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江彦

作品数:8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点源
  • 4篇降雨
  • 4篇非点源
  • 3篇人工降雨
  • 3篇淮河流域
  • 3篇
  • 2篇雨强
  • 2篇农业非点源
  • 2篇空气负离子
  • 2篇降雨强度
  • 1篇点源污染
  • 1篇营养化
  • 1篇日进程
  • 1篇生境
  • 1篇水环境
  • 1篇水环境安全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类型
  • 1篇农业非点源污...
  • 1篇污染

机构

  • 8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驻马店市薄山...
  • 1篇重庆市公安局

作者

  • 8篇王江彦
  • 7篇吴明作
  • 4篇申冲
  • 3篇袁远
  • 2篇杨国馨
  • 1篇吴辰光
  • 1篇黄黎
  • 1篇刘文霞
  • 1篇沈连峰
  • 1篇赵清贺
  • 1篇段群迷
  • 1篇林照明
  • 1篇杨守任
  • 1篇李小伟

传媒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河南科学
  • 1篇西南林学院学...
  • 1篇林业调查规划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6
  • 2篇2011
  • 2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人工降雨模拟河南淮河流域潮土非点源氮输出被引量:2
2022年
为研究淮河流域农田非点源输出、区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以河南淮河流域典型土壤(潮土)及其是否秸秆还田为对象,人工模拟0.5、1.0、1.5、2.0、2.5、3.0 mm·min^(-1)降雨强度下的径流、泥沙和氮输出负荷。结果表明:降雨强度越大,相同时间段内的累积径流量、累积泥沙量、氮输出量以及三者的产出速率均越大;径流中氮元素的浓度在降雨初期的20 min内变化较大,具初期冲刷效应,随后波动并趋于相对稳定或略有降低,其平均浓度在未掺混秸秆时以2.0 mm·min^(-1)降雨强度时最大,其次为3.0mm·min^(-1),掺混秸秆后以1.5 mm·min^(-1)时最大;未掺混秸秆时氮元素泥沙输出量占总输出量的98.25%以上,但掺混秸秆后输出量有所降低(最低值为65.12%)。秸秆还田后,分别可在<1.0 mm·min^(-1)与<1.5 mm·min^(-1)的低降雨强度下减少径流与泥沙流失量,高降雨强度下则增加泥沙流失量;径流氮元素浓度比未掺混秸秆的高,增加了氮元素的累积输出量。累积径流量与累积泥沙量间及两者分别与氮元素输出量之间均存在良好的幂函数与对数函数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900以上。研究表明,降雨强度、秸秆还田均对径流、泥沙、氮输出等产生影响,引起氮输出明显变化的降雨强度在未掺混秸秆时为1.0 mm·min^(-1),在掺混秸秆时为1.5mm·min^(-1);减少农田非点源氮输出负荷的重要途径包括控制产流初期氮流失与泥沙流失。
袁远杨海洋王江彦申冲杨国馨吴明作
关键词:农业非点源人工降雨淮河流域
不同降雨强度下三种典型农田土壤非点源氮输出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以河南淮河流域典型土壤砂姜黑土、褐土、潮土为对象,人工模拟0.5、1.0、1.5、2.0、2.5、3.0 mm/min降雨强度下径流产出、泥沙流失、氮元素输出状况,研究降雨强度与土壤类型对非点源氮元素输出的影响,为量化淮河流域农田非点源输出负荷、建立本地化非点源污染模型、制定区域非点源污染防治策略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降雨强度越大,径流量、泥沙流失量、氮元素输出负荷及其平均产出速率均较大;土壤类型对径流产出影响较小,对泥沙流失量与氮元素输出负荷有一定影响;径流中氮元素平均浓度以2.0 mm/min降雨强度时最大;三种土壤的累积氮元素输出负荷均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增加幅度较明显的降雨强度,砂姜黑土为1.0、2.5 mm/min,潮土为1.0、3.0 mm/min,褐土为1.5、3.0 mm/min;氮元素通过泥沙输出的量占总输出量的81.57%以上.降雨强度、土壤类型均对径流产出、泥沙流失、氮元素输出等产生影响,氮元素输出负荷具初期冲刷效应.控制产流初期氮流失与泥沙流失是减少农田非点源氮输出负荷的重要途径.
张皓博马瑞婧袁远王江彦申冲吴明作
关键词:模拟降雨土壤类型淮河流域
大中型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CO_2收支变化研究——以郑州市1999-2008年为例
2010年
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掌握这一过程中的CO2收支动态对于制定相应减缓策略进而增强城市竞争力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郑州为例,对其1999到2008年间的CO2排放量和吸收量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结果显示市区CO2净排放量平均以每年10%的幅度增长2,008年市区CO2总排放中有85%以上来自于化石燃料,2006年以来交通运输业已取代发电业成为市区内最大的CO2排放源。在CO2排放量不断攀升的情形下,创建森林生态城的举措对减少CO2净排放量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针对郑州资源与CO2排放特点提出减排增汇的对策。
