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显锋

作品数:24 被引量:178H指数:7
供职机构: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脊髓
  • 5篇腰椎
  • 5篇椎间孔
  • 5篇疗效
  • 4篇蛋白
  • 4篇椎间盘
  • 4篇脊髓损伤
  • 3篇凋亡
  • 3篇血红
  • 3篇血红蛋白
  • 3篇亚硒酸
  • 3篇亚硒酸钠
  • 3篇氧合
  • 3篇氧合血
  • 3篇氧合血红蛋白
  • 3篇神经生长
  • 3篇神经生长因子
  • 3篇手术
  • 3篇酸钠

机构

  • 11篇武警后勤学院...
  • 7篇中国人民武装...
  • 5篇武警医学院附...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唐山市乐亭县...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作者

  • 24篇蒋显锋
  • 16篇陈旭义
  • 16篇汤锋武
  • 15篇张赛
  • 4篇云晨
  • 4篇韩广
  • 3篇师蔚
  • 3篇苗翠云
  • 2篇梁晋
  • 2篇刘重霄
  • 2篇王睿智
  • 2篇梁海乾
  • 2篇王芳茹
  • 2篇汤锋武
  • 2篇韩广
  • 2篇符锋
  • 1篇李建伟
  • 1篇李建伟
  • 1篇孙世中
  • 1篇梁海乾

传媒

  • 3篇武警医学院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贵阳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年份

