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明伦

作品数:25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8篇麻醉
  • 6篇动脉
  • 6篇手术
  • 6篇外循环
  • 5篇体外循环
  • 4篇动脉内
  • 4篇心脏
  • 4篇注射液
  • 4篇细胞
  • 4篇病人
  • 3篇心肌
  • 3篇氧合
  • 3篇硬膜
  • 3篇硬膜外
  • 3篇置换术
  • 3篇皮素
  • 3篇内皮
  • 3篇内皮素
  • 3篇内皮素-1
  • 3篇瓣膜

机构

  • 24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温州医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5篇胡明伦
  • 11篇金烈烈
  • 10篇姜晓芬
  • 7篇缪剑霞
  • 7篇林丽娜
  • 7篇陈菲菲
  • 6篇蓝仲岳
  • 5篇岳军
  • 3篇张东琦
  • 2篇王俊
  • 2篇虞冠锋
  • 2篇王良荣
  • 2篇姜晓芬
  • 2篇杨文军
  • 2篇黄景勇
  • 2篇黄河
  • 2篇诸葛启钏
  • 1篇习建华
  • 1篇王万铁
  • 1篇张圣恭

传媒

  • 4篇中华麻醉学杂...
  • 4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医药导报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国际市场导刊
  • 1篇中国体外循环...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2004年浙...
  • 1篇2005年浙...

年份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乌司他丁对中毒性休克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胆道中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对凝血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急诊胆道中毒性休克患者28例,随机分为Ⅰ、Ⅱ两组各14例,两组均采用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控制呼吸。Ⅰ组患者诱导前静脉滴注乌司他丁5000U·kg1,05h滴完,手术开始后再加滴乌司他丁5000U·kg1;Ⅱ组患者未用乌司他丁,但合用了血管活性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两组患者在诱导前均行桡动脉置管,手术中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尿量,监测手术前、手术开始后05,10h、手术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因子Ⅱ时间(PT)、凝血因子I(FIB)、血小板(PLT)。结果Ⅰ组患者手术中、手术后MAP与手术前比显著增高,而HR显著减慢(P<005),Ⅱ组患者手术中、手术后MAP与术前比也明显增高,但HR却逐渐增快(P<005);Ⅰ组患者PT、APTT手术后比手术前明显缩短(P<005),而Ⅱ组患者PT、APTT手术后与手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FIB、PLT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乌司他丁不但能保护胆道中毒性休克患者肝肾功能,而且能有效改善此类患者的循环状态及保护凝血机制。
蓝仲岳岳军胡明伦耿武军姜晓芬徐小群
关键词:乌司他丁胆道休克中毒性血流动力学
氯胺酮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
2008年
心脏直视手术时体外循环诱发的炎性介质对心肌产生损伤作用。研究表明,氯胺酮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本研究拟评价氯胺酮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
胡明伦林丽娜兰仲岳岳军姜晓芬
关键词:冠脉搭桥术体外循环氯胺酮心肌心脏直视手术炎性介质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的变化及参脉注射液对其的影响
林丽娜张圣恭王万铁陈菲菲金立达胡明伦缪剑霞习建华邱晓晓戴雍月
本研究通过在体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和临床体外循环手术病人,使用参麦注射液进行干预,观察了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前、再灌注后血浆及或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血红素氧合酶-1(H...
关键词:
关键词:细胞凋亡肺组织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参脉注射液
0.15%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剖胸手术中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0.15%罗哌卡因做为硬膜外用药在复合全身麻醉中的可行性。方法 32例准备行剖胸手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成0.15%罗哌卡因(R1组)、0.375%罗哌卡因组(R2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在麻醉诱导前15分钟,...
胡明伦陈菲菲
关键词:麻醉硬膜外罗哌卡因老年病人
文献传递
喉癌手术采用不同麻醉诱导方法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1997年
喉癌手术采用不同麻醉诱导方法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325000)胡明伦喉癌手术目前普遍采用气管切开插管全身麻醉。本文随机选择喉癌患者50例,观察双侧颈丛阻滞麻醉下行气管切开插管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项观察指...
胡明伦
关键词:喉肿瘤复合麻醉血压心率
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体外循环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参麦注射液的干预效果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体外循环肺损伤中的作用,探讨参麦注射液(SM)肺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观察组在体外循环(CPB)转机前将参麦注射液0.6 m l/kg加入250 m 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完毕,对照组在同一时间予生理盐水250 m l静脉滴注,其余麻醉维持方法两组相同。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CPB停机后0.5小时(T1)、2小时(T2)、6小时(T3)、24小时(T4),取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PO2、PCO2、FiO2,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以及呼吸指数(R I),并留取血清测定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浓度,同时记录CPB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结果:P(A-a)DO2、R I、ICAM-1在体外循环停机后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此三项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ICAM-1的高低与体外循环肺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参麦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分泌而起到肺保护作用。
王俊王良荣胡明伦陈菲菲缪剑霞林丽娜
关键词:肺损伤参麦注射液细胞间黏附分子-1
Heart port心脏手术的麻醉被引量:2
2002年
Heart port心脏手术是近年出现的新型手术方式[1],中文尚未见恰当翻译.其实质是不用开胸建立体外循环(CPB),经小口进行心脏手术,因此可翻译为"微口心脏手术",有人称之为微口体外循环、血管内体外循环或闭式体外循环技术,属于微创技术.我院开展了两例heart port瓣膜手术,现将心脏手术中的麻醉介绍如下:
王伟鹏陈雷于钦军刘宝平胡明伦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手术方式HEART麻醉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围麻醉期的处理
2007年
缪剑霞姜晓芬胡明伦金烈烈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围麻醉期处理颈动脉狭窄外科方法CEA
大脑中动脉流速监测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经颅多谱勒监测同侧大脑中动脉流速变化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方法全麻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术中颈动脉阻断前、试阻断后、阻断、转流及动脉切口缝合后血流恢复期经颅多谱勒监测手术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
虞冠锋黄景勇杨文军黄河金烈烈林丽娜胡明伦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大脑中动脉经颅多谱勒
文献传递
0.15%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人上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2006年
目的:观察0.15%的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以得出可行性结论。方法:将45例将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成0.15%罗哌卡因复合全麻组(A组)、0.375%罗哌卡因复合全麻组(B组)和单纯全麻组(C)。监测术前、手术开始后60min时和术后的血皮质醇浓度,并记录病人术后清醒时间、全麻拔管时间和术后30min动脉血气,进行比较。结果:三组病人术前血皮质醇浓度无区别,手术开始60min均有所下降,术后均明显升高,但A、B两组术后的升高明显低于C组(P<0.05);A、B两组清醒时间和全麻拔管时间均短于C组(P<0.01),而A、B之间则无区别(P>0.05);A组术后30min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B组和C组。结论:0.15%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上腹部手术是可行的,在有相同镇痛效果下,对老年病人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是有利的。
陈菲菲胡明伦金烈烈曹高忠
关键词:罗哌卡因麻醉硬膜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