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艾滋病
  • 3篇性行为
  • 2篇性病
  • 2篇性病门诊
  • 2篇性传播
  • 2篇性传播疾病
  • 2篇自愿咨询
  • 2篇自愿咨询检测
  • 2篇美沙酮
  • 2篇美沙酮维持
  • 2篇美沙酮维持治...
  • 2篇就诊
  • 2篇海洛因
  • 2篇艾滋病自愿咨...
  • 2篇艾滋病自愿咨...
  • 2篇HIV感染
  • 2篇病毒
  • 2篇传播疾病
  • 1篇大学生
  • 1篇多部门合作

机构

  • 10篇北京市海淀区...

作者

  • 10篇苗立波
  • 4篇申跃峰
  • 2篇史如晶
  • 2篇赵广英
  • 2篇贺江梅
  • 2篇郝颐香
  • 2篇邢彦
  • 2篇王路
  • 1篇李玉莲
  • 1篇魏巍
  • 1篇王菊光
  • 1篇沈艳辉
  • 1篇吴曦
  • 1篇刘伟

传媒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国国境卫生...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首都公共卫生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5
  • 3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63名海淀区大学生安全性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2年
目的了解363名有过性经历的海淀区高校大学生安全性行为及影响因素,指导海淀区艾滋病防控工作。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得2016年1—12月海淀区高校3500名大学生有关艾滋病和行为完整的调查资料,从中选取363名有性行为的大学生资料,对其一般人口学、性行为特征、安全性行为与宣教相关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63名有性行为大学生中,男女比为3:1,以配偶/固定性伴为主(84.85%),安全套使用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商业性伴(50.00%)、配偶/固定性伴(44.48%)、临时性伴(16.67%)、同性性伴(14.29%);最近1年性行为存在多类型性伴并存,每次安全套都用从高到低依次为商业性伴(43.18%)、临时性伴(32.38%)、固定性伴(28.97%)、同性性伴(11.54%);最近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从高到低依次为固定性伴(60.98%)、临时性伴(56.19%)、商业性伴(43.18%)、同性性伴(11.54%);最近1次安全套使用主要影响因素是“本人意愿”,性伴类型不同不使用安全套原因构成不同。是否宣教过对固定、临时性伴安全套使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商业、同性性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6年海淀区大学生性行为以男性、未婚,外省户籍,汉族为主,研究生及博士生发生率最高,存在多类型性伴同时并存现象,安全套使用率不高,其中同性性使用率最低,增加了艾滋病感染和传播的风险;宣教对于安全套的使用影响不同类型性伴效果不同,除坚持不同策略的宣教外,可以通过加强检测、暴露后预防等其他途径加强干预和影响,对于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
王雪梅申跃峰张轶群苗立波
关键词:艾滋病大学生性行为
2016~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暗娼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行为特征和艾滋病及梅毒流行情况。方法选取海淀区娱乐场所中从事商业性性交易的女性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血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梅毒抗体。结果(2016~2020)年,共调查998例暗娼,年龄(16~58)岁,各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8.89%、73.87%、88.50%、97.50%和99.00%,总体呈上升趋势(χ^(2)=74.663,P<0.001)。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平均为75.65%,总体呈上升趋势(χ^(2)=22.875,P<0.001)。最近一个月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为63.43%,最近一年做过艾滋病检测的仅为25.00%。(2016~2020)年,暗娼人群未发现HIV阳性病例,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1%、1.01%、0.00%、0.50%和0.50%。结论该人群存在知行分离现象,应加强安全套使用技能培训,强化自我保护和检测意识。
王雪梅申跃峰赵凤霞苗立波
关键词:哨点监测暗娼艾滋病梅毒
性病门诊就诊者感染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了解辖区内性病门诊就诊者感染性传播疾病(STD)的危险因素,为今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和干预工作提供信息。方法根据临床诊断,将全部就诊者划分为性病病例组(g1组)和对照组(g0组)。对2009年区内性病门诊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社会特征、性行为特征和性病患病情况。以性病罹患情况(是/否)为自变量,性别、年龄、婚外性伴数、安全套使用情况等为影响因素,利用SPSS 13.0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性病病例组调查485人,对照组609人,病例组的非婚性伴、女性、汉族、户籍在外地、没有固定性伴者的构成比例比对照组高(P<0.05),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是否有非婚性伴、户籍、民族、性别、婚姻状况是影响性病就诊者是否患性病的影响因素(P<0.05),有非婚性伴、女性、外地人、少数民族是感染性病的危险因素。对有非婚性伴者感染性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只有性别和非婚性伴数与感染性病有关(P<0.05),与其他因素无关(P>0.05)。结论进一步加强对有非婚性伴、外地人口、少数民族、女性就诊者的健康教育和性病治疗,是当前性病门诊和其他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
邢彦史如晶王路苗立波魏巍申跃峰沈艳辉吴曦李玉莲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性病门诊
美沙酮维持治疗对女性海洛因依赖者情绪状态的影响
2011年
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MMT)对女性海洛因依赖者情绪状态的影响,为维持治疗提供指导。方法:使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分别对65例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一年以上的女性海洛因依赖者及60例来我院进行自愿戒毒的女性海洛因依赖者(对照组)急性脱毒前、后予以问卷调查,将两组人群的CES-D总评分及各单项评分予以比较、分析。结果:64.1%的美沙酮维持治疗者肯定有抑郁症状,对照组抑郁症状检出率为64.2%,两组抑郁症状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沙酮维持治疗组常见抑郁症状依次为无愉快感(57.3%)、空虚(56.5%)、自卑感(51.9%)、绝望感(45.0%),而对照组依次为自卑感(64.2%)、绝望感(59.2%)、无愉快感(55.8%)、空虚感(52.5%);对照组脱毒前、后抑郁症状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后),MMT能显著改善自卑感、绝望感等抑郁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无愉快感、空虚感无改善。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对抑郁状态总体无改善作用,但一定程度上具有部分改善抑郁情绪不同症状的作用,如降低患者的自卑感和绝望感。在治疗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美沙酮维持女性治疗者的情绪状态以提高MMT治疗效果。
