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伟娜
- 作品数:13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省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一例被引量:1
- 2018年
- 患儿,男,4岁3月。主因"呕血半天"于2016年2月9日入院。半天前患儿无诱因出现呕吐,共1次,非喷射性,含多量暗红色血块。未排便,无腹痛。无鼻衄。精神好。未进食。体温最高38 ℃,偶有干咳。来本科门诊,门诊以"上消化道出血"收入院。自发病以来,患儿一般情况良好。既往无肝病相关家族史。入院查体:体温38 ℃,心率90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00/55 mmHg(1 mmHg=0.133 kPa)。神清;口唇红润,全身未见皮疹,咽稍充血,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罗音。心音有力,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左腹、右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肋下未触及,剑突下5 cm,质软边锐。
- 殷润开赵瑞芹王晓明白革兰付海燕李海花殷春兰石伟娜刘亚丽程丽娟赵世光
- 关键词:病例报告
- 小于3月龄婴儿胆汁淤积症的生化指标特点与预后分析
- 付海燕赵瑞芹白革兰殷春兰殷润开李海花石伟娜刘亚丽程丽娟贾霄云赵世光李桂桂
- 婴儿期肝脏疾病病因复杂,部分病因难以明确,慢性肝胆疾病不仅影响儿童的健康、生活质量及寿命,也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如果探索出肝病具体病因以及各种疾病的特点,并及早应用于临床诊断,许多肝病在儿童期即被发现...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脏疾病胆汁淤积症组织病理学
- 手足口病心肺衰竭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风险评分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患儿心肺衰竭危险因素,建立风险模型及风险评分系统,为心肺衰竭患儿的早期识别和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1年9月住院的199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分为心肺衰竭组和非心肺衰竭组。以性别、年龄、最高体温、心率、呼吸、血压、EV71感染、皮疹、嗜睡、频繁呕吐、呼吸节律、肢体无力、抽搐、出现皮疹至神经系统受累时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随机血糖等17项临床指标作为发生心肺衰竭的可能影响因素,利用单因素分析进行筛选,然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模型并进行预测,用灵敏度、特异度、一致率和ROC曲线下面积来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经多因素分析,最高体温、频繁呕吐、随机血糖和呼吸节律不规整4个因素为手足口病发生心肺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对模型的预测概率进行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为0.994。根据该模型,对现有的数据进行预测,模型的敏感度为94.12%(64/68),特异度为97.71%(128/132),一致率为94.48%(192/199)。结论手足口病心肺衰竭模型可定量评估手足口病患儿发生心肺衰竭的风险。
- 付海燕王晓明赵欣刘俊莹殷润开殷春兰贾彬李海花张静石伟娜
- 关键词:手足口病心肺衰竭统计学
- 腹型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患儿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 探析腹型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 purpura, HSP)合并消化道出血患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及耐药性。方法 选取河北省儿童医院接诊的58例腹型HSP合并消化道出血患儿及58例未发生消化道出血患儿为研究对象。采集两组患儿外周静脉血,进行Hp的分型检测。依据Hp感染情况将腹型HSP合并消化道出血患儿分为Hp阳性组与阴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及胃镜下表现。取腹型HSP合并消化道出血Hp阳性患儿胃黏膜组织进行Hp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58例腹型HSP合并消化道出血患儿中,Hp感染率为63.79%(37/58),58例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组患儿中,Hp感染率为43.10%(25/58),两组患儿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9,P<0.05)。消化道出血患儿中,Ⅰ型Hp感染率为51.72%(30/58),Ⅱ型Hp感染率为6.90%(4/58),中间型Hp感染率为5.17%(3/58)。未发生消化道出血患儿中,Ⅰ型Hp感染率为29.31%(17/58),Ⅱ型Hp感染率为3.45%(2/58),中间型Hp感染率为10.34%(6/58)。两组患儿的Ⅰ型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45,P<0.05),Ⅱ型Hp、中间型H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3,1.084,P>0.05)。Hp阳性腹型HSP合并消化道出血患儿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Hp阴性腹型HSP合并消化道出血患儿。Hp阳性腹型HSP合并消化道出血患儿CD3^(+)、CD4^(+)、CD4^(+)/CD8^(+)水平低于Hp阴性腹型HSP合并消化道出血患儿。Hp阳性腹型HSP合并消化道出血患儿胃镜下黏膜改变明显者占比为67.57%(25/37),Hp阴性腹型HSP合并消化道出血患儿胃镜下黏膜改变明显者占比为33.33%(7/21)。37例Hp阳性腹型HSP合并消化道出血患儿,共检出37株Hp。7株对四种抗菌药物均敏感;12株为单一抗菌药物耐药,主要为甲硝唑耐药;10株为双重抗菌药物耐药,主要为甲硝唑+克拉霉素;8株为三重抗菌药物耐药,为甲硝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结论 腹型HSP
