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洁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示踪
  • 2篇同位素
  • 1篇蛋白
  • 1篇电感耦合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电镜
  • 1篇电镜研究
  • 1篇质谱
  • 1篇示踪法
  • 1篇同位素示踪
  • 1篇迁移
  • 1篇稳定同位素
  • 1篇离子
  • 1篇金属硫蛋白
  • 1篇环境体系
  • 1篇SEC
  • 1篇UV
  • 1篇
  • 1篇
  • 1篇ICP-MS

机构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厦门大学
  • 1篇集美大学

作者

  • 3篇齐士林
  • 3篇黄华斌
  • 3篇王小如
  • 3篇罗洁
  • 3篇庄峙厦
  • 2篇张建平
  • 1篇鄢庆枇
  • 1篇陈成祥
  • 1篇陈发荣

传媒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分析试验室

年份

  • 3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同位素示踪SEC-ICP-MS研究大鼠体内镉的形态被引量:4
2009年
通过建立凝胶排阻色谱分离紫外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在线检测的联用技术,研究了灌喂低浓度镉富集同位素后大鼠各器官中镉与蛋白结合的形态。结果发现,镉主要在肝、肾、睾丸中与硫蛋白结合形成金属硫蛋白。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法危害性小、具有更接近慢性中毒、能将重金属来源分为天然来源和人为引入等特点。
张建平庄峙厦陈成祥罗洁黄华斌齐士林王小如
关键词:同位素示踪SECUVICP-MS金属硫蛋白
铅在植物-环境体系中的吸收、分布和迁移规律的稳定同位素示踪法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以低浓度的稳定铅同位素为示踪剂,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通过盆栽实验,考察了在不同的pH值环境和不同铅源引入方式下,茶树植株对铅的吸收情况以及铅在植株体内的分布及迁移规律.结果表明:茶树植株对大气铅源污染的反应比土壤铅源污染灵敏;大气铅源污染有往顶端(芽)迁移的趋势,而土壤铅源污染则主要聚集在根部;低pH条件增强植株对铅的吸收且能促使植株体内的铅的往高处迁移.本实验方法危害小,更接近植株承受低浓度污染的实际情况,能区分实验引入铅源和环境引入铅源.
黄华斌庄峙厦杨妙峰张建平齐士林罗洁王小如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迁移
应用扫描电镜研究反相胶束法合成介孔二氧化硅微球被引量:7
2009年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为模板,采用反相胶束法合成不同粒径的二氧化硅微球,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对所制备的微球进行表征.考察了体系中乙醇/水比例、氨水用量、CTAB用量、温度和搅拌速度这5个条件对所制备的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均一性及分散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加体系中乙醇/水的比例将减小纳米颗粒的粒径,同时显著提高纳米颗粒的均一性和分散性;随着氨水用量的增加,微球的粒径先减小后增加,适当的氨水浓度有利于制备粒径均一的微球;增加CTAB的用量,微球的粒径增加;降低反应温度有利于合成大粒径、均一性好的微球;同时,提高搅拌速度也有利于制备均一性良好的微球.
罗洁庄峙厦鄢庆枇陈发荣黄华斌齐士林王小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