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艳华

作品数:13 被引量:43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根管
  • 5篇根尖
  • 4篇根尖周
  • 3篇尖周炎
  • 3篇根尖周炎
  • 3篇感染根管
  • 2篇细菌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1篇毒效
  • 1篇修复前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炎
  • 1篇血管硬化
  • 1篇牙缺损
  • 1篇牙髓
  • 1篇牙髓病
  • 1篇牙体
  • 1篇牙体修复
  • 1篇牙源性

机构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通州区...

作者

  • 13篇王艳华
  • 3篇侯本祥
  • 3篇王晓颖
  • 2篇王变红
  • 2篇黄晓峰
  • 1篇彭磊
  • 1篇李菁
  • 1篇颜兴
  • 1篇韩培彦
  • 1篇刘勇
  • 1篇苏莎
  • 1篇丛锘锘

传媒

  • 5篇中华老年口腔...
  • 2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北京口腔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6例腮腺肿瘤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总结腮腺肿瘤的发病情况、构成特点、临床检查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196例腮腺肿瘤患者的构成比、性别分布、发病年龄、发病特点、诊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96例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为173例,恶性肿瘤为23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病例男女性别比例为1.84∶1,良、恶性肿瘤之比为7.52∶1,30~70岁年龄段为腮腺肿瘤高发期,占比81.64%。良性肿瘤中腺瘤发病居首位,其中以腺淋巴瘤占绝大多数,其次是多形性腺瘤,腮腺癌中以腺样囊性癌最多见,其次是腺泡细胞癌及黏液表皮样癌。暂时性面瘫发生19例。涎瘘发生6例。结论:涎腺肿瘤分类新标准对于临床及病理医师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腮腺肿瘤具有重要意义,先进的辅助诊断方法有助于腮腺肿瘤明确诊断以及为精准手术切除、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保驾护航。
王艳华
关键词:腮腺肿瘤病理学分类并发症
纳米银改性正畸粘接剂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开发一种含有纳米银颗粒(Silver naonpar,NAG)的具有抗菌功能的正畸粘接剂。方法:将NAg以0.1%的比例添加到商品化的正畸粘接剂(R MGIC)中,未添加NAg的R MGIC作为对照组。测试托槽剪切粘接强度,使用人唾液培养所得的牙菌斑全菌生物膜模型来研究粘接剂的抗菌性能。结果:在RMGIC中添加0.1%的NAg不影响托槽的粘接强度,经过30d恒温水浴浸泡后,各组托槽粘接强度没有明显变化。实验组的全菌,总链球菌和变形链球菌的CFU计数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了约6-7倍,实验组表面的死细菌数量明显增加。结论:含有0.1%NAg的RMGIC在不影响托槽粘接强度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粘接剂的抗菌性能,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王艳华王晓颖
关键词:纳米银颗粒抗菌性能正畸粘接剂剪切粘接强度
慢性根尖周炎致皮瘘误诊1例
2016年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2岁。以“左颌下皮肤肿块7a”为主诉于2014年9月25日就诊。7a前患者左下前牙咬硬物约1个月后出现左下颌皮肤肿块,大小如黄豆粒,肿痛伴流脓性分泌物,自服头孢类抗生素(具体药物及用量不详)5d后肿痛缓解,流脓处缓慢愈合。4a前因肿块增大影响美观就诊于当地医院皮肤科,诊断为“皮肤囊肿”,行手术切除(未行组织病理检查),术后10d拆线时肿物即复发,未予治疗。
王艳华
关键词:慢性根尖周炎皮瘘牙源性
《口腔科学》整合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的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索《口腔科学》整合式教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2018级两个临床医学教学班学生共计58人为研究对象,设计《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的关系》整合式系列课程供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并在线下理论授课及见习授课中强化整合式教学内容。对学生完成课程情况及学生对整合式教学情况的评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个教学班在线学习的参与率为82.76%,全部课程完成率为39.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整合式教学效果调查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71.19%,两个教学班学生主观评分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科学》整合式教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获得了良好的反馈及较高的参与度,有实践及推广意义。