黄黎王江彦杨俊峰吴明作
关键词:城市发展CO2排放CO2固定
薄山林场空气负离子变异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空气负离子测定仪,对位于河南省确山县的驻马店市薄山林场的不同林分类型及水库周边的空气负离子进行了测定,以此评价所在地的空气质量状况,分析其与温度、相对湿度等环境条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空气负离子含量与林分类型、水面状况以及环境条件等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段群迷吴辰光王江彦吴明作赵清贺
关键词:空气负离子空气质量
河南省不同生境空气负离子空间变化特征被引量:4
2016年
选择河南境内不同地点测定空气负离子浓度,结果表明:河南省内空气负离子浓度总体上表现出流动水体〉林地〉间作林地、森林公园〉城市绿地、水体、空地;水体中瀑布最高,流动水体次之,静止水体最小;瀑布落差大,影响距离远,一般影响距离可达8~10 m甚至14 m以远。空气负离子浓度随海拔升高,先上升后下降,同时受植被覆盖状况影响,相近海拔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海拔存在显著性差异,有植被覆盖时不同海拔之间差异较小;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海拔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明显,但可按生境类型分别拟合,而拟合模型可能不同。结果可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大尺度评价等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卫淑芸刘文霞吴明作沈连峰王江彦申冲王耀铭
关键词:空气负离子日进程
河南境内淮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
非点源污染造成湖泊的富营养化,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污染,严重威胁饮用水源和水环境的安全,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模拟研究河南省境内淮河流域的非点源污染特性,量化非点源污染的负荷,为本地区环境规划和管理提供基础,...
王江彦
关键词:淮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湖泊富营养化人工降雨径流流失水环境安全
降雨强度和秸秆还田对淮河流域褐土非点源氮输出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研究降雨强度和秸秆还田对氮输出的影响,为淮河流域农田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等提供依据。【方法】以河南淮河流域典型土壤(褐土)为对象,人工模拟0.5、1.0、1.5、2.0、2.5、3.0mm/min降雨强度下径流、泥沙、氮输出负荷。【结果】降雨强度越大,相同时间段内的累积径流量、泥沙量、全氮输出量以及三者的产生速率均较大;径流中氮质量浓度在降雨初期的20 min内变化较大,具有初期冲刷效应,随后波动但最终趋于相对稳定或略有降低,平均质量浓度在未掺混秸秆时以2.0 mm/min时最大,其次为3.0 mm/min,掺混秸秆时以1.5 mm/min时最大;未掺混秸秆时氮通过泥沙输出的量占总输出量的92.8%以上,掺混秸秆时其比例降低至59.7%。秸秆还田后,低降雨强度下可减少径流与泥沙流失量,高降雨强度下增加泥沙流失量;径流中全氮质量浓度比未掺混秸秆的高,增加了氮的累积输出量。【结论】降雨强度与秸秆还田均对径流、泥沙、全氮输出等产生影响,可能存在引起全氮输出量明显变化的降雨强度,未掺混秸秆时约为1.0 mm/min,掺混秸秆时为1.5 mm/min;减少农田非点源氮输出负荷的重要途径包括控制产流初期氮流失与泥沙流失。
杨海洋袁远王江彦申冲杨国馨吴明作
关键词:人工降雨秸秆还田
郑州市公园绿地春季空气质量评价被引量:21
2011年
通过测定郑州市森林公园、人民公园与河南农业大学校园的空气离子日进程,评价郑州市代表性公园绿地的空气质量,分析空气负离子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及可吸入颗粒物浓度(PM10)等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公园绿地中,空气负离子数量在1天中的高峰值出现在8:00—9:00,17:00—18:00,低峰值出现在14:00—15:00;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空气相对湿度、风速呈正相关关系,而与空气温度、PM10呈负相关关系。
吴明作王江彦李小伟杨守任林照明
关键词:空气离子空气清洁度公园绿地环境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