- 石伟娜李海花贾霄云李桂桂程丽娟
- 关键词:腹型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幽门螺杆菌耐药性
-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联合直接胆红素诊断婴儿胆道闭锁的价值被引量:20
- 2019年
-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联合直接胆红素(DB)对胆道闭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胆汁淤积症患儿66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胆管造影结果和随访情况,将患儿分为胆道闭锁组(n=234)和胆汁淤积组(n=433)。比较两组的发病年龄、性别,以及血清总胆红素(TB)、D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汁酸(TBA)、GGT水平。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和最佳诊断界值。结果胆道闭锁组患儿发病年龄早于胆汁淤积组(P<0.001)。两组患儿性别、ALT及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道闭锁组TB、DB、TBA、GGT水平显著高于胆汁淤积组(P<0.05)。GGT联合DB诊断胆道闭锁的AUC最大,为0.892(95%CI:0.868~0.916)。当GGT取值为324.0?U/L,DB取值为115.1?μmol/L时,GGT与DB联合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8%、83.2%。结论 GGT联合DB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可作为诊断胆道闭锁的有效指标之一。
- 付海燕赵瑞芹白革兰殷春兰殷润开李海花石伟娜刘亚丽程丽娟贾霄云李桂桂赵世光
- 关键词:胆道闭锁Γ-谷氨酰转肽酶直接胆红素婴儿
- 小儿H.pylori相关性慢性胃炎临床特征及其影响患儿饮食的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小儿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慢性胃炎临床特征及其影响患儿饮食的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河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176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儿,分析其临床特征;评估两组饮食习惯并将其分为合理饮食组(n=92)与不合理饮食组(n=84),两组均进行一般资料调查,并通过分析可能导致患儿发生不合理饮食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儿均有不同程度上腹部不适、反酸嗳气、恶心呕吐、口臭等临床症状,其中以上腹部不适多见,胃镜下均可见明显异常,如胃黏膜充血、红斑糜烂等;不合理饮食组在心理状态、是否使用慢性胃炎治疗药物、家庭影响、饮食习惯等方面与合理饮食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理状态、经常服用解热镇痛药、家庭影响、饮食中缺乏蛋白质摄入等均是影响患儿饮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儿以上腹部不适、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为主,通过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充血、红斑糜烂等;而影响患儿饮食的影响有心理状态、经常服用解热镇痛药、家庭影响、饮食中缺乏蛋白质摄入等,因此临床可通过控制其影响因素,改善患儿不合理饮食。
- 李海花付海燕白革兰殷润开殷春兰石伟娜程丽娟赵瑞芹
- 关键词:小儿幽门螺旋杆菌慢性胃炎饮食
- 肝功能相关指标诊断婴儿胆道闭锁的价值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γ⁃谷氨酰转肽酶(GGT)、直接胆红素(DB)、总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对婴儿胆道闭锁(B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住院治疗的胆汁淤积症患儿54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胆道造影结果将患儿分为BA组(n=268)和非BA胆汁淤积组(n=276),然后对每组患儿根据月龄再次分为1~2月龄组、2~3月龄组和≥3月龄组。分别比较BA组和非BA胆汁淤积组,以及各月龄组BA组和非BA胆汁淤积组GGT、DB、TBA、ALT水平。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和最佳诊断界值。结果胆汁淤积的发病年龄BA组早于非BA组(P<0.05),两组间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月龄组中两组间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A组DB、ALT、TBA、GGT水平均明显高于非BA胆汁淤积组(P<0.001);GGT的AUC最大,为0.828(95%CI:0.794~0.863),当GGT取值276 U/L时,诊断B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8%、80.1%;1~2月龄组和2~3月龄组中均GGT的AUC最大,分别为0.857(95%CI:0.804~0.910)、0.883(95%CI:0.828~0.939),诊断界值分别为194 U/L、340 U/L;≥3月龄组DB的AUC最大,为0.758(95%CI:0.674~0.841);当DB取值112.45μmmol/L时,诊断B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3%、64.8%。结论GGT和DB对BA均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GGT对1~3月龄BA患儿具有良好诊断价值;对于≥3月龄BA患儿,DB具有更好的诊断意义。
