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丽华 作品数:45 被引量:153 H指数:9 供职机构: 广东省江门市气象局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GRMCGZLM(0.36)模式在江门6.29强降水的应用分析 本文利用GRMCZLM(0.36)数值预报模式资料对江门6.29强降水进行要素预报应用分析,得到了GRMCZLM(0.36)模式中一些具有重要参考作用的要素预报场,以便进一步提高GRMCZLM(0.36)模式在实际预报业... 苏耀墀 管勇 胡丽华 黄青兰 王成 王超文献传递 台风“彩虹”过程的湿位涡分析 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NCEPFNL 1°×1°再分析资料、国家气候中心0.1°×0.1°降水融合资料以及地面观测站逐时雨量数据对台风"彩虹"过程湿位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50 h Pa上MPV1正负值交界的等值线密集区、925 h Pa上MPV1负值区与强降水区域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高层MPV1正值,低层负值,有利于能量下传,增强了对流层低层的不稳定度(即θe/p增加),导致不稳定能量释放;在台风中心附近有-θe/p≈0转为<0,有利于上升运动的发展;在低层MPV2正负值弱中心降雨均不明显,反而在正负值交界等值线密集区的近负值区域一侧降雨强度大,在一定程度上可根据MPV2的分布得出冷暖空气的相互作用。 徐碧裕 叶朗明 胡丽华关键词:天气学 湿位涡 南海地区定常行星波特征及其与南海夏季风的关系 2014年 利用美国NCAR/NCEP的1951-2001年全球大气日平均再分析资料,对南海区域的高低层大气长波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纬向1~3波合成风场基本反映原始纬向风场的变化,南海地区处于东西风带的南北过渡区.(2)对流层高低层(200hPa和850hPa)纬向1波在南海区域累加值(S1)正负转换时间与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较吻合.高层S1由正值稳定变为负值(西风转为东风)的时间比南海夏季风爆发提前1~2候,低层S1由负值稳定转为正值(东风转为西风)的时间则几乎与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同期.(3)以低层纬向l波(Sl)值随时间的变化为主要指标,定义了一个南海夏季风爆发指数,该指数对南海夏季风的建立具有较好的反映能力. 胡丽华 李江南 温之平 陈文 吴乃庚关键词:季风指数 空间滤波 基于DBSCAN聚类方法的强回波定位追踪 被引量:1 2020年 运用PHP网络编程语言和DBSCAN聚类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解析应用该资料的强回波定位追踪方法,针对江门蓬江X波段相控阵雷达组合反射率图片资料,统计2020年6月持续104次强回波定位追踪情况以验证此方法的准确率。结果显示,在DBSCAN聚类参数Eps=10,minPts=2设置下,强回波聚类追踪效果较优,各项结果准确率均值达到85.35%,能满足实际业务所需。 徐碧裕 徐加民 于东海 胡丽华 叶朗明关键词:DBSCAN聚类 强天气 雷达监控 台风“凡亚比”在季风槽作用下致广东强降水特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提供的每日4次1°×1°FNL全球再分析资料以及向上长波辐射通量等资料对1011号台风“凡亚比”的环流结构、物理量场等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揭示其在广东省内较长时间维持原因及其带来的强降水,以便进一... 管勇 黄潮光 胡丽华 叶朗明 周荣斌关键词:降水过程分析 热带气旋 季风槽 物理量场 文献传递 全球变暖背景下江门极端气候事件变化分析 被引量:18 2009年 对1961-2008年的气象资料分析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地处珠江三角洲的江门地区极端气候事件增多。近50年来,江门年平均气温在波动中不断上升,冬季气温上升最明显;夏季高温出现频率增加,持续性高温也呈增长趋势;“龙舟水”增多明显;雷暴日数增多,年暴雨日数上升;灰霾现象日趋严重。2008年年初,江门市还遭受了严重的低温阴雨天气灾害;同年4月出现有史以来影响最早的台风。随着全球变暖及城市化发展,江门市极端气候事件未来可能继续出现,甚至更加频繁,城市气候灾害将越来越突出。 胡丽华 吴乃庚 王伟 张贤坤关键词:气候学 全球变暖 极端气候事件 暖冬 江门市一次局地特大暴雨诊断分析 被引量:3 2010年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自动气象站常规观测资料,对发生在江门市的一次局地特大暴雨进行综合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特大暴雨均是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较强的上升运动、充分的水汽、不稳定的大气层结等有利的条件下产生的。暴雨落区和垂直上升运动最大区中心、相对湿度大值区、850hPaθ_(se)的高值区、不稳定能量大值区、螺旋度大值区的走向、落区基本一致。 管勇 张薇 胡丽华 钟雄炎关键词:天气学 特大暴雨 恩平市1962~2009年暴雨气候特征 被引量:8 2012年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Mann-Kendall方法及复Morlet小波函数等方法,分析了恩平市1962~2009年暴雨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恩平市年平均暴雨日数为12.7 d,属于暴雨多发区,暴雨日平均强度为95.0 mm/d。全年各月有暴雨发生,但主要集中在4~9月。暴雨月际分布呈典型的双峰型,主峰在5~6月,次峰在8月。年暴雨日数的年际变化很大,最多的年份达19 d,最少的只有5 d。小波分析显示,暴雨频次存在准9年、准20年的周期震荡,未来几年暴雨仍处于多发期。恩平暴雨具有初、终日推迟的特点,且与年降水量存在显著正相关。持续暴雨占暴雨总日数的37.4%,1997年7月出现持续7天的连续性暴雨,这也是广东省单次持续性暴雨过程的最长记录。突变检验分析表明,1988年为暴雨的突变年份。 胡丽华 袁锡沛 管勇 黄青兰 陈洁鹏关键词:气候学 暴雨 统计特征 大气长波调整与南海夏季风的关系研究 本文利用傅立叶谐波分解对不同高度的纬向风进行滤波,并将纬向1~3波在南海区域7×7共49个格点的值分别进行累加,并各自记为S1、S2和S3。研究结果表明:1对流层高低层纬向1波在南海区域累加值(S1)的正负变化时间与南海... 胡丽华 李江南 温之平关键词:季风指数 文献传递 2009年2月江门市气候异常成因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将2009年2月江门地区5个气象站(新会、鹤山、开平、恩平、台山)的各气象要素与历史同期资料比较,得出2009年2月江门市降水严重偏少、日照显著偏多,为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最暖和2月的异常气候事实。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从大气环流形势特征、冷暖空气活动和中尺度南支波动等,对异常气候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大气环流异常是此次气候异常的主要原因。 胡丽华 管勇 苏耀墀关键词:气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