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凤山
- 作品数:51 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糖耐量异常者冠心病危险因素对照分析被引量:4
- 2004年
- 袁凤山齐今吾
- 关键词:糖耐量异常冠心病IGT心脏异常
- 胰岛素抵抗与肥胖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病中作用的探讨
- 1996年
- 本文分析了胰岛素抵抗、中心型肥胖、肥胖三种情况在NIDDM与正常人两组间发生率的差异,NIDDM组上述三种情况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呈明显正相关,提示胰岛素抵抗是促发NIDDM的重要因素。肥胖,特别是中心型肥胖是促发NIDDM的另一重要因素。肥胖可加重NIDDM病人的胰岛素抵抗。
- 袁凤山齐今吾贾淑贤潘玉君王福兴李芳陈宁宁
-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肥胖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4年
- 王玉霞袁凤山刘晓璐
- 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
- 重组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培养的大鼠肝癌细胞中基因转移和表达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含有葡萄糖反应元件的重组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培养的大鼠肝癌细胞中基因转移及表达情况。方法:将含有3点突变及2点突变的人胰岛素原基因转染至大鼠肝癌CBRH7919细胞,测定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瞬时及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后胰岛素的分泌量,并检测基因整合情况。结果:①转染后38 h及1个月,不同葡萄糖浓度下,含有3点突变胰岛素原基因的肝癌细胞胰岛素分泌量不同;含有2点突变胰岛素原基因的肝癌细胞,只有在25 mmol/L的葡萄糖浓度培养液中,才能测出胰岛素分泌量;②阳性克隆细胞基因组扩增出特异目的电泳条带,未转染细胞无此条带。结论:①用逆转录病毒为载体能将重组人胰岛素原基因转染到肝癌细胞中,并使之稳定表达。②所构建的重组人胰岛素原基因能指导靶细胞随葡萄糖浓度的变化调节胰岛素分泌。
- 王玉霞袁凤山吴志香杨立新杜宁刘兆喆
- 关键词:葡萄糖胰岛素肝肿瘤基因转移基因表达
- 自体干细胞体内诱导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 目的 观察自体干细胞体内诱导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按照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选取2008至2013年经自体干细胞体内诱导疗法治疗结束的糖尿病患者125例,其中1型糖尿病(T1DM)34例,2...
- 孟凡光袁凤山李雪
- 诱导回输胰岛素分泌细胞对大鼠糖尿病的疗效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研究胰岛素分泌细胞的体外诱导方法及其对大鼠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干细胞,用尼克酰胺及肠促胰岛素类似物诱导其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诱导组。后两组建立糖尿病模型,将该胰岛素分泌细胞回输至诱导组体内,监测大鼠体重、血糖(空腹及OGTT 120分血糖)及空腹胰岛素等。实验终止时取大鼠肝脏、脾脏、胰腺,检测胰岛素和BrdU染色双阳性细胞。结果:治疗后诱导组大鼠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组(P<0.05),空腹及OGTT 120分血糖均低于糖尿病组(P均<0.05)。诱导组胰腺中胰岛素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糖尿病组(P<0.05),诱导组的胰腺、肝脏及脾脏中发现少量胰岛素和BrdU双阳性细胞。结论:尼克酰胺联合肠促胰岛素类似物可诱导骨髓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该胰岛素分泌细胞能提高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对大鼠糖尿病有明显治疗作用。
- 袁凤山王长军董飞赵宇航
- 关键词:糖尿病骨髓干细胞胰岛素分泌细胞
- 体内动员及诱导骨髓干细胞治疗大鼠糖尿病的疗效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联合应用表皮生长因子(EGF)与促肝细胞生长因子(pHGF)体内诱导动员后的自体骨髓干细胞,探讨能否使其转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观察该方法对链脲佐菌素(STZ)大鼠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动员组及诱导组,每组10只,后3组均用STZ制做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动员组和诱导组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0μg.kg-.1d-1,连续15 d,对照组和糖尿病组注射生理盐水。诱导组于动员第2日腹腔注射EGF 1μg.kg-.1d-1、pHGF0.3 mg.kg-.1d-1,连续14 d;其他3组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监测大鼠血糖、胰岛素水平,实验结束时免疫组化染色并计算胰腺中胰岛素阳性细胞百分比。结果治疗后诱导组大鼠血糖明显低于糖尿病组及动员组(P<0.05),血清胰岛素明显高于另外2组(P<0.05),胰腺中胰岛素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另外2组(P<0.01)。结论 EGF联合pHGF体内可诱导动员后自体骨髓干细胞转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可以增加血浆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治疗大鼠糖尿病。
- 许忆峰赵宇航袁凤山
-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糖尿病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表皮生长因子促肝细胞生长因子
- 成人慢性心力衰竭并发继发性糖尿病25例临床分析
- 2007年
-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损害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1],心衰并发继发性糖尿病国内报道较少,我院2003年至2006年1月共诊治25例,现报道如下.
- 关颖袁凤山
- 关键词:继发性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发成人功能性疾病心室充盈
- B型胰岛素抵抗:一例报告及讨论被引量:7
- 2004年
- 袁凤山齐今吾
- 关键词:黑棘皮症自身免疫病
- 自体干细胞激活疗法对2型糖尿病大鼠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自体干细胞激活疗法对2型糖尿病(T2DM )大鼠的降糖作用和对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数目及亲和力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健康对照组(NC组),糖尿病对照组(DC组),干细胞激活疗法治疗组(M I组),MI组给予rhG-CSF 3μg/(kg · d)隔日一次皮下注射,给予rhG-CSF d2开始每日行促肝细胞生长素3 mg/(kg · d)腹腔注射及烟酰胺100 mg/(kg · d)灌胃,连续28 d;NC组和DC组大鼠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隔日一次皮下注射, d2开始每日给予同体积5%葡萄糖加中和量胰岛素腹腔注射、高压灭菌水灌胃,持续4周。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数目和亲和力。【结果】造模后,与NC组对比,DC组、M I组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著升高( P<0.01);MI组较DC组血糖值下降33.95%,HOMA-IR显著降低( P<0.05);DC组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数目较 NC组显著降低( P<0.05),MI组较DC组显著升高( P<0.05),三组间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亲和力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rh-CSF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和烟酰胺治疗可降低T2DM大鼠高血糖,并改善其胰岛素抵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细胞膜胰岛素受体数目相关。
- 王景麟袁凤山杨润乔郑滨珠
- 关键词:糖尿病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