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新
- 作品数:21 被引量:124H指数:8
- 供职机构:池州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螯合剂对铅锌尾矿废弃地植物富集铅锌的诱导作用
-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冶炼产生了大量的尾矿。尾矿堆存形成大片尾矿废弃地,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植物修复技术能够实现多种目的,如稳定尾矿、控制污染、美化环境;而在尾矿废弃地上种植具有多种用...
- 王红新
- 关键词:螯合剂尾矿蓖麻尾矿废弃地
- 文献传递
- 淡水湿地围垦后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被引量:1
- 2014年
- 对安徽沿江淡水湿地(龙感湖、大官湖、泊湖、青通河、升金湖)和周边农田的土壤剖面中土壤活性炭(DOC1)、缓效性碳(DOC2)、稳定性碳的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皖江流域湿地表层土壤DOC1、DOC2和稳定性碳含量介于0.96-8.49g·kg-1、0.62-6.14 g·kg-1、2.86-15.56 g·kg-1;开垦为农田后,土壤中各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稳定性碳占总有机碳的百分比出现了下降趋势。
- 林凡方宇嫒石小磊郑聚锋王红新
- 关键词:农田土壤有机碳
- 采煤塌陷区动态监测系统的研制及应用被引量:11
- 2005年
- 以采煤塌陷区生态破坏动态监测为研究对象,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基本理论为工具,研制并开发了采煤塌陷区动态监测系统,并以唐山市南部采煤塌陷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系统进行采煤塌陷动态监测是科学合理的,可使塌陷区的管理更准确及时。
- 国巧真鲁明星王红新李富平
- 关键词:塌陷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MAPINFO
- 螯合剂对铅锌尾矿改良基质上蓖麻幼苗生长和铅锌积累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2年
- 采用盆栽试验,以铅锌尾矿与对照土壤按1∶1的质量比例混合为培养基质,研究了单独添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Na2)和氨三乙酸(NTA)以及复合添加对蓖麻幼苗生长和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螯合剂后蓖麻生物量和根系形态参数均显著下降。其中,根系形态参数中根尖数下降最明显,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各螯合处理蓖麻叶绿素a、b和叶绿素a+b与对照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且叶绿素b较叶绿素a下降幅度略大。蓖麻叶片中三种抗氧化酶活性均随螯合处理中EDTA添加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添加螯合剂使蓖麻各部位Pb、Zn含量明显增加,且Pb的增幅较Zn大。螯合剂添加显著提高蓖麻对Pb、Zn的积累能力,其中对Pb的积累能力大于Zn。添加螯合剂明显促进了Pb、Zn从根部向地上部的转移,转移系数在添加EDTA和NTA各3 mmol kg-1处理中达最大值。蓖麻对Pb和Zn有较强的耐性和积累能力,可用于铅锌尾矿废弃地植物修复的进一步研究。
- 王红新郭绍义胡锋蒋洋杨李辉信
- 关键词:铅尾矿蓖麻抗氧化酶
- 丛枝菌根真菌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作用被引量:12
- 2010年
- 菌根是真菌与植物根系所建立的互惠共生体,其中以丛枝菌根(AM)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在重金属污染条件下,AM真菌可以减轻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影响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转运,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中显示出极大的应用潜力。文章通过讨论菌根植物对重金属修复的作用机制,提出菌根技术在重金属植物修复中应在通过广泛调查、筛选超积累植物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植物-菌根体系修复问题,以促进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 王红新
- 关键词:AM真菌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超积累植物
- 镉污染土壤的超积累植物研究进展
- 2008年
- 文章总结了污染条件下镉超积累植物的生长和富集镉的相关机理,并就镉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做了展望:寻找、筛选更多镉超积累集植物;镉富集相关基因识别和克隆;镉超积累植物应用研究以及镉超积累植物后处置与资源化技术开发等。
- 王红新
- 关键词:镉超积累植物植物修复土壤
- 《环境生态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被引量:12
- 2009年
- 环境生态学是高等学校环境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基础性、综合性以及实践性的学科特点。从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水平的提高和要求等各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为提高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及培养新世纪复合型人才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 王红新
-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教学方法
- EDTA对铅锌尾矿改良土壤上玉米生长及铅锌累积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1年
- 针对铅锌尾矿废弃地的复垦,选用玉米在5种不同尾矿砂与土壤比例的改良基质上进行盆栽试验研究。盆栽培养基质以尾矿与土壤按0∶100、25∶75、50∶50、75∶25、100∶0比例混合而成,分别标记为:TA00、TA25、TA50、TA75、TA100。研究结果表明:抑制玉米生长的主要因素是尾矿基质极端贫瘠,Pb、Zn含量过高。添加EDTA前,玉米在所有处理中都能正常生长,植株没有出现明显的毒害症状。添加EDTA后玉米生物量显著下降,并且在改良基质中尾矿所占比例越高,下降幅度越大。EDTA可以显著提高玉米对Pb、Zn的富集能力,其中对Pb的富集能力大于Zn。基质比例为50∶50时,添加EDTA后玉米对Pb、Zn的迁移量虽然比基质100∶0低,但是玉米的生物量、株高和根系各指标都比基质100∶0下降幅度小。因此,尾矿和土壤比例为50∶50的基质改良方式比较合理,可用于铅锌尾矿废弃地的复垦。
- 王红新胡锋许信旺李修强井永苹
- 关键词:EDTA玉米铅锌尾矿植物修复
- 皖南丘陵山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分析——以池州市为例
- 2007年
- 生态足迹理论是一种定量测度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有效方法。以皖南丘陵山区池州市为例,对其1996—2004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池州市历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不断增加,9年时间增加了37.85%,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却减少了5.49%。该地区历年人均生态足迹均出现赤字,而且呈增长的趋势;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以及自然资源供需的非均衡性增长导致生态赤字的出现和持续增长;目前池州市的发展模式已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处在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 胡和兵林逢春王红新
- 关键词: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
- 丛枝菌根在矿区生态重建中的应用及其前景分析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前国内外矿山复垦研究的新热点是应用现代微生物工艺技术加速新覆盖土的改性与熟化。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微生物复垦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丛枝菌根应用于矿区复垦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加快这项技术的应用研究,对拓宽我国科学复垦技术研究领域、提高土地复垦率具有重要意义。
- 王红新胡和兵郭绍义
- 关键词:丛枝菌根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