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文宪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11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易感
  • 1篇炸伤
  • 1篇肢体
  • 1篇肢体爆炸伤
  • 1篇手术
  • 1篇微生物敏感性...
  • 1篇细菌
  • 1篇细菌学
  • 1篇细菌学技术
  • 1篇敏感性
  • 1篇菌谱
  • 1篇后凸
  • 1篇后凸畸形
  • 1篇畸形
  • 1篇脊柱
  • 1篇脊柱后凸
  • 1篇脊柱后凸畸形
  • 1篇矫形
  • 1篇矫形手术
  • 1篇爆炸伤

机构

  • 2篇解放军第21...

作者

  • 2篇郭宁
  • 2篇宫明
  • 2篇刘建辉
  • 2篇张文进
  • 2篇范文宪
  • 2篇齐琦
  • 2篇王正雷
  • 2篇孙鹏
  • 1篇唐立明
  • 1篇高吉昌
  • 1篇孔军
  • 1篇贾丹兵
  • 1篇吴显宇
  • 1篇李阳
  • 1篇王海斌
  • 1篇赵福权

传媒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成人脊柱后凸畸形后路全脊椎截骨矫形手术1200例报告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总结成人脊柱后凸畸形后路全脊椎截骨矫形手术方式。[方法]通过后方入路经双侧椎弓根、椎体行楔形截骨,直到椎体前缘皮质下,并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结果]共手术矫正后凸及侧后凸畸形1 200例,其中男938例,女262例;发病时间5.6~28年,平均11.6年;年龄15~52岁,后凸畸形时间2.5~26年,平均7.3年。后凸病因: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720例;脊柱压缩性骨折246例;脊柱结核132例;先天性脊柱后凸畸形59例;休门氏病后凸43例。最高截骨平面T9水平,单病例最多截骨达4处,平均截骨2处,一处椎体截骨时间平均30 min,出血约100 ml,术中脊髓和神经根保护安全。[结论]成人脊柱后凸畸形后路全脊椎截骨矫形手术截骨规范充分、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脊髓和神经根保护安全、截骨创面对合紧密、利于截骨创面愈合。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脊柱后凸畸形截骨矫正手术,显著降低术中和术后并发症。
王正雷高吉昌贾丹兵唐立明张文进孙鹏刘建辉宫明吴显宇范文宪赵福权郭宁齐琦
关键词:脊柱后凸畸形矫形手术
高寒区肢体爆炸伤易感菌谱的测定及相关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高寒区寒冷环境下,肢体爆炸伤后易感菌的种类与药敏情况,为战创伤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在中俄边界、黑龙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用800只兔制作成高寒区寒冷环境下爆炸伤模型,于伤后1、3、6、12、24、48、72、96h进行大体观察、生命体征观察、伤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和分类及药敏试验,同时对靶场空气、地表雪、土壤、动物皮毛进行细菌培养和分类及药敏试验。结果靶场空气、地表雪中主要为芽孢杆菌,并有部分微球菌,土壤中主要为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兔皮毛培养主要为葡萄球菌、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伤后兔呼吸、脉搏加快,体温下降;致伤后24h呼吸、脉搏恢复正常,但体温仍低于致伤前。伤道分泌物细菌培养主要为革兰阳性菌,伤后伤道分泌物细菌培养菌株数从高到低依次是枯草芽孢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红霉素等药物敏感,耐药菌较少;革兰阴性菌对头孢他啶、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等敏感。结论高寒区寒冷干燥环境下爆炸伤后伤口细菌生长繁殖慢,清创时限可适当延长2~3h,易感菌群主要为革兰阳性菌,与周围环境中菌群存在相关性,应联合使用抗生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红霉素之一联用头孢他啶、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中的一种)来预防爆炸伤感染。
王正雷王涛李阳张文进刘建辉孔军郭宁宫明孙鹏范文宪王海斌齐琦
关键词:爆炸伤细菌学技术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