  • 1篇2018
  • 8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生长因子对氧合血红蛋白诱导鼠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氧合血红蛋白(OxyHb)诱导的小鼠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进一步探讨OxyHb诱导细胞凋亡及NGF对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蛛网膜下腔注射OxyHb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动物模型,尾静脉注射NGF,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Bax、P75NTR和TrkA表达的情况。结果注射OxyHb后出现神经细胞凋亡,Bcl-2表达降低,Bax和P75NTR表达增加,在NGF给药组,神经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Bcl-2表达增加,而Bax和P75NTR表达则明显降低。结论小鼠局部脑组织蛛网膜下腔注射OxyHb可引起小鼠神经细胞发生凋亡,Bax和P75NTR表达增加可能是诱导凋亡的一个主要原因,而静脉注射NGF可以抑制OxyHb诱导的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与受体结合,增加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和P75NTR表达水平以实现其保护作用。
蒋显锋师蔚王睿智王芳茹刘重霄John H Zhang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氧合血红蛋白凋亡BCL-2BAXTRKA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脊髓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SCI)后的不同时间点尾静脉移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大鼠SCI的修复作用。方法:SD大鼠24只,制备大鼠SCI模型,随机分为3组各8只:对照组于SCI后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4 h移植组和于7 d移植组分别于SCI后24 h、7 d尾静脉注射BMSCs缓冲液(2×106/m L)1 m L。在SCI后各时间点分别进行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运动学评分,于第42天处死动物,HE染色观察SCI处空洞面积的改变情况。结果:7 d移植组大鼠SCI后14、21、28、35、42 d的BBB评分明显高于24 h移植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各组SCI部位形成脊髓空洞,7 d移植组大鼠的脊髓空洞明显小于24 h移植组和对照组。结论:BMSCs可在体外培养、扩增,能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式迁移到SCI部位,促进SCI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移植的最佳时间在损伤后7 d左右。
蒋显锋汤锋武陈旭义张赛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脊髓损伤细胞移植
神经生长因子对氧合血红蛋白诱导小鼠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影响
2009年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氧合血红蛋白(OxyHb)诱导的小鼠神经细胞凋亡以及P75NTR和TrkA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OxyHb诱导细胞凋亡及NGF对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健康ICR小鼠随机分为损伤组(24只)、损伤给药组(24只),脑皮层局部蛛网膜下腔注射OxyHb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动物模型,尾静脉注射神经生长因子,使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75NTR和Tr-kA表达的情况。【结果】注射OxyHb后出现神经细胞凋亡,P75NTR表达增加,TrkA表达无明显改变,在NGF给药组,神经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P75NTR表达明显降低,TrkA的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P75NTR表达的增加提示,其参与了OxyHb诱导的小鼠神经细胞凋亡,而静脉注射NGF可以抑制OxyHb诱导的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与受体结合,从而降低P75NTR表达水平以实现其保护作用。
蒋显锋师蔚王睿智王芳茹刘重霄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氧合血红蛋白凋亡P75NTRTRKA
大鼠脊髓损伤后即刻和2周后植入嗅鞘细胞对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即刻与2周后植入嗅鞘细胞对轴突再生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3月龄左右Wistar大鼠36只,成功建立脊髓瓣切损伤模型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即刻组(脊髓损伤模型建立后即刻移植嗅鞘细胞)、2周组(脊髓损伤2周后移植嗅鞘细胞)和空白组(仅作完全性脊髓损伤,不做其他处理)各12只,分别于脊髓损伤后第1周、2周、4周、8周对3组大鼠进行大鼠联合行为学计分法评分(CBS),各取6只大鼠采用HE染色于第4周分别观察制作脊髓标本进行观察,于第8周测定各组大鼠的皮质体感诱发电位(C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采用嗜银染色观察各组脊髓轴突再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2周、4周、8周即刻组、2周组、空白组的CB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时间点均各组间比较关系为即刻组<2周组<空白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延长,三组大鼠的CBS评分均呈现出显著的降低趋势(P<0.05)。术后第8周,即刻组、2周组、空白组的CSEP、MEP潜伏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即刻组<2周组<空白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即刻与2周后植入嗅鞘细胞对轴突再生及神经功能恢复均具有一定的价值,脊髓损伤后即刻进行嗅鞘细胞植入的效果更好。
蒋显锋汤锋武陈旭义张赛
关键词:脊髓损伤嗅鞘细胞轴突再生神经功能
经皮内镜椎间孔成形术治疗椎间孔狭窄性腰腿痛短期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孔成形术治疗椎间孔狭窄性腰腿痛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MRI证实的椎间孔狭窄病例资料,采用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孔成形术,其中腰L4~L5为9例,L5~S116例。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术后1、3、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变化及术后6个月MacNab评分。结果 25例随访6~10个月,术后VAS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0)。术后6个月MacNab评分:优11例,良12例,可2例,优良率92.0%。结论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孔成形术治疗椎间孔狭窄性腰腿痛短期疗效满意。
汤锋武陈旭义蒋显锋
