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江峰

作品数:18 被引量:84H指数:6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三叉神经
  • 4篇三叉神经痛
  • 4篇神经痛
  • 4篇经痛
  • 3篇神经节
  • 3篇畸形
  • 3篇CHIARI...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减压
  • 2篇血管减压术
  • 2篇治疗三叉神经...
  • 2篇伤患者
  • 2篇外科
  • 2篇微血管
  • 2篇微血管减压
  • 2篇微血管减压术
  • 2篇显微血管
  • 2篇显微血管减压
  • 2篇显微血管减压...
  • 2篇脊髓

机构

  • 18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西京医院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18篇王江峰
  • 10篇刘金道
  • 8篇陈琛
  • 7篇董涛
  • 3篇张婉
  • 3篇张婉
  • 2篇刘辉
  • 2篇刘辉
  • 2篇李浩
  • 1篇张平安
  • 1篇周劲松
  • 1篇李彩霞
  • 1篇许保刚
  • 1篇杨永康
  • 1篇徐松
  • 1篇王晓伟

传媒

  • 4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现代中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CT和M...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CMRI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检测联合血清PLGF、LDH对子痫孕妇合并RPLS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phase contras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PCMRI)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检测联合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对子痫孕妇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头颅MR扫描,依据常规MRI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MRI正常组和RPLS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同时采用PCMRI技术测量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2组血清PLGF、LDH水平,比较实验室检查结果、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清PLGF、LDH值等指标,并通过绘制ROC曲线确定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血清PLGF、LDH对PE患者合并RPLS的诊断价值。结果MRI正常组未见明显病灶,RPLS组常规MRI头颅扫描结果T1WI为稍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DWI序列表现为稍低信号或等信号。RPLS组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的平均流量(mean flow,MF)、平均流速(mean velocity,MV)及血管断面面积均明显高于MRI正常组,而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t index,RI)明显低于MRI正常组(P<0.01)。RPLS组血清PLGF水平明显低于MRI正常组,血清LDH明显高于MRI正常组(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AMV、MF及血清LDH与SBE评分显著正相关(r=0.71、0.67、0.68,P<0.01),RI与SBE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65,P<0.01)。PCMRI血流参数联合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诊断RPLS的曲线下面积为0.897(95%CI:0.853~0.941),其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0%、100.0%,明显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RPLS的BA血流参数及血清PLGF、LDH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脑水肿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影像学检查联合血清指标检测能够提高疾病诊断特异度。
张婉王江峰刘辉许保刚杨永康
关键词:子痫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神经节苷脂辅助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研究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康复训练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静脉滴注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各炎症因子水平和运动、痛觉及触觉等神经功能康复指标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 34%)明显高于对照组(73. 33%)(χ~2=4. 89,P=0. 02);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TNF-α、IL-8、IL-1β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1),运动、痛觉及触觉的ASI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1),肌力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可离床行走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 <0. 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脊髓损伤的疗效,抑制炎症反应发生,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陈琛张平安王晓伟赵海浪王江峰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脊髓损伤炎症因子神经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后遗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脑出血后遗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方法:脑出血后遗症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自拟中药汤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和8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眩晕和不稳程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的眩晕和不稳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脑出血后遗症缺血再灌注损伤能有效改善症状,从而提高治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张婉胡珍渊王江峰刘辉
关键词:中西药结合治疗脑出血后遗症再灌注损伤
