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楠

作品数:11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91550部队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交通运输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4篇声速
  • 4篇声速剖面
  • 3篇深海
  • 3篇声传播
  • 2篇跃层
  • 2篇水声
  • 2篇水声定位
  • 2篇浅海
  • 2篇汇聚
  • 2篇海洋环境
  • 1篇底质
  • 1篇正交函数
  • 1篇声学
  • 1篇数字海图
  • 1篇水下
  • 1篇自动检查
  • 1篇南海西部
  • 1篇经验正交函数
  • 1篇环境变化
  • 1篇环境影响

机构

  • 6篇中国海洋大学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篇董楠
  • 7篇张旭
  • 5篇张健雪
  • 5篇张永刚
  • 2篇李智生
  • 1篇孙杰
  • 1篇郑义东

传媒

  • 3篇海洋学报
  • 2篇环境工程
  • 1篇台湾海峡
  • 1篇海洋工程
  • 1篇水下无人系统...
  • 1篇第十九届海洋...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洋混合层结构对表面声道中声传播特性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利用WOA05气候态数据集和北黄海调查数据,应用BELLHOP高斯束射线模型分析了我国近海及西太平洋典型海区的混合层结构对表面声道中声传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近海的混合层结构有显著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变化;深海中主要表现为混合层深度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表面声道的空间分布,声波在混合层中的表面声道中传播与在混合层外的影区中传播产生的能量场差异较大;浅海中混合层深度与声速梯度的空间变化都很明显,声速梯度的增大和混合层的加深都能使更多声线以反转的形式传播,使表面声道声场增强。两组海上实验数据表明,在真实海洋中混合层可在短时间内出现生消变化或在局部海域出现非均匀分布。在浅海温跃层环境下,海-气边界特定的物理过程能够使混合层发生间歇性的变化,当表面声道出现时近表层声场明显增强。
张旭张永刚张健雪董楠
关键词:混合层声速剖面表面声道声传播
浅海跃层底质对水下声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针对海底底质对水下噪声传播具有显著影响的现象,选取典型负梯度温度跃层,加载三个典型海底底质,即细砂底质、粉砂底质及黏土-粉砂底质,声波参数为固定值。试验定性分析了浅海海底底质对水下声传播的影响,仿真计算了海底底质对声传播的影响,比较分析了不同底质条件下声波的衰减差异,总结了不同底质对水下声传播影响的特点,并同行参考。
董楠张永刚张健雪张旭
关键词:声学仿真浅海
浅海声速剖面类型对水下声传播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浅海水下噪声传播特性,选取两种典型的声速剖面,在不同的限制条件下,通过改变海底底质、声源深度以及声源频率,对两种典型声速剖面的特性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不同声速剖面类型对水下声传播特性的影响。
孙杰董楠
关键词:浅海声速剖面
数字海图要素重叠的自动检查与处理
本文针对在编制小比例尺海图时,所使用的大比例尺海图数据有时会引起新编海图要素的互相重叠.这不仅影响海图的图理性,还影响海图的清晰性与易读性.因此,为解决数字海图要素重叠问题,对数字海图要素重叠的自动检查与处理方法进行了研...
董楠郑义东黄文骞
关键词:数字海图自动检查
文献传递
海洋环境因素对声线传播的影响研究
海洋环境因素的变化对声线传播有着重要的影响。应用BELLHOP射线模型对海水介质中声线的传播进行了仿真研究,讨论了声线传播时对海底地形、声源深度、声线发射角度等因素变化的敏感性。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声源深度的变化是浅海表面...
董楠张永刚张健雪
关键词:海洋环境
南海西部中尺度暖涡环境下汇聚区声传播效应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应用高斯束射线模型对南海西部中尺度暖涡环境下的汇聚区声传播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暖涡引起的声速场环境变化和海底地形变化的双重效应使汇聚区声道出现了复杂的变异。当水深大于临界深度时,涡引起的环境变化起主要作用。对于暖涡结构,涡中心产生的汇聚区距离最远;声波从涡中心向外侧传播时,汇聚区距离逐渐变小;声波从涡外侧向中心传播时,汇聚区距离逐渐变大。当水深小于临界深度时,海底地形变化起主要作用,地形变浅使汇聚区声道出现"截断效应",声道中的能量迅速衰减。在暖涡西侧,声速场的水平非均匀性与陆坡式的地形对声传播起着相反的效应。与声速结构不随距离变化的情况相比,暖涡环境使陆坡地形临界深度附近的汇聚区声道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异。