关键词:椎间孔狭窄成形术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儿童脊髓拴系综合征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意义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儿童脊髓拴系综合征显微外科手术中应用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2011年收治的105例小儿脊髓拴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显微镜辅助下行脊髓探查及拴系松解术,其中49例(2008年后病例)行术中电生理监测(A组),56例未进行电生理监测(B组)。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治疗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6个月随访了解患者大小便功能、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及神经电生理恢复情况,疗效评定采用Hoffman分级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拴系完全松解(脊髓末端与周围无粘连,术中脊髓末端上升)率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10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患者术后无下肢瘫痪发生,仅出现大小便失禁2例,脑脊液漏4例;而B组患者术后出现下肢瘫痪5例,大小便失禁8例,脑脊液漏8例,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术后92例患者得以随访,时间为6个月~5年,平均2.5年,A组手术完全松解37例,松解率为75%,有效率为70%;B组完全松解36例,松解率为64%,与A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为58%,与A组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配合神经电生理监测可明显降低儿童脊髓拴系综合征术后并发症,提高拴系完全松解率及改善中短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陈旭义张赛蒋显锋张忠强汤锋武
关键词:脊髓拴系综合征并发症电生理监测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奥拉西坦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疗效。【方法】108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醒脑静组、奥拉西坦组和联合治疗组,均给予脱水降颅压、止血、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符合开颅手术指征的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醒脑静组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20 ml/d,奥拉西坦组静脉滴注奥拉西坦注射液,4 g/d,联合治疗组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20 ml/d,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4 g/d,14 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并对比GCS评分、患者预后及清醒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醒脑静组、奥拉西坦组和联合治疗组的GCS评分分别为(7.0±1.2)、(7.2±1.8)和(9.5±1.6)分,预后的良好率分别为22.2%、25.0%和38.9%,重残率分别为19.4%、22.2%和8.3%,植物生存率分别为16.7%、13.9%和5.6%,联合治疗组的这些指标与醒脑静组、奥拉西坦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清醒例数(20例)和清醒时间(17.2±5.3)d,醒脑静组和奥拉西坦组清醒例数和清醒时间为12例及(24.6±5.7)d、13例及(23.7±6.5)d,3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醒脑静与奥拉西坦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预后,提高清醒率并缩短清醒时间,有利于促进病情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孙艳张赛韩广蒋显锋陈旭义
关键词:重型颅脑创伤醒脑静注射液
亚硒酸钠对脑胶质瘤细胞生长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亚硒酸钠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生长抑制效应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0.004、0.020、0.100及0.500μmol/L)对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进行侵染,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亚硒酸钠对SHG-44增殖的影响,提取细胞线粒体后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SHG-44的荧光强度,分析SHG-44的线粒体膜电位。结果:亚硒酸钠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亚硒酸钠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加强,0.100及0.500μmol/L染硒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4及0.020μmol/L染硒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100、0.500μmol/L染硒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P<0.05),0.004及0.020μmol/L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硒酸钠能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生长,并且降低其线粒体膜电位。
吕小生陈旭义汤锋武张赛蒋显锋
关键词:亚硒酸钠神经胶质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经皮内镜不同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分析被引量:28
2014年
目的分析比较经皮内镜下椎间孔镜入路与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采用内镜下椎间孔入路(63例)及椎板间入路(26例)腰椎间盘切除术。分析比较其手术适应证、手术操作时间、卧床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跟踪分析各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内疗效及并发症。结果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及椎板间入路下平均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85 min及66 min,平均卧床时间为8.6 h及8.5 h,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8 d及3.9 d。椎间孔入路组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8.9±1.8)分,术后3 w为(1.4±0.3)分、术后3个月为(0.9±0.2)分、术后6个月为(0.5±0.1)分;椎板间入路组术前VAS评分为(8.7±2.4)分,术后3 w为(1.1±0.3)分、术后3个月为(0.9±0.2)分、术后6个月为(0.7±0.2)分。术后6个月,椎间孔入路组优良率89.6%,椎板间入路组92.0%。两组均无永久性神经根损伤和硬脊膜囊撕裂等并发症。结论经皮内镜下椎间孔入路及椎板间入路均能获得满意疗效。根据腰椎间盘突出不同类型和部位,选择正确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汤锋武陈旭义蒋显锋韩广赵长宇苗翠云
关键词:经皮内镜椎间孔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入路
IL-1β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骨架蛋白α-tubulin和F-actin表达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海马神经元细胞骨架蛋白α-tubulin、F-a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雌性大鼠50只及雄性大鼠3只,体重200~250 g,进行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实验分为8组。对照组:以生理盐水处理12 h;实验组:以0.01、0.1、1、10、20、50、100 ng/m L IL-1β处理12 h,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IL-1β对海马神经元细胞骨架α-tubulin、F-actin表达的变化。结果在IL-1β处理浓度为0.01 ng/m L时α-tubulin及F-actin表达较对照组高,0.1 ng/m L较0.01 ng/m L的蛋白表达水平更高。IL-1β在0.1、1 ng/m L时细胞骨架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IL-1β浓度的升高,细胞骨架蛋白的表达下降,20、50、100 ng/m L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0.01、0.1、1 ng/m L)的IL-1β使细胞骨架蛋白α-tubulin及F-actin的表达增加;高浓度(1、10、20、50、100ng/m L)IL-1β使细胞骨架蛋白α-tubulin及F-actin的表达减少。
蒋显锋汤锋武陈旭义张赛
关键词:海马神经元细胞骨架白细胞介素-1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