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海霞

作品数:51 被引量:241H指数:9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0篇超声
  • 17篇造影
  • 14篇超声造影
  • 12篇细胞
  • 11篇造影剂
  • 10篇肿瘤
  • 10篇超声检查
  • 9篇超声表现
  • 8篇胆管
  • 7篇胆囊
  • 7篇病变
  • 6篇乳腺
  • 6篇细胞癌
  • 5篇胆管细胞
  • 5篇胆管细胞癌
  • 5篇周围型
  • 5篇灰阶
  • 5篇超声诊断
  • 4篇性病
  • 4篇周围型肝内胆...

机构

  • 50篇复旦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海宁市人民医...
  • 1篇睢宁县人民医...
  • 1篇南京鼓楼医院

作者

  • 50篇袁海霞
  • 35篇王文平
  • 16篇黄备建
  • 14篇刘利民
  • 13篇丁红
  • 12篇李超伦
  • 10篇夏罕生
  • 10篇张韵华
  • 10篇季正标
  • 9篇俞清
  • 8篇毛枫
  • 5篇张晖
  • 5篇闻捷先
  • 4篇魏瑞雪
  • 4篇金赟杰
  • 4篇曹佳颖
  • 3篇范培丽
  • 3篇韩红
  • 2篇何婉媛
  • 2篇周盛

