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舒大清

作品数:39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文学
  • 5篇哲学宗教
  • 5篇语言文字
  • 4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2篇童谣
  • 8篇政治童谣
  • 6篇《天问》
  • 4篇文学
  • 3篇诗歌
  • 3篇诗经
  • 3篇左传
  • 3篇《诗经》
  • 3篇《左传》
  • 3篇楚辞
  • 2篇文化
  • 2篇考论
  • 2篇孔子
  • 2篇歌诗
  • 2篇古代诗
  • 2篇古代诗歌
  • 2篇附会
  • 2篇《诗经》《楚...
  • 2篇《楚辞》
  • 2篇春秋

机构

  • 34篇湖北师范学院
  • 5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39篇舒大清
  • 1篇徐柏青

传媒

  • 13篇湖北师范学院...
  • 5篇湖北社会科学
  • 2篇洛阳师范学院...
  • 2篇井冈山大学学...
  • 1篇江汉论坛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文艺研究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求索
  • 1篇中国文化研究
  • 1篇海南师范学院...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中国韵文学刊
  • 1篇现代语文(上...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 1篇乐府学
  • 1篇中国诗歌研究
  • 1篇湖北理工学院...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孔子弟子冉有论
2006年
在众多孔子弟子中,冉有向来少受关注,这与冉有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冉有谨慎过度,进取欠缺,但能经世致用,尊师事主。从思想道德方面讲,冉有离孔子的要求有很大差距,但孔子仍然对他倾注精力,循循善诱,着力改变他的性格。
舒大清
关键词:孔子冉有性格
中国古代政治童谣的题材、内容和语言形式被引量:5
2011年
中国古代政治童谣的题材和内容,总是涉及国家或地区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这是古代各种文学文化现象中惟一的例外,具有极强的政治性。这种政治童谣通常要预言未来,而且无一例外的是坏而且恶的结果。因为题材的敏感特性,使童谣和被描述的对象之间形成尖锐对立,所以童谣作者从个人的安全角度出发,习惯以一种故弄玄虚的神秘性和隐蔽晦涩的语言形式表现它们,天文、卜筮、五行、拆字、双关、指代等各种方法,就成了童谣的语言形式选择。政治童谣的独特语言,又使之成为一种特殊的诗歌样式,从而丰富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内涵。
舒大清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歌政治童谣语言形式题材文化现象
论中国古代政治童谣的伪造被引量:2
2009年
中国古代政治童谣的本质,是建立在常识理性基础上的政治判断,指引人们的政治选择,然而它常以神秘怪异的形式出现,这使它成为强大的政治工具,服务于自己的目的:或攻击政敌,或自造舆论。同时对政治童谣的是否真伪的辨别,也就有了生死存亡的意义。
舒大清
关键词:政治童谣
屈原到过秦国并尝试寻找出路
2012年
《离骚》的两次上天,实际是象征屈原两次到达秦国的外交活动,并企图在秦国寻找出路。这一是取决于屈原的现实身份,屈原作为外交大臣的楚怀王时代,大半时间与秦国是友好的,而且屈原对楚怀王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使他很难违抗楚怀王的意志而反对秦国。其次楚国秦国渊源极深,秦之著名将相大臣甘茂、穰侯魏冉兄弟、宰相李斯都出生于楚国,秦昭王母亲、秦孝文王王后皆是楚人。再一个是秦国对外国客卿的宽容态度,用人不问出处,唯才是举,对屈原也有巨大吸引力。
舒大清
对两则避世政治童谣的比较
2010年
以政治童谣为附会的看法延续两千余年,20世纪也未有突破,但这种诗歌文化现象反复出现,必有自己的规律。通过剖析、对比两则避世童谣,发现它们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基础:童谣的灵验与否,实际和作谣者的政治判断能力有关,敏锐的政治分析使童谣应验,反之则害人误国,从而表明童谣是一种表达思想甚至谋略论断的特殊政治诗歌。
舒大清
关键词:童谣附会
论中国古代政治童谣的消长规律被引量:6
2007年
政治童谣在历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从春秋始,逐渐增加,到魏晋南北朝隋唐达到高峰,而从宋明之后,则缓缓减少。这是因受下列因素的影响:童谣和变、乱有最密切关系,矛盾尖锐、大变将起的时候,总是童谣活跃的黄金季节,表明童谣有为人们指引未来政治方向的作用;时代越长,童谣越多,反之则少,是因为时代长,变化就多,因应这种变化的童谣就多,反之则少;童谣的多少,还和不同史书作者对其态度有关,重视者多,忽略者少,唐宋之前多而之后少,即在理学的胜利,导致神秘主义影响下的童谣数量的下降。但是只要存在政治变化,人们又关注这变化,作为特别政治谋略,预言未来政局的童谣就不会消失。
舒大清
关键词:政治童谣
汉代上层文人心态与东汉文人五言诗幻灭感
2014年
汉代上层文人,现实中遭致挫败后,退避到著述中,或者沉浸于孔老墨学的信仰之中,从而找到人生的精神寄托。而东汉文人五言诗,特别是古诗十九首,则主要表现游子思妇的分离,功名未成的紧张,功名失败后的作乐自弃,变成了失去精神寄托后的绝望,与汉代上层文人心态形成鲜明对比。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二者的社会阶层背景差别巨大:一个是社会地位尚未完全摧毁,学术事业基础雄厚,信心百倍;一个是贵贱贫富悬隔,看不到任何希望,最终只能吟唱人生的伤感。
舒大清
关键词:心态幻灭感
《天问》“咸播秬黍,莆雚是营。何由并投,而鲧疾修盈”考
2008年
对于《天问》"咸播秬黍,莆雚是营。何由并投,而鲧疾修盈"四句,注家们的解释不能确定,根据相关文献,此段四句是将鲧与后稷进行比较以质问的。
舒大清
《九章·哀郢》背景和地理再考被引量:1
2008年
《哀郢》的历史背景不是郢城被灭或被威胁,而仅是屈原被流放出都,所以对郢思念如狂。他流放东方时,走的是夏水汉水而入长江的路线,停留于江夏之间时,想象自己最终会经过长江上洞庭,入沅江,被贬到辰阳、溆浦等武陵山南地区。
舒大清
关键词:地理
《周易·豫卦》六二爻辞“介于石,不终日”考论被引量:1
2007年
昔人解《周易.豫卦》六二爻辞"介于石,不终日",或坚定如石,或触石而去,均考义失察。综观本卦之义,乃专论音乐,则六二爻亦不例外。细析"介于石,不终日",实指敲击(石)乐器之声乐行为,然不可沉溺其中,当节制而行。
舒大清
关键词:奏乐节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