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祝雄伟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液泡
  • 4篇液泡膜
  • 4篇液泡膜H^+...
  • 2篇ATPASE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测定
  • 1篇诱导性
  • 1篇质子
  • 1篇质子泵
  • 1篇质子泵活性
  • 1篇三磷酸
  • 1篇失活
  • 1篇水稻
  • 1篇水解
  • 1篇水解过程
  • 1篇氢离子
  • 1篇腺苷
  • 1篇腺苷三磷酸
  • 1篇腺苷三磷酸酶
  • 1篇小麦

机构

  • 5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6篇祝雄伟
  • 5篇王延枝
  • 3篇王欢
  • 3篇李如亮
  • 1篇李松
  • 1篇李曼铭
  • 1篇乐加昌
  • 1篇李生广
  • 1篇黄有国
  • 1篇林治焕
  • 1篇丁小强

传媒

  • 3篇生物物理学报
  • 2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H^+—ATPase单位点水解过程中Fo构象的变化被引量:1
1996年
利用H+-ATP酶复合体(也称ATP合成酶)中的Fo的色氨酸荧光,观察了复合体中F1结合ATP或ADP(酶蛋白与底物分子比为1:1)时,Fo的荧光猝灭常数的变化(用竹红菌乙作为膜区蛋白荧光的猝灭剂)结果表明F1结合ATP或ADP时Fo可得到不同的猝灭常数(Ksv),也就是Fo会产生不同的构象变化。加入二价金属离子起动ATP水解反应结束后:ATP+H2O→ADP+Pi,这时可以在Fo观察到与ADP加Mg2+时相同猝灭常数Ksv;用荧光强度随时间进程变化的实验可观察到F1水解过程中导致Fo构象变化的动力学过程。这些结果说明了H+-ATP酶复合体ATP合成的过程中F1与Fo之间存在着构象之间的通信与传递。
乐加昌李生广祝雄伟黄有国林治焕
关键词:腺苷三磷酸酶氢离子构象水解
小麦根液泡膜H^+-ATPase的解离和重组被引量:3
1998年
KI诱导的小麦根液泡膜H+-ATPase解离对温度敏感,在4℃时比在20℃时解离更迅速;该过程为Mg2+和ATP所加强。其它阴离子诱导酶活性丧失的有效性依次为:SCN->I->NO3->Br->Ac->SO32->SO42->Cl->HCO3-。SDS-PAGE的结果显示酶活性的丧失伴随着Vo与V1的解离。通过透析去除解离剂,可部分恢复泵质子活性和ATP水解活性,这表明Vo与V1进行重新组装。这种解离和重组的能力在体内V型H+-ATPase的调控和装配上可能有重要意义。
祝雄伟王欢李如亮李如亮
关键词:解离液泡膜ATPASE小麦根根部
水稻液泡膜H^+-ATPase诱导性冷失活机制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以水稻液泡膜H+-ATPase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造成诱导性冷失活现象的机制.运用MC540荧光对诱导性冷失活过程中的膜脂状态研究表明,冷失活处理后膜脂的有序程度大幅度下降(MC540荧光发射增强56%),并且通过与常温下诱导物(Mg2+、ATP)扰动膜脂的效应比较,证明诱导物在冷失活条件下能诱导膜脂有序性迅速丧失,其后才出现酶活丧失.根据实验结果和膜脂-膜蛋白相互作用关系。
李松李如亮祝雄伟李曼铭王延枝
关键词:H^+-ATP酶液泡膜水稻
大豆液泡膜H^+-ATPase泵质子活性的研究被引量:4
1997年
研究了大豆液泡膜H+-ATPase泵质子特性。液泡膜H+-ATPase泵质子活性受NEM、NBD-Cl、DCCD和NO3-的抑制。泵质子活性由二价阳离子启动,其有效性依次为Fe2+>Mg2+>Mn2+,它以ATP为最适底物,ADP为竞争性抑制剂;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50°C。
祝雄伟丁小强李如亮王延枝
关键词:大豆质子泵
V型H^+-ATPase结构和调控机制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7
1999年
  V A T Pase 存在于所有已知的真核生物中, 有极为重要的生理作用. 近几年来, 对 V A T Pase 的结构、功能和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很快, 对复合体的组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对 V A T Pase 的主要亚基已经完成序列测定及分析, 对各亚基生理功能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工作揭示: 生物体内以多种方式对编码 V A T Pase
祝雄伟王延枝王欢
关键词:V-ATPASE
液泡膜H^+-ATPase质子泵活性的荧光测定被引量:3
1999年
使用荧光猝灭法测定植物液泡膜H+ATPase质子转运活性.比较了两种常用荧光染料吖啶橙和喹亚因在不同浓度的测定灵敏度.探讨了不同蛋白量和缓冲系统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得到了用5μmol/L吖啶橙,200~250μg蛋白质含量,HepesTris(pH70)为缓冲介质。
王欢祝雄伟王延枝
关键词:液泡膜H^+-ATPASE泵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