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瑾
- 作品数:41 被引量:307H指数:12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维动态牵伸回旋手法对冻结期冻结肩患者体表红外热像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牵伸回旋手法对冻结期冻结肩患者体表热像的影响。方法:11例冻结期冻结肩患者,男1例,女10例。年龄47~64岁,中位数52岁。左肩7例,右肩4例。病程3~12个月,中位数6个月。采用医用远红外热成像仪采集静息状态下双肩肱二头肌肌腱长头、三角肌抵止点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等肌腱和肌腹红外热成像图,采集完成后对图像进行存储、编辑。采用三维动态回旋手法治疗前比较患侧与健侧三角肌抵止点、肱二头肌肌腱长头、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等区域皮肤温度,并于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患侧治疗前后肱二头肌肌腱长头、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等区域皮肤温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患侧肱二头肌肌腱长头、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色码温值均高于健侧[(28.263±1.511)℃,(27.409±1.672)℃,t =8.225,P =0.000;(28.154±1.912)℃,(27.309±1.893)℃,t =5.047,P =0.000;(27.846±1.393)℃,(26.927±1.429)℃,t =6.095,P =0.000;(27.673±1.720)℃,(26.964±1.759)℃,t =4.535,P =0.001];双侧三角肌抵止点色码温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655±1.236)℃,(27.372±0.816)℃,t =1.460,P =0.175]。治疗2个疗程后,患侧肱二头肌肌腱长头、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色码温值均高于治疗前[(29.018±1.393)℃,(28.263±1.511)℃,t =6.404,P =0.000;(29.956±1.799)℃,(28.154±1.912)℃,t =8.476,P =0.000;(28.800±1.363)℃,(27.846±1.393)℃,t =14.342,P =0.000;(28.573±1.756)℃,(27.673±1.720)℃,t =14.925,P =0.000]。结论:三维动态牵伸回旋手法治疗冻结期冻结肩,可提高肩部皮肤温度,这为临床上手法治疗冻结肩提供了切实有�
- 苏瑾王平刘爱峰
- 关键词:肩凝症红外热成像
- 颈椎旋提手法教学机器人用于旋提手法规范化培训的自身对照研究被引量:12
- 2021年
- 目的:评价旋提手法教学机器人在颈椎旋提手法操作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已熟练掌握颈椎治疗手法且临床工作5 a以上的20名骨伤科医师,通过旋提手法教学机器人采集每位医师在体质量指数(BMI)设定为正常状态下的手法操作的关键力学参数(预牵引力、提扳力、最大作用力、提扳时间、旋转幅度、俯仰幅度)。然后通过旋提手法教学机器人对20名医师进行2周手法规范化培训,培训后再次使用该系统进行考核并采集数据。比较培训前和培训后总合格率、合格次数、变异系数(CV)等数据指标。结果:培训前总合格率为25%,合格次数为1.30(1,1.75);培训后总合格率为90%,合格次数为2.50(2,3),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89,Z=-3.510)。培训前预牵引力、提扳力、最大作用力合格率分别为73.30%、36.70%、26.70%,培训后分别为95.00%、91.70%、90.00%,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前后的提扳时间、旋转幅度、俯仰幅度合格率经检验P值分别为0.079、0.591、0.0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培训前预牵引力(15.41±5.42)N、提扳力(9.75±4.77)N、最大作用力(19.15±6.72)N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352、0.489、0.351,培训后预牵引力(16.46±1.44)N、提扳力(9.98±1.99)N、最大作用力(26.70±3.72)N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87、0.199、0.139,培训后受力作用参数更加稳定。结论:旋提手法教学机器人用于颈椎旋提手法规范化培训的效果良好,经过培训可达到手法操作的标准统一化。
- 霍路遥符碧峰冯天笑卜寒梅苏瑾吴思李远栋王平冯敏山杨光
- 关键词:教学机器人
- "推髌伸膝"手法对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ITGβ1与p-FAK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观察"推髌伸膝"手法对兔膝骨性关节炎(KOA)模型关节软骨整合素β1(ITGβ1)与磷酸化黏着斑激酶(p-FAK)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手法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健康6月龄新西兰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及手法组。其中,模型组、针刺组与手法组使用改良后的Hulth法进行KOA造模。造模成功7 d后,进行试验。正常组与模型组不予任何干预,针刺组和手法组每天分别接受1次针刺干预和"推髌伸膝"手法干预。治疗2周后,兔KOA模型以空气栓塞法处死,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膝关节软骨ITGβ1和p-FAK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ITGβ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p-FAK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ITGβ1及p-FAK的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的ITGβ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FAK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ITGβ1及p-FAK的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5);与针刺组比较,手法组的ITGβ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FAK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ITGβ1及p-FAK的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1)。结论"推髌伸膝"手法能改善兔KOA模型关节软骨ITGβ1和p-FAK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据。
- 李远栋张超苏瑾符碧峰刘爱峰王平
- 关键词:整合素Β1
- 美式整脊手法与坐位牵引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像学影响比较被引量:23
- 2016年
- 目的:研究美式整脊手法与坐位牵引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X光片变化的影响。方法:利用X线摄片,观察临床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拍摄体位下颈椎屈度及水平位移的变化。结果:从椎体水平位移治疗前后矫正程度上,美式整脊组矫正程度高于牵引治疗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式整脊手法在前屈位X光片水平位移方面优于牵引方法。
- 王为民张君涛苏瑾李嘉钰李庆张军张小青王平
-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影像学
