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洪毅
-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雅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剂量螺旋CT检测肺密度的价值
- 目的 探讨低剂量螺旋CT检测肺密度的价值.方法对53例患者进行胸部常规剂量(150mA)与低剂量(20mA)扫描,在右下肺静脉干层面及下方1cm分别测量平均肺密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个层面的低剂量CT扫描与常规剂量...
- 谢应朗姚有贵范洪毅安小康郑继贵龚放
- 关键词:低剂量CT肺密度
- 脑动脉钙化的CT评估
- 2006年
- 目的:总结CT对脑动脉钙化的评估价值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疑诊颈动脉硬化患者的脑CT扫描资料。结果;脑动脉钙化28例(68%),共55条,包括43条颈内动脉,5条椎动脉,3条基底动脉,3条大脑中动脉和1条大脑前动脉。结论:CT扫描是一种显示脑动脉钙化的有效手段。脑动脉钙化是卒中的潜在病因。
- 汤春贵范洪毅郝淑彬王晓珑杨锐贸俊兰
- 关键词:螺旋CT动脉硬化卒中
- 低剂量螺旋CT扫描显示肺段及亚段支气管的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检查肺段及亚段支气管的价值。方法将100例肺部正常者分成两组,其中60例做低剂量(20mA)扫描,40例做常规剂量(150mA)扫描,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双肺各叶支气管显示率均为100%(P>0.05);多数段支气管显示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右肺中叶外段及左肺上叶尖后段两组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P<0.05);两组右肺上叶后段、下叶背段、左肺上叶前段及舌叶上段的亚段支气管显示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适合于检出肺叶及大多数肺段支气管的病灶,但亚段支气管的检查以作常规剂量CT为宜。
- 谢应朗范洪毅
- 关键词:支气管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低剂量
- 基层医院CT诊断后颅窝、胸部、盆腔等部位病变的系列改进研究000
- 谢应朗姚有贵李先邱雄李毅范洪毅郑継贵龚放安小康
- 该技术为CT技术。CT检查准确、迅速,图像密度分辨率高,断面无重叠,解剖关系清楚,病变检出及诊断准确率较高的特点,通过改变扫描层厚,机架倾斜角度,定量测量腹部脂肪及冠状动脉钙化面积。该研究在国内率先利用薄层结合倾斜扫描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后颅窝
- 低剂量螺旋CT检测肺密度的价值
-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检测肺密度的价值。方法:对53例患者进行胸部常规剂量(150mA)与低剂量(20mA)扫描,在右下肺静脉干层面及下方1cm分别测量平均肺密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个层面的低剂量CT扫描与常规...
- 谢应朗姚有贵范洪毅安小康郑继贵龚放
- 关键词:螺旋CT扫描肺密度
- 文献传递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及MRI评价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评价CT及MRI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0例行CT或MRI检查的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例。结果:椎间盘膨隆10例CT4例,MRI6例;椎间盘突出29例CT13例,MRI16例;椎间盘脱出8例CT3例,MRI5例;椎间盘游离者3例CT1例,MRI2例。伴有许莫尔氏结节者8例CT3例,MRI5例。伴有椎间盘真空现象者5例。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应首选MRI检查。
- 郝淑彬范洪毅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CT磁共振成像
- 急性外伤性不稳定型硬膜外血肿的早期CT诊断
- 2005年
- 目的:提高急性外伤性不稳定型硬膜外血肿的早期CT诊断能力,减少漏诊和误诊。材料和方法:本组头部外伤病例共22例,男17例,女5例,年龄17-62岁,平均32岁。采用GE公司Hispeed nx h型双螺旋CT机作头部轴向扫描。用不同的窗宽、窗位分析首次CT检查材料,作动态CT监测。结果:首次CT扫描:典型硬膜外血肿CT征象13例,不典型硬膜外血肿CT征象6例,无硬膜外血肿CT征象3例。血肿大小5-30mL,平均18ml,CT值40-95Hu。合并脑组织伤9例,局部脑萎缩并软化灶1例,硬膜外积气7例,颅骨骨折12例,头皮血肿22例。复查CT检查硬膜外血肿增大,血肿大小30-150ml,平均40ml。结论:对典型和不典型急性外伤性不稳定型硬膜外血肿CT都能作出较准确的早期诊断。动态CT监测是早期发现不稳定型硬膜外血肿的有效方法。
- 汤春贵范洪毅李锡忠
- 关键词:硬膜外血肿CT监测急性外伤性早期CTHISPEED
- 猪腹部脂肪的低剂量螺旋CT扫描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利用猪腹部脂肪组织作模型,确定低剂量CT扫描检测脂肪组织的准确性。方法:采用不同剂量和不同层厚,对模型进行扫描。在3个模型上分别设置4条扫描线,每条线相距1 cm。扫描分9组,每组分10 mm,5 mm,2 mm三种层厚,每种层厚分别采用100 mA,50 mA,20 mA剂量扫描。扫描时间1 s。结果:模型扫描显示扫描层厚为10 mm时,剂量100 mA、50 mA、20 mA之间,脂肪CT值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层厚为5 mm时,剂量100 mA、50 mA、20 mA之间,脂肪CT值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层厚为2 mm时,剂量100 mA、50 mA、20 mA之间,脂肪CT值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扫描能准确测量脂肪CT值,可用于区域脂肪定量。
- 谢应朗杜晓瑜肖涌唐学荣何霞范洪毅
- 关键词:脂肪组织
- 颌面异位囊性脑膜瘤一例
- 2009年
- 谢应朗范洪毅杨志蓉马婉君王炎莘陈丹
- 关键词:囊性脑膜瘤颌面右眼眶病例资料进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