- 殷润开赵瑞芹付海燕白革兰李海花殷春兰石伟娜刘亚丽程丽娟贾霄云李桂桂赵世光李晓雷
- 关键词:胆道闭锁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谷丙转氨酶
- 系统化干预对肝损伤患儿肝功能、生长发育及家长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析儿童肝损伤采用系统化干预对家长疾病知识掌握、患儿肝功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儿童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肝损伤患儿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与常规肝损伤护理,观察组采取系统化干预模式。从家长对肝损伤知识掌握程度及儿童生长发育方面评价系统化干预模式实施价值。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儿童家长对肝损伤知识掌握评分、儿童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及发育商等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ALT、AST、γ-G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社会功能、躯体疾病等量表维度测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肝损伤护理中采用系统化干预模式有助于提升家长的疾病认知,促进儿童发育,改善患儿肝功能,提升患儿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赵瑞雪白革兰石伟娜李博叶立红
- 关键词:生长发育肝功能
- 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20年2月初次就诊于河北省儿童医院的196例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为观察组(其中病程≤90 d的127例患儿纳入短病程组,病程>90 d的69例患儿纳入长病程组;Z评分<-2分的患儿纳入发育异常组,Z评分-2~2分的患儿纳入发育正常组),另选取同一时期于我院健康体检的180名婴儿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的一般资料及观察组的实验室指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的生长迟缓、低体重、消瘦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身高别体重Z评分(WHZ)低于对照组(P<0.05)。长病程组的HAZ、WAZ低于短病程组(P<0.05);长病程组和短病程组的WHZ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育异常组的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高于发育正常组,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水平低于发育正常组,病程长于发育正常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B、病程是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发育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存在一定程度的生长发育迟缓,ALB、病程是其发育不良的影响因素,因此需注意患儿体格发育,在保肝利胆治疗的同时需加强营养支持。
- 殷春兰赵瑞芹付海燕白革兰石伟娜李桂桂
- 关键词: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生长发育Z评分
- 以难治性腹泻为主要表现的A20单倍剂量不足3例临床及基因变异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A20单倍剂量不足(HA20)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为临床诊治提供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HA20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消化内镜改变,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全外显子测序(WES),致病变异采用Sanger测序进行验证。结果3例患儿均为女性,最小发病年龄为生后13天,所有患儿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热、难治性腹泻,排黏液便或黏液血便,均无眼部病变。例1消化内镜检查可见十二指肠球霜斑样溃疡、出血性胃炎、空肠及回肠下段多发溃疡、回盲部充血;例2消化内镜检查胃部及小肠未见异常,结肠多部位溃疡;例3未行消化内镜检查。WES检测发现患儿均携带TNFAIP 3基因杂合变异,分别为c.811C>T,p.R 271X(自发变异)、c.292_295dupAACG,p.G99 Efs*3(变异来自母亲)及c.133C>T,p.R45X(变异来自母亲)。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指南,分别为致病性变异、疑似致病性变异、致病性变异。例1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效果不佳,改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例2、3在甲基泼尼松龙诱导缓解后分别予阿达木单抗、沙利度胺维持。随访期间所有患儿临床症状均缓解,生长发育情况好转。结论反复发热、口腔溃疡伴难治性腹泻患儿需警惕HA20,基因检测有助于及早明确诊断。
- 付海燕马莉石伟娜白革兰孙敏刘亚丽程丽娟贾霄云李桂桂赵世光李晓雷夏耀芳赵瑞芹
- 关键词:发热难治性腹泻反复口腔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