
- 秦志强龙胜泽陆爱玲王毅王作泉
-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症预后
- 可疑肺血栓栓塞症6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了解肺血栓栓塞症(PTE)临床特点,提高PTE的诊断率。方法2004年11月至2007年5月对66例临床可疑PTE患者进行CT肺动脉造影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分为PTE组和非PTE组,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特点。结果31例(47.0%)确诊为PTE(PTE组),35例(53.0%)无PTE(非PTE组)。PTE组呼吸困难(92.9%)、呼吸增快(64.5%)均高于非PTE组(66.7%和31.4%)。PTE组非对称性下肢肿胀(38.7%,12/31)显著高于非PTE组(5.7%,2/35)。PTE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阳性率(60.9%)高于非PTE组(17.9%)。PTE组低氧血症(92.6%)、低碳酸血症(51.9%)和低氧血症合并低碳酸血症(48.1%)发生率也均高于非PTE组(69.7%、18.2%,和18.2%)。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两组无差异性(87.5%对74.1%)。结论呼吸困难、双下肢非对称性肿胀、低氧血症和低碳酸血症是诊断PTE的重要线索,同时具备这些临床表现者应尽快完善PTE的相关检查。
- 秦志强王毅吕劲陆爱玲龙胜泽
- 关键词:肺栓塞CT肺动脉造影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 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发展,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MSCTA)以无创、检查迅速便捷,其3D图像可立体直观全方位地显示血管及其病变的自身形态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价值已得到公认。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4...
- 王毅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病例分析病变形态
- 文献传递
- 多层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活检60例
- 2007年
- 王作泉王毅
- 关键词:肺肿瘤肺穿刺X线计算机活组织检查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外周性病变78例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外周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以及安全性。方法78例肺部外周性病变患者行常规检查不能明确病因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统计其诊断准确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78例均获取足够合格的组织标本,穿刺成功率100%;72例经穿刺得以确诊,总确诊率92.3%(72/78),其中恶性病变52例,50例为穿刺证实;良性病变26例,其中穿刺证实22例。未能确诊的6例,其中3例经手术后证实恶性病变2例、结核1例,另3例经试验性治疗后诊断为良性病变。并发症3例均为气胸。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有效的肺部病变诊断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并发症少、诊断准确性高的特点。
- 郭永忠秦志强吕劲龙胜泽王毅王作泉
- 关键词:肺疾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 脑囊虫病的临床表现与脑电图改变的分析
- 2005年
- 目的观察83例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脑电图改变。方法对83例脑囊虫病人进行脑电图检查,并结合临床分析结果。结果83例脑囊虫患者中脑电图异常62例(74.7%),其中边缘状态8例(12.90%)、轻度异常34例(54.84%)、中度异常18例(29.03%)、重度异常2例(3.22%)。结论脑囊虫患者临床多变,其脑电图改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 林慧琼梁珍英李京红王铁建张德敏王毅
- 关键词:脑囊虫病脑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