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
- 作品数:33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省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心跳骤停的急救
- 2002年
- 王维徐长宪张延安
-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心跳骤停急救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NF-κB通路在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意义,并研究核因子-κB(NF-κB)通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近交系SD大鼠为受体,Wistar大鼠为供体,“套管连接技术”行颈部心脏移植术。将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急性排斥组:受体未采用任何治疗;CsA组:移植术后环孢霉素A(CsA) 10mg/kg治疗受体,术后60~90d采集移植心脏;免疫耐受组:采用Wistar大鼠脾细胞(SPC)和环磷酰胺(CP)预处理SD大鼠,14d后行颈部心脏移植术;PDTC组:移植术后腹腔注射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100mg/kg,1次/d,连续15d。Masson染色观察移植心脏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MCP-1的表达。结果 急性排斥组、CsA组、免疫耐受组和PDTC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分别为(6.53±2.48)d、(93.51±20.07)d、 (201.42±40.36)d和(142.37±24.64)d,PDTC组明显高于CsA组和急性排斥组(P<0.05),且心肌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各组MCP-1表达的积分光密度(IOD)值依次为(1.86±0.23)、(1.58±0.16)、(0.57±0.15)及(1.16±0.28),免疫耐受组明显低于其他3组,PDTC组显著低于急性排斥组和CsA组(P<0.05)。结论 MCP-1的表达与排斥反应程度呈正相关,测定MCP-1的水平可预测移植心脏的功能状况;抑制NF-κB通路可减少MCP-1表达,明显减轻心脏移植排斥反应。
- 白霄宋光民王维赵鑫赵宏磊赵文杰张健
- 关键词:移植排斥反应核因子-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
- 高龄患者心脏手术60例体外循环体会
- 2001年
- 王维信红雁
- 关键词:心脏手术高龄患者体外循环
-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节约用血的措施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节约用血措施和方法 ,以实现在心内直视手术中少输血或不输血。方法 :围术期采用 8项综合血液保护措施 ,即 ( 1)止血芳酸的应用 ;( 2 )开、关胸时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 ;( 3)完善外科操作技术 ;( 4 )尽可能采用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 5 )停体外循环前肛温恢复到 35℃以上 ;( 6 )机器余血全部回输 ;( 7)术后镇静 ,避免血压过高 ;( 8)术后应用PEEP ,以减少胸骨后创面的渗血或出血 ;( 9)术后静脉高营养支持。结果 :实验组 80例心脏手术中、较对照组少输血 186 0 0ml ,其中 32例手术实现了心内直视手术不异体输血。结论 :严格采用血液保护措施 ,不仅能减少心内直视手术中的用血量 。
- 徐长宪郭兰敏王绪健张延安信红颜王维霍玉峰
- 关键词: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血液保护
- 中药复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用药规律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 :通过检索获取数据库中病毒性心肌炎中医文献信息,总结病毒性心肌炎中医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所收录的病毒性心肌炎中医文献,建立病毒性心肌炎数据库,对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及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 256篇,涉及用药259味,中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用药以补虚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的使用频率最高。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主要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为主。
- 赵添赵地王维李紫薇莫颖宁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用药规律
- 心内直视手术后心脏复苏困难的原因和紧急处理措施被引量:3
- 2002年
- 徐长宪郭兰敏宋惠民张供张延安王维王须键信鸿雁霍玉峰
- 关键词:心内直视手术心脏复苏
- 腋下微创切口手术入路应用解剖与动脉导管结扎术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腋下微创纵直切口在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中的局部解剖特点与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腋下腋中线微创小切口 ,长约 4cm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在背阔肌前沿与胸大肌后沿之间 ,既显露薄薄的前锯肌。纵切前锯肌显露第 4肋骨 ,经第 4肋床或第 4肋间隙进入胸腔。结果 :66例 6月~ 10岁动脉导管未闭患者 ,经微创切口实施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 ,无手术并发症 ,也无手术死亡。均未输血 ,住院 3~ 9d痊愈出院。结论 :在熟练掌握局部解剖的基础上 ,腋下微创切口行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是安全可行的。此切口具有损伤小 ,术后痛苦小 ,出血少 ,住院时间短 ,住院费用低 ,切口疤痕小、美观等优点。
- 徐长宪郭兰敏张延安王维王须健霍玉峰信鸿雁
- 关键词:微创手术手术入路动脉导管未闭
- 联合小剂量螺内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系统评价小剂量螺内酯联合三联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Collaboration和中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及维普,检索目前已知的联合小剂量螺内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6年10月,应用Rev Man5.3软件对检索到的相关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数据资料并作Meta分析。结果:纳入9篇文献,共计1 410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联合小剂量螺内酯组与安慰剂组相比,其对收缩压的作用更明显,降低门诊/家庭收缩压[MD=-11.65,95%CI(-15.08,-8.23),P<0.00001],降低24h收缩压[MD=-9.93,95%CI(-12.25,-7.61),P<0.00001];对舒张压的作用较弱,降低门诊/家庭舒张压[MD=-5.36,95%CI(-6.67,-4.05),P<0.00001],降低24h舒张压[MD=-4.37,95%CI(-7.42,-1.32),P=0.005]。安全性方面,联合小剂量螺内酯组与安慰剂组相比,有升高血钾作用,[MD=0.38,95%CI(0.27,0.48),P<0.00001];有升高血肌酐的趋势,[MD=0.79,95%CI(-9.23,10.8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结论:联合小剂量螺内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是相对有效和安全的。
- 裴慧赵地王维毕秀萍李莉才晓君苏国海赵卓
- 关键词:螺内酯顽固性高血压META分析
- 限制型心肌病误诊为缩窄性心包炎被引量:1
- 2002年
- 徐长宪郭兰敏张延安信鸿雁王维王须健霍玉峰
- 关键词:限制型心肌病误诊缩窄性心包炎
- 双瓣置换加冠状动脉搭桥术(附1例报告)
- 1999年
- 报告1例风湿性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 采用冷血间断灌注保护心肌行双瓣置换加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20 天康复出院, 心功能由Ⅳ级上升到Ⅱ级。认为该病尽管病情复杂, 手术并发症多, 手术死亡率高, 但只要重视术前准备, 完善术中手术技巧和心肌保护措施, 提高术后监护水平, 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 徐长宪王绪健张延安信红雁王维
- 关键词:双瓣置换冠心病冠脉搭桥术风湿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