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刚志
- 作品数:9 被引量:54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老年性脑梗塞中应用的研究
- 罗焕江赵海波龙腾河廖明壮崔惠勤李学东潘忠诚杨伟江藤才钧韦建林黄荣忠董刚志
- 课题来源与背景:该课题《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头部检查中应用的研究》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桂科计字〔2007〕19号文件下达的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合同编号:桂科攻09320030。该课题旨在为老年性颅脑CT...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梗塞
- 冠状动脉支架材料类型与置入后的效果评价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冠状动脉内支架有金属裸支架、药物涂层支架、生物降解支架以及新型支架如放射性血管支架、静脉覆盖支架和基因支架等多种。如何选择适宜的支架,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是目前医学界研究的热点。目的:阐述冠状动脉支架的临床应用进展,并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的治疗效果。方法:作者以"冠状动脉内支架,金属裸支架,药物涂层支架,生物降解支架,心血管新型支架,凝血系统,炎症反应"为检索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通信(CNKI:2002/2010)中,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进行文献检索。排除Meta分析及重复性研究,共检索到27篇文献,从冠状动脉支架的种类、研究进展及其生物相容性,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凝血系统的变化,以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炎症反应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①不论是金属裸支架、药物涂层支架、生物可降解支架以及新型支架,其支架材料的改进更新均以改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力学性能为目标。②心血管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是一个复杂的连锁过程,血液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是评定生物相容性的两项基本内容。③利用有限元分析心血管支架材料的力学特性可为未来支架的优化设计提供有益的帮助。结论:现行的心血管支架尚未完全解决生物相容性问题,理想的心血管支架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开发与研究。
- 龙腾河廖明壮罗焕江董刚志
- 关键词:冠状动脉内支架金属裸支架药物涂层支架凝血系统
- 脓毒性肺栓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 探讨脓毒性肺栓塞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脓毒性肺栓塞MSCT表现,并与X线胸片比较。结果所有12例患者,X线胸片和CT表现比较,分别见结节(8、12例),滋养血管征(0、9例),空洞(6、10例),楔形阴影(4、7例),局灶浸润影(2-4例),气囊(2、5例)及胸腔积液、脓胸(3、6例),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0、3例)。发现病灶分布在外周或胸膜下分别为8和12例,CT较X线胸片可更清晰地显示病灶。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显示大多数滋养血管环绕结节周围,MPR显示结节边缘规整。结论脓毒性肺栓塞的CT表现多样,但MIP、MPR能更好显示滋养血管征及结节的特征。
- 韦建林郭兴莫婧董刚志李炳灿
- 关键词:脓毒症肺栓塞
-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在食源性食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在诊断食源性食管异物中的价值。方法回顾20例经食管镜、手术证实的食道异物患者,通过MSCT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与X射线平片、食管镜检等,比较其诊断价值。结果经食管镜或手术证实的20例患者的食管异物为鸡骨、鸭骨、鱼骨片、鱼刺等;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对异物形态、大小、长度、边缘锐利度能清楚显示,且定位准确。结论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异物检出率较X射线平片、食道镜检高,同时可评价食管损伤程度、有无并发症等,全方位展示异物与食道周围组织的关系。
- 董刚志黄荣忠卢竞
- 关键词:螺旋CT食管三维重建技术
- 多层螺旋CT诊断下肢静脉疾病的进展被引量:6
- 2011年
- 下肢深静脉疾病的临床表现为臀部以下肿胀,下肢、腹股沟及患侧腹壁浅静脉怒张,皮温升高,深静脉走向部位压痛。如治疗及时血栓可完全溶解,症状立即消失;治疗不及时或病变发展迅速,可进入亚急性期和慢性期E1、用影像学方法显示管腔内血栓是诊断并估计深静脉血栓程度的重要方法。现对多层螺旋CT(MGCT)诊断下肢静脉疾病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 董刚志廖明壮
- 关键词:下肢静脉CT
- X线平片、CT和MRI诊断滑膜骨软骨瘤病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比较X线、CT和MRI对滑膜骨软骨瘤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骨软骨瘤病患者的X线平片(n=18)、CT(n=20)和MRI(n=10)表现。结果 X线平片正确诊断15例,CT正确诊断18例,MRI正确诊断8例。X线平片、CT和MRI均能显示关节周围及关节内形态多样、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游离体;X线平片和CT均可显示游离体的钙化;MRI可显示早期软骨游离体;CT和MRI可发现关节腔积液。结论 X线平片、CT及MRI均能诊断本病,CT和MR检查能发现X线平片不能检出的病灶和征象。
- 董刚志崔惠勤
- 关键词:放射摄影术磁共振成像诊断显像
- 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食源性食管异物被引量:17
- 2009年
-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食管异物的价值。方法对52例临床怀疑食管异物者均行X线平片、食管吞钡棉检查、CT平扫,比较不同方法对异物的检出率,并与食管镜或手术结果进行比较。CT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结果经食管镜或手术证实的28例患者的食管异物为鸡骨、鸭骨、鱼刺等,形态、大小、长度及所在部位各异,均能被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清晰显示,X线平片发现5例,检出率为17.86%,食管吞钡棉检查发现8例,检出率为28.57%。结论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相对于X线平片、食管吞钡棉检查可明显提高食管异物的检出率,并可评价食管损伤程度及周围脓肿、食管气管瘘等并发症的情况及范围。
- 吕君黄晓静董刚志赵海波
- 关键词:食管后处理技术
- 十六排螺旋CT在胸壁肿瘤样结核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十六排螺旋CT对胸壁肿瘤样结核的诊断。方法:总结20例肿物经病理证实为胸壁内结核患者均经十六排螺旋CT扫描及增强扫描的影像特征,并结合文献报道。结果:胸壁肿瘤样结核CT表现为肿块8例,囊实性肿块12例,病灶内钙化14例,肋骨破坏1例。结论:十六排螺旋CT能很清楚地显示胸壁内结核肿块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和病变周围情况,对胸壁内肿瘤样结核的诊断与鉴别有重要价值。
- 董刚志崔慧勤
- 关键词:十六排螺旋CT
-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在诊断骨关节损伤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对41例骨关节外伤患者行容积螺旋扫描,将扫描采集的原始数据传adw4.2后处理工作站,采用容积重建(VR)同时辅以SSD、MPR重建进行观察,所得结果与X射线平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能全面、直观的显示骨关节骨折、脱位、骨折类型、程度、范围、关节面受累及关节腔内骨碎片情况,可清晰显示骨关节损伤立体形态及邻近结构关系。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对全身骨关节损伤的诊断较X射线平片有明显优势,能提供非常有价值的空间关系信息,其表现接近病理解剖,利于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和制定手术计划。
- 董刚志黄荣忠宾怀有吕君
- 关键词:骨关节螺旋CT三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