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经一侧钻孔引流术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经血肿量多的一侧行钻孔引流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双侧CSDH经一侧钻孔引流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效果、并发症及预后等情况。结果仅行一侧钻孔引流术16例,1个月后复查血肿明显减少,3个月后复查血肿完全吸收;4例延期行对侧钻孔引流,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双侧CSDH经一侧钻孔引流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应予推广。
霍生杰李浩董涛陈琛王江峰刘金道
关键词:临床疗效
血浆和肽素及S100B与脑外伤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和肽素和S100B在脑外伤患者血浆中的变化情况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以118例脑外伤患者和60例健康人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发病治疗前、治疗后7 d和90 d的血浆并对血浆中和肽素和S100B水平进行检测,记录一般资料、病史、临床资料以及影像学特点等指标,采用格拉斯哥(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对患者入院时治疗前及治疗后90 d情况进行评估,根据患者发病90 d的GCS评分将患者进一步分组,分析血浆和肽素和S100B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脑外伤患者血浆中和肽素和S100B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脑外伤患者血浆中和肽素和S100B水平随发病时间逐渐降低;患者治疗前血浆中和肽素和S100B水平与患者脑梗死体积及入院时的GCS评分呈负相关,与患者治疗后90 d的GCS评分呈负相关;患者治疗后90 d预后良好患者的血浆中和肽素和S100B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不良患者(P<0.001)。结论在脑外伤患者中血浆中和肽素和S100B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且可以预测患者治疗后90 d的预后情况。
董涛王大堃张文岐王江峰刘金道陈琛
关键词:和肽素S100B脑外伤预后
Chiari畸形两种不同术式比较
王江峰
文献传递
舒脑欣滴丸联合腺苷钴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研究舒脑欣滴丸联合腺苷钴胺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肌肉注射注射用腺苷钴胺,1次/d,1 mg/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舒脑欣滴丸,4颗/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8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P物质(S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0.00%,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6.3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4周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同期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各项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PSQI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S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OD和GSH-Px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脑欣滴丸联合腺苷钴胺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可调节炎症反应,减少氧化应激水平,缓解疼痛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王江峰刘金道张婉
关键词:舒脑欣滴丸三叉神经痛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与弥散加权成像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与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并经病理证实为脑胶质瘤患者100例,其中高、低级别胶质瘤患者各44、56例。对所有患者行PWI、DWI检查,比较肿瘤不同区域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不同级别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rADC、rrCBF,根据ROC曲线分析rADC、rrCBF对不同级别胶质瘤的诊断阈值、敏感性、特异性。结果:与对侧相应正常脑实质比较,瘤周水肿区及肿瘤实质区ADC、rCBF均显著升高(P<0.05);与瘤周水肿区比较,肿瘤实质区ADC、rCBF均显著升高(P<0.05)。高级别肿瘤实质区rADC显著低于低级别肿瘤实质区(P<0.05),rrCBF显著高于肿瘤实质区(P<0.05)。高级别瘤周水肿区与低级别瘤周水肿区rADC间无显著差异(P>0.05),高级别瘤周水肿区rrCBF显著高于低级别瘤周水肿区(P<0.05)。在对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分级中,rADC、rrCBF的曲线下面积(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分别为0.957、0.978,均>0.9。rADC诊断不同分级胶质瘤的敏感度是90.12%,特异度是95.26%,诊断阈值是13.12;rrCBF诊断不同分级胶质瘤的敏感度是92.31%,特异度是98.57%,诊断阈值是2.62。rADC与rrCBF诊断不同分级胶质瘤敏感度、特异度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WI、DWI能够为脑胶质瘤的分级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王大堃任静刘辉陈琛王江峰董涛
关键词: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脑胶质瘤表观扩散系数局部脑血流量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156例被引量:4
2009年
刘金道张文岐曹艳蕾王江峰李蒙陈琛刘金堂
关键词:显微血管减压术面肌痉挛肉毒毒素
深刺下关穴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究深刺下关穴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共57例,根据治疗方案随机分组为药物组(n=27,采取口服卡马西平治疗)与针灸组(n=30,采取深刺下关穴结合穴位注射治疗),治疗1月后,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后VAS评分、即时止痛效果、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针灸组临床疗效优于西医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即时有效率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研究开始前明显降低,且针灸组降低程度较西药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刺下关穴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缓解疼痛及即时止痛效果明显,临床可作为非手术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霍生杰李彩霞董涛王江峰
关键词:下关穴穴位注射三叉神经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