- 红外热成像在大鼠腰椎间盘突出造模中的应用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观察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大鼠腰椎间盘突出模型建立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雄性清洁健康级SD大鼠20只,7周龄,体重为230~250 g。对大鼠编号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与对照组,模型组取尾椎间盘,通过手术方式植入腰4/5节段椎管内,制作腰椎间盘突出模型;对照组仅取尾椎间盘,切开分离腰部竖脊肌至椎板,不植入髓核。分别于造模后第3,7,14,21,28天观察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热刺激下第一次咬左足时间及1 min内咬左足次数。选择大鼠腰部、左右下肢、左右足底作为观察“热窗”,使用红外热像仪,对造模后第3,7,14,21,28天大鼠相关部位进监测,记录造模后肢体温度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在造模后各个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3,7,14天模型组与对照组在首次缩左足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21天及第28天,模型组首次缩左足时间较第3,7,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3天及第21天模型组与对照组在缩左足次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3,7,14天模型组左下肢、左足底温度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21天和第28天模型组左下肢、左足底温度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腰部、右下肢、右足底温度较对照组在造模后第3,7,14,21,28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建立的第3,7,14天,造模侧肢体及足底温度降低,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作为模型评价的手段之一。
- 吴思王平王平刘爱峰张晓宇苏瑾刘爱峰谢海波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红外热成像
- 活血止痛胶囊联合依托考昔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7
- 2019年
- 目的探讨活血止痛胶囊联合依托考昔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饭后口服依托考昔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活血止痛胶囊,6粒/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WOMAC评分、Lysholm评分、Lequesne指数、患肢红外热成像温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9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WOMAC评分和Lequesne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Lysholm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WOMAC评分和Lequesne指数低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膝红外热成像温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膝红外热成像温度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止痛胶囊联合依托考昔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减轻患者膝关节疼痛和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患膝红外热成像温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李远栋苏瑾刘爱峰张君涛王平
- 关键词:活血止痛胶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VAS评分
- 定点侧屈旋扳整颈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椎间孔的形态学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基于三维重建技术分析定点侧屈旋扳整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患者椎间孔形态的变化,为手法治疗的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对40例CSR患者给予定点侧屈旋扳整颈手法治疗,隔日1次,共治疗7次,2周为1个疗程。利用多功能CT、Mimics 21.0、Geomagic、SolidWorks 2017软件对患者治疗前后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分析,分别测量患者治疗前后椎间孔面积、椎间孔前后径、椎间孔上下径以及双侧颈肩部、上肢前侧、上肢后侧红外热成像温差值,并观察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7、14 d和1月随访时的VAS评分。结果40例患者治疗后椎间孔面积、前后径、上下径较治疗前均得到改善,治疗前后患者红外热成像温差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VAS评分呈逐级递减式下降。结论定点侧屈旋扳整颈手法可以显著改善CSR患者的椎间孔形态,以此达到解除神经压迫的治疗目的。
- 苏瑾符碧峰刘润腾冯天笑李远栋刘爱峰张君涛张超李嘉钰王平
-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三维重建
- 颈椎序贯牵旋推还手法联合圣愈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例被引量:1
- 2020年
- 脊髓型颈椎病(g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由椎间盘及颈椎小关节的退变,对椎管形成占位改变并压迫脊髓,从而使脊髓受压和(或)供血不足导致相应脊髓传导功能发生障碍的疾病,是颈椎病中最严重的类型[1]。该病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四肢肌力减弱及肌腱反射活跃、浅感觉减退、出现病理反射,重者可出现痉挛性瘫痪[2]。笔者(除通讯作者)导师运用颈椎序贯牵旋推还手法联合圣愈汤加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金柯廷王平李嘉钰杨雨松苏瑾李梦丹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推拿整脊圣愈汤
- 腰椎间盘突出症肢体红外多尺度熵变规律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变肢体红外熵变规律及与疼痛、功能评分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与健康受试者,采集受试者肢体红外热像图,对图像进行增强、降噪与多尺度熵分析,与患者肢体疼痛、功能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患侧肢体小腿后外侧区、足底区、足背区、大腿后侧区多尺度熵值较患者健侧肢体及健康受试者相关区域多尺度熵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肢体小腿前外侧区多尺度熵值较患者健侧肢体及健康受试者相关区域多尺度熵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健侧肢体相关感性兴趣区较健康受试者多尺度熵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患侧肢体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底区多尺度熵值与ODI、VAS评分正相关,与JOA评分负相关。结论:红外热像多尺度熵分析法可深度提取病变肢体的信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情的诊断与评估具有指导价值,为进一步认识与研究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 吴思王平王平刘爱峰谢海波王为民刘爱峰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红外热像
- 体外冲击波联合臭氧对轻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ESW)联合臭氧对轻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ESW联合臭氧治疗,对照组采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用M-tone软组织张力仪及测试分析系统(MT-JZL-H型)测量两组局部软组织治疗前后的位移值(mm)、香蕉面积(%);采集患者治疗前、治疗后(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HSS评分、软组织位移和香蕉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SS评分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组织位移与香蕉面积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组织位移与香蕉面积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W联合臭氧治疗轻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 李炳奇张超苏瑾
-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臭氧软组织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