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章杰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电子电信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太阳能
  • 1篇电动
  • 1篇电机
  • 1篇信号
  • 1篇制卡
  • 1篇设计方法
  • 1篇实验台
  • 1篇数控
  • 1篇数控加工
  • 1篇伺服
  • 1篇伺服电机
  • 1篇速度传感器
  • 1篇太阳能跟踪
  • 1篇人机
  • 1篇人机界面
  • 1篇无传感器
  • 1篇无传感器控制
  • 1篇无速度传感器
  • 1篇无速度传感器...
  • 1篇系统仿真

机构

  • 7篇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7篇章杰
  • 6篇舒志兵
  • 4篇董科
  • 3篇赵李霞
  • 1篇李银露
  • 1篇翟正磊
  • 1篇张涌松
  • 1篇卢宗春
  • 1篇汤世松
  • 1篇瞿敏敏

传媒

  • 2篇伺服控制
  • 1篇机床与液压
  • 1篇电气传动
  • 1篇自动化博览
  • 1篇可编程控制器...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PLC的纠偏检测实验台的设计被引量:2
2011年
带材生产中普遍存在的跑偏现象。本文设计了基于PLC的纠偏检测实验台,采用直流电机模拟工业现场收放卷过程,提供了一个张力与位移传感器检测平台,并设计了基于PID算法的带材纠偏系统,能够针对纠偏系统的各种问题进行模拟,并给出控制效果图。实验表明,该实验台操作简单,工作稳定,显示直观,能够很好的完成纠偏装置检测功能。
章杰舒志兵赵李霞董科
关键词:PLC人机界面
编码器z信号在太阳能追踪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在实现跟踪的前提下,如何消除长期运作的累积误差是保证整个系统准确性及高效率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编码器的Z相信号,在没有安装零位开关的情况下,通过软件硬件结合,实现机械调零,消除累积误差,保证系统可靠、精准地工作。
赵李霞舒志兵董科章杰
关键词:太阳能
大空间建筑屋盖造型及其结构选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大空间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大空间建筑的建设日新月异,随着实践的深入,大空间建筑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势必需要更多的大空间建筑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客观上需要对...
章杰
关键词:大空间建筑建筑造型结构选型设计方法
文献传递
基于运动控制卡的双轴伺服太阳能跟踪系统的设计
2011年
为了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设计了基于运动控制板卡的双轴伺服太阳能跟踪系统,该系统采用视日轨迹跟踪方案,上位机根据相关天文学公式和参数计算出太阳的实时位置,再发送相应脉冲指令给伺服驱动器,驱动伺服电机实时地跟踪太阳。本系统采用MFC编写友好的人机界面,操作简单,便于监视和管理。
董科舒志兵赵李霞章杰
关键词:太阳能MFC
基于模糊控制的电动纠偏系统的仿真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针对带材在生产中存在的跑偏及普通控制系统性能较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和前馈控制的电动纠偏控制方法。该模糊控制器的输入为纠偏偏差和偏差变化量,输出为所选择的步进电机驱动电压变化量,并对该方法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糊控制方案能有效改善纠偏系统的纠偏能力,具有很好的动态响应性能。
唐建阳瞿敏敏李银露舒志兵章杰
关键词:模糊控制系统仿真
伺服运动控制系统及其数控加工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现代交流伺服系统对自动化、自动控制、电气技术、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电机电器与控制等专业既是一门基础技术,又是一门专业技术,因为它不仅分析各种基本的变换电路,而且结合生产实际,解决各种复杂定位控制问题,如机器人控制,数控机床等。本文研究的内容,就是现代交流伺服系统及其工业柔性制造系统的构成与应用,该项目研究目标是构成一个三维伺服控制系统,通过微机编程,可进行三个自由度的协调控制,实现高速(3000r/min)、高精度(16384P/R)、低震动等伺服特性,该技术代表21世纪最新调速及伺服传动控制,可应用于机器人控制、柔性制造业等领域,具有节约能源,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必将在21世纪的机械加工自动化领域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
舒志兵董科章杰卢宗春汤世松
关键词:交流伺服数控加工伺服电机
基于滑模观测器的PMSM无传感器控制被引量:4
2012年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滑模位置观测器。使用饱和函数减小抖振,并利用自适应低通滤波器简化估计角度的补偿。基于TMS320F2812DSP和PS21564IPM搭建了整个控制系统,经过调试证明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工程实用价值。
舒志兵翟正磊章杰张涌松
关键词: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