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岚
- 作品数:43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天津市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131I全身显像及血清Tg测定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治疗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 侯莎莎秦岚沈婕
- 99mTc-MIBI全身显像诊断多发骨髓瘤的价值
- <正>1、目的本研究评价99mTc-MIBI全身显像对于多发骨髓瘤和单克隆丙种蛋白相关疾病的诊断价值。 2、资料和方法 2000年1月到2005年5月间对66例相关患者进行98次99mTc-MIBI全身显像,25例患者进...
- 秦岚王俊起邵梦麟
- 甲状腺重量及血清TSH浓度对小剂量^(131)I治疗甲亢疗效的影响
- 2003年
- 目的 :评价甲状腺重量及血清TSH浓度对小剂量1 3 1 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疗效的影响。方法 :患者治疗前均行甲状腺SPECT扫描并检测血清FT3、FT4、TSH浓度 ;1 3 1 I治疗的剂量为常规剂量的 1 2~ 2 3。结果 :①治疗前一次给药组TSH浓度为 0 .10± 0 .34mμ·L- 1 ,重复给药组为 0 .0 4± 0 .10mμ·L- 1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②治疗前甲状腺的重量一次给药组为 5 1.2 2± 2 6 .0 9g ,重复给药组 87.34± 6 3.6 9g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0 1)。结论 :小剂量1 3 1 I治疗甲亢的疗效良好 ,多数患者能一次治愈 ,但对于大甲状腺患者或血清TSH浓度很低者则需多次治疗。
- 张又平徐新女秦岚秦明秀
- 关键词: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SPECT扫描
- 甲状腺自身抗体对^(131)I治疗青少年Graves病后甲减的影响
- 2011年
- 研究青少年Graves病(GD)患者治疗前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对131 I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发生率的影响。131 I治疗青少年GD患者264例,治疗前依TRAb和TPOAb分为TRAb阳性、阴性组及TPOAb强阳性、阳性和阴性组;依两抗体不同阳性组合分为A[TRAb(+)、TPOAb(强+)]、B[TRAb(+)、TPOAb(+)]、C[TRAb(+)、TPOAb(-)]、D[TRAb(-)、TPOAb(强+)]、E[TRAb(-)TPOAb(+)]、F[TRAb(-)、TPOAb(-)]组。治疗后定期监测sTSH、FT3、FT4、TRAb和TPOAb水平,观察各组3年甲减发生率。结果显示,TRAb阴性组甲减发生率高于阳性组(χ2=4.67,P<0.05),TPOAb强阳性、阳性组高于阴性组(χ2分别为6.54、4.03,P均<0.05)。C组甲减发生率最低(7.07%),D组最高(33.33%),A与C、B与C、C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10、4.34、5.66,P均<0.05)。TRAb阳性和阴性组甲减者TRA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均<0.01),TPOAb阳性组甲减者TPOA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两种甲状腺自身抗体在131I治疗青少年GD后致甲减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对TRAb阴性和TPOAb阳性的患者采用131I治疗要慎重。
- 冯学民王俊起秦岚
- 关键词:甲状腺自身抗体131I治疗青少年GRAVES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 131Ⅰ治疗青少年甲亢的疗效观察
- 目的研究和随访接受放射性碘治疗的青少年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青少年患者 131I治疗的可行性。方法观察病例共计117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96例,年龄最小8岁, 最大18岁,平均13.9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8年...
