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仁瀚
- 作品数:52 被引量:412H指数:12
-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火针阿是穴治疗跟痛症40例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观察火针阿是穴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阿是穴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熏洗患足治疗,均连续治疗10天,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疼痛、压痛总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阿是穴治疗跟痛症简便有效,值得推广。
- 罗仁浩罗仁瀚陈秀玲
- 关键词:跟痛症针刺疗法火针阿是穴
- 温针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56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温针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56例(治疗组),并与单纯针刺治疗40例(对照组)作比较,判断分析结果。结果治疗组治愈21例(占37.5%),好转29例(占51.8%),未愈6例(占10.7%);对照组治愈11例(占27.5%),好转18例(占45.0%),未愈11例(占27.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 罗仁瀚陈志腾
- 关键词:梨状肌综合征温针灸针刺
- 小针刀治疗网球肘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寻找对网球肘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小针刀治疗网球肘30例(治疗组),并与采用局部封闭治疗30例(对照组)作比较,判断分析结果。结果:治疗组痊愈18例(占60.0%),有效10例(占33.0%),无效2例(占7.0%);对照组痊愈15例(占50.0%),有效6例(占20.0%),无效9例(占3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表明采用小针刀治疗的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采用局部封闭治疗的对照组。
- 罗仁瀚黄云声
- 关键词:网球肘小针刀针灸疗法
- 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胆囊炎60例临床观察
- 2002年
- 采用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胆囊炎 6 0例 ,并与服用西药及中成药 40例作统计学对比 ,结果表明柴胡疏肝散的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及中成药的对照组 (P <0 0 1) ,本文同时讨论了慢性胆囊炎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机理、原则。
- 罗仁瀚陈秀玲
-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慢性胆囊炎疗效
- 手法治疗肩周炎60例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肩周炎诊断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手法治疗,20min/次,每天1次,15天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肩部超短波治疗,20min/次,每天1次,15天1个疗程。治疗期间两组均配合肩关节功能锻炼,30min/次,2次/日。结果:经1个疗程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 黄云声罗仁瀚
- 关键词:肩周炎手法治疗疗效病例
- 按摩配合针刺治疗恢复期面瘫39例临床疗效观察
- 2006年
- 目的:寻找对恢复期面瘫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按摩治疗39例(治疗组),并与单纯针刺治疗恢复期面瘫28例(对照组)作比较,判断分析结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即表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 陈秀玲罗仁瀚
- 关键词:面瘫按摩治疗针灸治疗
- 电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观察电针关元和气海、足三里及三阴交等穴组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关气组、足三里组、三阴交组,每组各30例,按取穴不同分别给予电针治疗,每次3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3个疗程治疗后,三阴交组的总有效率是90%,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采用电针三阴交为主治疗更年期综合疗效较满意,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循证医学依据。
- 陈秀玲罗仁瀚
- 关键词:电针更年期综合征
- 针药并用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8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8年
- 罗仁瀚陈秀玲
- 关键词:肩关节周围炎独活寄生汤电针疗效
- 《伤寒论》中生半夏在治疗痰证的运用及研究思路被引量:4
- 2014年
- 生半夏因其毒性在临床使用中受到限制。文中结合临床及现代实验研究,探讨《伤寒论》中生半夏在痰证治疗中的运用。在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严格按照经方的剂量,比较生半夏和其炮制品对寒饮蕴肺证祛痰的疗效,为生半夏进一步广泛运用于临床、让经方回归临床,提供依据。
- 陈务华罗仁瀚李宝国潘宗奇谢雅苑
- 关键词:痰证中医药疗法伤寒论生半夏
- 电针结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ATP、辅酶A、尼莫地平片、金施尔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电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听阈水平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听阈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听阈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听力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结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较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陈秀玲罗仁浩徐凯罗仁瀚
-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针灸疗法电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