张旭张健雪张永刚董楠
关键词:海洋环境声传播
深海季节性环境变化对半会聚区尺度水面声定位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针对深海声定位受海洋环境变化影响明显、需考虑测量系统的环境适应性和宽容性设计问题,提出一种评估海水环境变化对定位性能影响的仿真分析方法,将声场计算、误差传播与交会解算联合建模,以西太平洋中纬度海域夏季和冬季环境为代表性场景讨论了季节性环境变化对定位性能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仿真结果表明,当接收器位于海洋近表层时,在夏季和冬季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声信道样式,夏季季节性温跃层影响下的定位精度较差,冬季表面波导影响下的定位精度相对较好,两者均方根误差(RMSE)相差超过50 m;当接收器位于海洋中上层时,直达波有效作用范围的季节性变化引起定位性能差异,冬季定位精度优于夏季,两者RMSE相差15~20 m;当接收器位于海洋近底层时,利用可靠声路径定位精度较高,定位性能季节性变化不明显。研究认为,海水的季节性环境变化能够改变半会聚区尺度水面声定位的声信道特性以及到达声信息、误差传播、交会求解等测量因素,进而对接收深度位于海洋上层的声定位性能产生明显影响。
张旭李智生邱仁贵董楠
关键词:深海环境影响水声定位
布站几何对深海时差定位精度分布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为在深海较大区域实现海上无源目标的可靠水声定位,测量设计中需对预选布站几何条件下的精度和覆盖特性进行有效估计。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多基站时差交会水声定位体制的精度分布特性仿真分析方法。以北太平洋中部海区的环境条件构设仿真场景,采用BELLHOP高斯束射线模型计算声场,应用Monte-Carlo方法迭加主要随机误差并传递到定位结果,通过网格化和大子样计算分别得出4基站、5基站和6基站3类典型几何构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空间分布。分析表明,在会聚区声信道条件下利用直达波与一次海底反射波进行定位性能有明显差异,前者精度相对较高,后者覆盖范围相对较大。直达波定位精度由阵中心区域向阵边缘区域逐渐减小,而一次海底反射波定位则在阵中心数千米区域出现一个精度下降区。在处于顶角位置的基站失效或位于中心位置的基站偏移2种情况下, RMSE呈非对称分布,仅在密集交会的局部区域有相对较高的精度,不能保证对全海区有效覆盖。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提出的方法满足深海条件下布站几何对精度分布和覆盖特性影响的评估与分析需求,可为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张旭李智生邱仁贵董楠
关键词:水声定位深海
一种新的声速剖面结构参数化方法被引量:17
2011年
在Munk模型和GDEM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声速剖面结构参数化模型,即分层声速剖面模型(LSSPM)。模型用含9个参数的四层分段函数分别描述混合层、主跃层、深海声道层和深海等温层的声速结构,形式简明、直观。数值实验结果表明,LSSPM模型对声速剖面的拟合可达到较高的精度,且对于中国周边的深海和浅海区域有较好的适用性。
张旭张永刚张健雪董楠
关键词:声速剖面
声跃层结构变化对深海汇聚区声传播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根据射线理论建立了线性声速结构条件下的声跃层强度与深海汇聚区关系模型,用最小位移角讨论了海洋环境变化(如声跃层强度变化、声跃层位置变化及季节性跃层生消等)与汇聚区距离和宽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声跃层的结构变化对汇聚区特征影响很大.声跃层强度增大使汇聚区向远离声源的方向变化,跃层强度每增加0.01 s-1对应的汇聚区位移增大约为3.5~5.0 km.声跃层位置变化对汇聚区的影响小于声跃层强度,与两层结构的声速剖面相比,上行结构使汇聚区向靠近声源的方向变化,声跃层上升200 m对应的汇聚区位移减小约为1.0~1.5 km,声跃层越浅,汇聚区距离越近;下行结构使汇聚区向远离声源的方向变化,混合层加深200 m对应的汇聚区位移增大约为1.0~1.5 km,混合层越深,汇聚区距离越远.季节性跃层的生消使近表层有负梯度、零梯度和正梯度的变化.负梯度结构的变化规律与两层结构条件下的声跃层强度变化类似,但对汇聚区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正梯度结构使汇聚区在近表层出现表面声道,梯度值的增强将使汇聚区向靠近声源的方向变化.
张旭张永刚董楠张健雪
关键词:海洋声学声速剖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