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泳元
- 作品数:13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癌及癌旁组织p21蛋白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1997年
- 肺癌及癌旁组织p21蛋白表达及意义王国凤陈培辉曹敏苏泳元孙丽萍作者单位: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病理科(杭州·310009)第一作者:女,1962年3月出生,主治医师,学士关键词肺肿瘤p21蛋白免疫组织化学中图号R734.2近年来,ras基因突变在肿...
- 王国凤陈培辉曹敏苏泳元孙丽萍
- 关键词:肺肿瘤P21蛋白癌旁组织
- 溢液乳腺癌5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1993年
- 乳头溢液仅次于乳房肿块,是乳房疾病收治的主要病种之一。我院238例乳头溢液临床分析一文中提出:在乳头溢液的病因中,乳腺癌占第二位(19.7%)。本文就1964年4月~1988年4月,24年中收治的乳腺癌730例,对其中伴有溢液的乳腺癌53例作进一步分析,探讨乳腺癌与溢液的有关问题。临床资料一、性别 53例均为女性。二、发病年龄 21~82岁、平均年龄49岁。溢液乳腺癌年龄分布为21~30岁2例,31~40岁13例,41~50岁12例,51~60岁18例,61~70岁6例。
- 沈延澄郑备义苏泳元
- 关键词:乳腺癌乳头溢液
- 骨原发性横纹肌肉瘤一例被引量:2
- 2003年
- 伍建军龚向阳苏泳元付燕飚
- 关键词:骨肿瘤
- 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3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8
- 2003年
- 目的 观察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BMFH)病理形态 ,进一步探讨其组织形态学发生、病理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应用并结合有关电镜文献资料及相关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BMFH由骨原始间充质细胞发生并具有组织细胞、原纤维细胞形态学特征和免疫学表型及中间型细胞 (过渡细胞 )超微结构特点和多项分化潜能。结论 BMFH从形态学上须与骨纤维肉瘤、恶性骨巨细胞瘤及特殊类型骨肉瘤相鉴别 ,从组织学发生上彼此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
- 耿艳华王昌兴陈培辉苏泳元
- 关键词: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过渡细胞细针穿刺间充质细胞恶性骨巨细胞瘤
- 多原发性胃癌6例分析
- 1993年
- 多原发性胃癌是指在同一胃内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病灶。我院1979年1月~1989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956例胃癌中,多原发性胃癌6例,占同期胃癌手术切除的0.63%,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34~57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最长8年,最短半年,1年内4例。常见症状为上腹胀痛不适,食欲减退,消瘦、呕吐、黑便。2例行胃肠钡餐检查,诊为胃窦癌及食道下段贲门癌,5例行胃镜检查,发现单癌灶2例,双癌灶3例,共8个癌灶。癌灶位于贲门部2个,胃窦部4个,胃角及幽门部各1个,均经病理证实为腺癌。6例行手术探查,术中见5例为双癌灶,1例为3癌灶,癌灶部位基本与胃镜检查相符。除1例(例2)未能切除外,2例行胃切除、食道空肠吻合术;3例行胃癌根治术。
- 许瑞珠钱可大苏泳元
- 关键词:胃肿瘤多发性原发性
- 32例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 1998年
- 恶性黑色素瘤(以下简称恶黑)是高度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组织病理学上对其它肿瘤的“模仿性”大,特别是“无色性恶性黑色素瘤”,早期正确诊治尤其重要。我们自1994~1996年共收检恶黑32例,现对其临床及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进行讨论。
- 寿天丽苏泳元
- 关键词:黑色素瘤恶性肿瘤病理学
- 骨原发球孢子菌病一例被引量:5
- 2003年
- 耿艳华苏泳元陈培辉周方
- 关键词:病理诊断肉芽肿性病变引流
- 63例胃嗜酸性细胞肉芽肿病理观察
- 1992年
- 本科自1964至1989年共收检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63例(均属住院手术病例),现对其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复查,著重病理组织学观察,并结合临床及部分随访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每例均为常规石腊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检查,每例至少观察二张切片以上。
- 苏泳元章美珍
- 关键词:胃肿瘤肉芽肿病理
- 消化道平滑肌肿瘤PCNA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附49例分析)
- 1996年
- 李丽苏泳元任晓冰陈维俞友娟
- 关键词:消化系肿瘤平滑肌肿瘤PCNA病理
- EGFR及p21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被引量:6
- 1997年
-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p21蛋白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两者的对应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63例肺癌及其癌旁组织进行了同位EGFR及p21蛋白的检测。结果:肺癌EGFR阳性率77.78%,其阳性率与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癌旁组织EGFR阳性率67.92%,其中增生组阳性率(79.06%)显著高于无增生组(37.50%)(P<0.01)。肺癌中p21蛋白的阳性率47.62%。腺癌阳性率显著高于鳞癌(P<0.05)。大细胞癌均阴性。p21蛋白表达与肺癌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癌旁组织p21蛋白阳性率45.71%,增生组阳性率(62.79%)显著高于未增生组(18.51%)(P<0.01)。EGFR及p21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经χ2检验未显示一致性关系。结论:EGFR及p21蛋白过度表达和活性增强与癌旁上皮细胞增生有密切关系,并在肺癌发展过程中起作用,可能是肺癌发生的早期事件。p21蛋白及EGFR在肺癌中可能相互独立起作用。
- 王国凤曹敏陈培辉苏泳元孙丽萍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肺肿瘤P21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