苗立波贺江梅赵广英郝颐香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女性海洛因依赖者情绪状态
北京市海淀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现况被引量:7
2007年
苗立波
关键词:艾滋病HIV感染者
北京市海淀区2004-2008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运行发展状况调查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运行发展状况,为加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海淀区艾滋病自愿检测门诊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6年门诊每周提供半天咨询检测服务,2007-2008年门诊每周提供5 d咨询检测服务。咨询检测门诊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咨询检测门诊的咨询量和检测量分别由2004年的35人和31件增加到2008年的708人和422件。2004-2008年门诊累计为1 296人提供了咨询服务,检测包括在各种娱乐场所和戒毒所宣传时采集的非婚性接触者、性工作者、吸毒者、男男同性接触者在内的血样品2 703件,5年共检出抗体阳性样品78件,平均阳性率为2.89%。结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提高质量的咨询检测服务以及宣传途径的增加和扩大是搞好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关键。
刘伟史如晶王菊光王路苗立波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艾滋病
海淀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海洛因成瘾者2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通过调查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治疗情况,了解目前美沙酮维持治疗存在的问题。方法对2006年9月~2010年12月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的药物滥用情况、临床观察及脱失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36例患者丙肝发生率为42.80%,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睡眠障碍、胃纳差、肌肉抽搐、腹痛、便秘、小便困难以及依赖症状等不良反应;所有患者治疗剂量偏低,平均为34.32mL,每月尿检阳性率最高达35.64%,脱失率最高达56.20%。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减少了患者接触毒品的次数,且在医生的临床观察下逐渐调整美沙酮使用剂量,服药安全系数相对增高。但绝大多数的患者还是选择以小剂量维持,这就易造成在服用小剂量美沙酮的同时还在吸毒的现象,复吸率和脱失率均较高。
苗立波贺江梅赵广英郝颐香
关键词:美沙酮药物滥用
北京市海淀区2016—2020年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人口学和行为特征对HIV感染的影响,为开展有针对性的监测和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问卷,对海淀区2016—2020年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HIV检测及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1 011名就诊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3.27%;最近3个月与暗娼发生过性行为的比例为10.58%;最近3个月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为24.23%;与同性发生过肛交的比例为11.37%;最近1年曾被诊断为性病的比例为3.26%。多因素分析显示,最近3个月与暗娼发生性行为者HIV感染率高于未发生者(OR=50.594,95%CI:1.871~1 368.124,P=0.020);最近3个月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者HIV感染率高于未发生者(OR=817.416,95%CI:5.251~127 234.308,P=0.009);发生过同性肛交性行为者HIV感染率高于未发生者(OR=150.499,95%CI:7.349~3 082.137,P=0.001);最近1年诊断为性病者HIV感染率高于未诊断者(OR=205.811,95%CI:6.098~6 946.623,P=0.003)。结论 最近3个月与暗娼、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发生同性肛交性行为及最近1年被诊断为性病是海淀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感染的危险因素,应继续推广规范化性病诊疗,深入开展预防性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
王雪梅申跃峰赵凤霞苗立波
关键词:性病艾滋病病毒艾滋病性行为
北京市海淀区创建第二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实践与探索
2015年
艾滋病防治工作是一项社会性极强的综合性工作,为了应对艾滋病的挑战,有效地控制艾滋病在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中的流行和蔓延,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艾滋病综合防治机制,阻止艾滋病进一步传播,2003年起在全国启动了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工作区。2009年,北京市海淀区被卫生部确定为第二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海淀区吸取各地的经验教训,因地制宜,在政府重视、多部门合作、监测检测、高危人群干预、高校艾滋病防控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苗立波邢彦
关键词:艾滋病多部门合作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
北京地区海洛因注射者HIV、HBV和HCV感染的高危性行为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对海洛因注射者(1DUs),中的高危性行为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北京300名戒毒者的临床资料,HIV、HBV、HCV感染情况,性行为,艾滋病毒/艾滋病(HIV/AIDS)相关知识和态度及其他社会心理学因素,并分析IDUs高危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IDUs中86.8%不能坚持使用安全套,25.7%有多个性伙伴,49.0%有IDUs性伙伴,70.7%不了解对方HIV感染情况;首次吸毒年龄小、注射过量次数多、对安全套的否定态度、共用不洁注射工具与不安全性行为有关,而未婚、继续使用安全套意愿、自愿HIV检测等与安全性行为有关。结论北京地区IDUs中高危性行为普遍存在,不能忽视对IDUs中高危性行为的研究。
苗立波
关键词:高危性行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