范晓川李菁丛锘锘贾雪婷文炜晔苏莎刘勇王艳华王变红孔亚群王晓颖彭磊穆长清黄晓峰
关键词:口腔科学临床医学生整合式教学线上教学
美学复合树脂分层堆塑技术修复前牙缺损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美学复合树脂分层堆塑技术修复前牙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9月-2017年11月收治的39例前牙缺损患者的64颗患牙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在硅橡胶导板引导下使用3M Z350XT美学树脂分层修复前牙缺损,术后随访2年,并观察其疗效。结果:单颗患牙的平均操作时间为(78.56±9.23)min。2年随访期间,1颗患牙发生修复体内部折断,1颗患牙存在敏感症状,2颗患牙发生了充填体变色,18颗患牙修复体发生着色需要进行再次抛光。结论:复合树脂分层修复技术可以较好地模拟前牙外形及美学特征,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前牙缺损,但其椅旁操作时间较长,远期疗效仍需观察。
范晓川王艳华周昊杜伊黄晓峰
关键词:牙体修复
感染根管非细菌微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王艳华侯本祥
关键词:感染根管根尖周炎尖周炎齿垢密螺旋体细菌微生物学
根管显微镜辅助的牙内陷治疗2例被引量:8
2016年
牙内陷是一种罕见的牙齿发育畸形,牙内陷除在常规的口腔检查中能早期发现外,患者出现症状就诊时即已发生牙髓或根尖周病变。显微镜及CBCT扫描技术的应用在牙内陷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对2例牙内陷畸形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探索和分析,回顾了牙内陷畸形的病理特点,总结了牙内陷畸形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王艳华
关键词:根管治疗根管显微镜
手术切除上唇及颊部瘤样血管硬化1例并文献复习
2015年
动脉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血管非炎症性病变,表现为受累动脉的管壁变性、增厚、失去弹性、管腔狭窄。病变可累及全身血管,并发症包括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肾血管病、外周血管病包括眼底病变、听力系统病变等,发生于口腔颌面部且造成功能损害的病例较为罕见。我科收治上唇及颊部瘤样血管硬化一例,其临床表现、术中所见及病理表现具有一些典型特征,现报道如下。
王艳华颜兴程林韩培彦
关键词:血管炎
治疗右侧下颌尖牙双根管根尖周炎1例被引量:2
2018年
根管治疗(root canal therapy,RCT)是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根管治疗的成功率仅为85%~90%,成功的根管治疗取决于通过化学、机械的方法彻底地清理感染的牙髓组织、牙本质碎片及微生物,根管的解剖变异容易造成根管遗漏,导致不能彻底的清创,因此是根管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王艳华
关键词:下颌尖牙双根管根管变异
氢氧化钙根管消毒效果的PCR-DGGE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氢氧化钙根管内封药对慢性根尖周炎根管内细菌的作用。方法采集5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感染根管3个阶段的细菌样本,分别为治疗前、氢氧化钙封药2周、取出氢氧化钙封入无菌干棉球2周。采用PCR-DGGE技术检测根管内细菌变化,并对其中3例进行克隆测序分析。结果 5例样本共检测出41条谱带,其中治疗前均有条带,条带数3~7条,平均为5.4条;氢氧化钙封药2周均无条带;取出氢氧化钙封入无菌干棉球2周,3例有条带,条带数为4~7条,平均为5.1条;另2例5条带。将33条带进行纯化、克隆、测序分析,平均每条带含2.2种细菌;共得到30种不同菌属,分别属于不同菌门,12种属于厚壁菌门(占40%),其他细菌属于拟杆菌门(5种,16.7%),放线菌门(4种,13.3%),变形菌门(3种,10%),脱铁菌门(2种,6.67%)梭杆菌门(1种),螺旋体门(1种),2种未知菌属。其中包含9种未培养出的细菌。结论氢氧化钙作为感染根管消毒药物,能使细菌量急剧减少,但不能杀灭所有细菌,若根管不能及时封闭,残留细菌仍可能会继续增殖。
王艳华侯本祥
关键词:感染根管氢氧化钙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