- 秦岚尹乐冯学民
- 关键词:青少年甲亢131I治疗
- 文献传递
- ^131I治疗青少年Graves病的量效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分析接受^131I治疗的青少年Grave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寻适合中国青少年Graves病患者的有效剂量范围。方法接受^131I治疗的青少年Graves病患者共234例,年龄为8~17岁,平均甲状腺质量为(59.0±16.5)g。完善治疗前准备后,根据每克甲状腺组织给予^131I的剂量将患者分为5个观察组,A组:1.11~〈1.48MBq/g,B组:1.48~〈1.85MBq/g,C组:1.85~〈2.22MBq/g,D组:2.22~2.59MBq/g,E组:〉2.59MBq/g,观察每组疗效,统计每组治愈率、好转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发生率。结果①234例患者中治愈152例(64.95%)、好转56例(23.93%)、甲减26例(11.11%),其中B组疗效最高。②治愈率:B组、C组、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2.68,P〉0.05),B组治愈率显著高于A组及E组(Х^2=10.20和Х^2=5.49,P〈0.05),A组治愈率最低。③好转率:B组、C组、D组及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1.94,P〉0.05),A组的好转率显著高于B组、C组、D组和E组(Х^2=8.74、r=6.68、Х^2=7.01和r=11.12,P〈0.05)。④甲减发生率:A组、B组、C组及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2.71,P〉0.05),E组的甲减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B组、C组和D组(Х^2=12.36、Х^2=11.58、F=9.37和Х^2=4.36,P〈0.05)。结论青少年Graves病患者接受^131I治疗安全有效,^131I治疗的首选剂量建议控制在1.48~2.59MBq/g,既能获得较满意的疗效又不致于增加甲减发生率。
- 李佳秦岚任众张又萍
- 关键词:格雷夫斯病近距离放射疗法碘放射性同位素
- 131I治疗大甲状腺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为了减少I 治疗甲状腺亢进症的并发症,本组对于大甲状腺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者也采用小剂量多次I 治疗方法。病例选择及剂量确定:根据临床症状及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即 FT、FT、T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的62 例甲亢患者,S...
- 张又平秦岚秦明秀
- 文献传递
- 肝癌肝移植术后不同频次利卡汀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比较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肝癌肝移植术后患者接受不同频次利卡汀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60例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术后接受利卡汀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利卡汀治疗频次分为A组:单次治疗组(治疗1次,45例)和B组:多次治疗组(治疗≥2次,15例)。对治疗前1周、治疗后2、4和8周两组的血常规、肝功能及甲状腺功能进行比较,对比观察治疗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的性别、年龄、甲胎蛋白水平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1周的基线水平相比,两组治疗后2周血小板计数减少,8周时恢复到基线水平(F=50.42和61.71,P〈0.05);治疗后4周丙氨酸移氨酶和总胆红素均有一定程度增高,8周时恢复到基线水平(F=5.42和3.39、8.95和6.84,均P〈0.05);甲状腺功能损伤者所占比例分别为8.9%和8.6%。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短期内各种轻微不良反应可自行缓解或对症处理后消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0.459~1.0,均P〉0.05)。A组中位生存期为34.0个月,移植后6、12、18、24、36、48个月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3.3%、86.6%、73.3%、62.2%、48.9%、33.3%;B组移植后6、12、18、24、36、48个月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100%、93.3%、86.7%、80.0%、66.7%、66.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4.324,P=0.038)。两组肝癌原位复发率分别为15.6%和13.3%(x。=1.0,P=0.601),肝外转移的发生率分别为22.2%和20.0%(x。=1.0,P=0.585)。结论多次利卡汀治疗能够延长肝癌肝移植患者的生存期,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李佳秦岚丁恩慈沈婕李家平
- 关键词:肝细胞肝移植放射免疫疗法利卡汀
- 131I治疗大甲状腺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正>目的:观察小剂量131I治疗大甲状腺伴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方法:临床确诊的6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男19例,女43例,治疗前均行甲状腺sPECT扫描,甲状腺重量均在100g以上,并检测血清FT3、FT4、 TSH...
- 张又平秦岚秦明秀徐新女
- 抗P-gp抗体PHMA02在裸鼠体内的影像分布研究
- 2006年
- 目的研究抗P-糖蛋白(P-gp)的鼠源性单克隆抗体PHMA02在移植有K562/A02细胞瘤的裸鼠体内的影像分布。方法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PHMA02抗体,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Western-blot技术鉴定纯度,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术(FACS)测抗体与K562和K562/A02细胞的结合活性,改良氯胺T法125I标记抗体,尾静脉注射入裸鼠,分时间点行SPECT扫描。结果纯化所得PHMA02纯度较高,与P-gp+的K562/A02细胞特异性结合阳性率为94.47%,注入125I标记的PHMA02后,P-gp+(K562/A02)组第2日全部裸鼠瘤区出现放射性浓聚,并在随后数日浓集进一步增强。结论125I-PHMA02抗体在P-gp+(K562/A02)组和P-gp-(K562)对照组的影像学差异可以明确区分P-gp+的肿瘤组织。
- 秦岚邵梦麟王树滨苏晔吕晶丽高瀛岱刘芳郭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