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春
-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建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置管溶栓治疗急性血栓性下腔静脉综合征2例
- 2015年
-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治疗急性血栓性下腔静脉综合征( IVC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例急性血栓性IVCS患者临床资料。行介入诊断同时行置管溶栓治疗。溶栓后第3、5、7天经溶栓导管造影评价溶栓效果,根据血栓情况移动溶栓导管及行腔内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术后观察临床疗效,出院随访下腔静脉有无狭窄或闭塞。结果:2例患者下腔静脉血栓全部溶解,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随访6~12个月,超声检查提示下腔静脉血流通畅良好,未见血栓形成。结论:置管溶栓是治疗急性血栓性IVCS的有效方法,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
- 王长春韩潞倪良红
- 关键词:血栓溶解疗法血栓形成置管
- 四肢主干动脉损伤诊治体会
- 2008年
- 目的:探讨四肢主干动脉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四肢主干动脉损伤患者分别采用直接动脉修补、动脉结扎、端端吻合、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人工血管移植、术中取栓及合并静脉损伤修复等。结果:截肢3例,获得随访12例,随访时间3个月~5年,11例多普勒超声证实损伤血管血流通畅,下肢血供不足1例,下肢肌肉挛缩1例。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和提高对血管损伤的认识是提高肢体救治存活和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Fogarty导管常规取栓和早期筋膜切开可以提高治愈率。
- 裴根仓倪良宏郭劲松唐军建王长春
- 关键词:血管外科手术取栓术
- 经皮机械吸栓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8例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经皮机械吸栓术(PM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8例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使用机械吸栓装置给予PMT治疗。依据患者术中及术后造影情况、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术后随访情况评估患者的静脉复通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8例患者中,16例(88.89%)血栓一期Ⅲ级溶解,2例(11.11%)血栓一期Ⅱ级溶解;6例(33.33%)患肢合并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均在一期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术(PTAS);术后患肢大腿周径较术前减小1.8~3.5 cm,平均(2.4±0.6)cm。18例患者均无症状性肺栓塞及大出血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为(10.0±1.5)d;术后随访3~24个月,患者均无下肢色素沉着及溃疡形成等严重PTS发生。结论 PMT是治疗急性下肢DVT的有效方法,长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 王长春庄小龙韩潞
- 关键词: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8例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急性下肢DVT患者均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同时行溶栓导管置于血栓处行溶栓治疗,溶栓第3、5、7天再经溶栓导管造影评价溶栓效果及静脉通畅程度,根据通畅程度行单纯球囊扩张或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术后观察临床疗效及出院随访。结果:置管溶栓术对急性下肢DVT有效率100%。溶栓成功后10例行单纯球囊扩张术,18例行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出院后继续口服抗凝药物6个月,并应用弹力袜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随访6个月至5年,疗效满意。结论:置管溶栓术及溶栓后单纯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是治疗急性下肢DVT的有效方法,创伤小,疗效高,并发症少,对防治下肢DVT后综合征有重要意义。
- 王长春郭劲松倪良红
- 关键词:血栓溶解疗法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 四肢动脉损伤诊治体会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四肢动脉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06年7月共诊治的23例四肢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直接动脉修补、动脉结扎、端端吻合、自体大隐静脉移植及人工血管吻合。术中取栓6例,合并静脉损伤修复8例。结果截肢3例(13.0%)。获得随访12例,随访时间3个月~5年,11例多普勒超声证实损伤血管血流通畅,下肢肌肉挛缩1例;下肢血供不足1例。结论早期诊断是提高肢体存活率和避免假性动脉瘤发生的关键。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Fogarty导管常规取栓和早期筋膜切开可提高治愈率。
- 倪良宏郭劲松唐军建王长春
- 关键词:四肢动脉损伤血管外科取栓
- 下肢浅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治疗体会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总结下肢浅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治疗细节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27例下肢浅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病人行下肢深静脉造影和临床-病因-解剖-病理(CEAP)分级,然后分别给予药物治疗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浅静脉剥脱术,先期处理Cockett综合征或同时处理股静脉瓣功能不全。结果:43例71条下肢(43/127,71/170)治疗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淋巴漏4例4条(4/170),继发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8例9条(9/170),出现下肢水肿5例7条(7/170),皮下血肿和硬结51例63条(63/170),隐神经损伤足靴区麻木10例10条(10/170),血栓性浅静脉炎复发6例6条(6/170)。结论:下肢浅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应全面评估和综合处理,并关注围手术期的治疗细节,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出现。
- 唐军建郭劲松倪良宏王长春
- 关键词: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曲张血管外科手术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