传媒

  • 14篇中国临床医学
  • 8篇上海医学影像
  • 6篇中华医学超声...
  • 4篇中华超声影像...
  • 2篇肿瘤影像学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肿瘤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医学参考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炎的灰阶、彩色及弹性超声表现被引量:4
2017年
乳腺炎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可发生于哺乳期与非哺乳期,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不一,有时诊断较困难,正确的诊断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本研究回顾分析了119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乳腺炎的超声资料,现报告如下。
刘利民张韵华夏罕生俞清袁海霞
关键词:乳腺乳腺炎灰阶超声彩色超声
单晶介孔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介导的声动力学治疗人肝癌HepG2细胞的体外实验研究
王希王文平袁海霞曹佳颖汤阳
肠系膜Weber-christian病1例报告被引量:1
2004年
袁海霞季正标丁红王文平
关键词:WEBER-CHRISTIAN病肠系膜脂肪组织反复发热非特异性炎症皮下
超声造影对胆囊壁增厚型病变的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良恶性胆囊壁增厚性病变术前诊断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并与常规超声(US)、增强CT(CE-CT)、增强MRI(CE-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进行对比。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因胆囊壁增厚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03例,包括胆囊壁良性增厚患者77例(良性组)与胆囊壁恶性增厚患者26例(恶性组)。所有患者均在胆囊切除术前接受US及CEUS检查,并至少接受过CE-CT、CE-MRI或PET/CT中的一项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良性组与恶性组临床特征及超声图像特征的差异。绘制ROC曲线评估各影像学方法在鉴别良恶性胆囊壁增厚中的诊断性能,并通过Delong检验比较。评估US联合CEUS、CE-CT、CE-MRI及PET/CT在诊断胆囊壁恶性增厚组肝实质及周围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结果良恶性组间患者的性别、年龄、胆囊壁厚度、造影剂是否廓清、动脉期强化程度及胆囊壁连续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诊断良恶性胆囊壁增厚型病变,CEU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显著高于US(P<0.001),但与CE-CT、CE-MRI及PET/CT接近(P=0.084、0.065、0.426)。在评估胆囊壁恶性增厚型病变转移方面,US联合CEUS的对肝转移的检出率低于CE-CT及PET/CT,对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低于CE-CT、CE-MRI及PET/CT。结论CEUS对鉴别良恶性胆囊壁增厚型病变表现优异,显著优于US,并达到与CE-CT、CE-MRI及PET/CT相似的效能,但对于厚壁型胆囊癌的转移诊断率低于其他影像学检查。
汤丛语耿志丹金赟杰尤其琴王丽璠俞清袁海霞王文平
关键词:超声造影胆囊壁增厚胆囊癌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超声表现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特征性超声表现,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为节细胞神经瘤的超声检查资料。12例仅行灰阶超声检查,6例行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超声检查观察并记录肿块的部位,大小,回声,边界,有无包膜及钙化。彩色多普勒记录血流形态,测量阻力指数,观察肿瘤与周围血管及脏器的关系。结果:手术证实的18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中,14例位于右侧肾上腺,4例位于左侧肾上腺。超声检出16例(检出率88.9%),其中右侧13例,左侧3例。最大肿块90mm×80mm×25mm,最小肿块35mm×18mm×6mm。16例中5例见强或高回声,伴后方回声衰减,病理证实有钙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3例肿块内见点状血流,3例肿块未测及血流。1例超声诊断为肾上腺恶性肿瘤,其余诊断为肾上腺良性肿瘤。结论:节细胞神经瘤的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观察肿瘤内有无钙化灶以及嵌入式生长,将有助于该肿瘤的诊断。
魏瑞雪韩红闻捷先俞清夏罕生袁海霞刘利民何婉媛王文平
关键词:节细胞神经瘤肾上腺肿瘤超声成像
肝内胆管细胞癌超声造影表现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总结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超声造影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经手术及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5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超声造影表现。结果 5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共70个病灶,所有病灶超声造影均表现为"快进快出",门脉期及延迟期均呈低回声。肝内胆管细胞癌超声造影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表现为等回声时间、表现为低回声时间分别为(14.50±3.82)s、(22.29±4.97)s、(30.38±7.97)s、(43.54±16.80)s。70个病灶中,42个(60.0%,42/70)表现为动脉期病灶边缘不规则环状增强,28个(40.0%,28/70)表现为整体增强;动脉期增强过程中,49个病灶(70.0%,49/70)表现为"树枝状"由周边向中央延伸的特征性的增强方式。超声造影增强达峰值时,51个病灶(72.9%,51/70)表现为不均匀增强,19个(27.1%,19/70)表现为均匀增强。21个病灶(30.0%,21/70)常规二维超声检查病灶边界显示不清,超声造影病灶边界均清晰。所有病灶在门脉期及延迟期均表现为低回声。56个病灶(80.0%,56/70)超声造影表现为"快进快出"、环状增强和(或)树枝状增强。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超声造影具有"快进快出"、环状增强和(或)树枝状增强等表现,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毛枫李超伦黄备建王文平袁海霞丁红
关键词:肝肿瘤超声检查造影剂
一种医用超声探头声透镜及电缆线保护套装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超声探头声透镜及电缆线保护套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声透镜保护套、手柄套橡胶套,橡胶套包裹在手柄套外侧,其中:声透镜保护套套设在超声探头头部外,声透镜保护套上设有透声面板,透声面板将超声探头的声透镜层完...
袁海霞王文平
文献传递
低频及高频超声在肿块型胃肠道淋巴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低频及高频超声在肿块型胃肠道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了1999年1月~2001年2月15例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淋巴瘤患者资料.超声检查时首先用低频探头依次检查胃、结肠、小肠及肠系膜周围的淋巴结,初步了...
张韵华刘利民袁锦芳李超伦袁海霞
关键词:胃肠道淋巴瘤肿块型低频探头高频超声
文献传递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超声造影与增强MRI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比较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超声造影与增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影像学特点,旨在提高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51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患者的超声造影和增强MRI表现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51例患者共有55个病灶。超声造影显示55个病灶在动脉期均有增强;门脉期有8个呈现为等回声,47个呈现为低回声;延迟期55个病灶均呈现低回声。增强MRI显示55个病灶在动脉期均有增强;门脉期和延迟期延迟强化的病灶有44个,11个病灶呈现为低回声。超声造影显示有42个(76.4%)病灶表现为周边环状增强,13个(23.6%)病灶表现为整体增强,增强过程中有40个(72.7%)病灶表现为"树枝样"向内延伸的增强方式;增强MRI显示40个(72.7%)病灶表现为周边环状强化,15个(27.3%)病灶表现为整体强化。超声造影的特征性表现为动脉期病灶周边环状增强,并呈"树枝样"向内延伸,达峰值时大多数病灶表现为不均匀增强;增强MRI的特征性表现为动脉期周边环状增强,而门脉期和延迟期表现为延迟强化。以"快进快出"、周边环状增强和(或)"树枝样"增强作为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超声造影的特征,其出现率为70.9%(39/55);而以动脉期周边环状增强和延迟增强作为增强MRI的特征性表现,其出现率为69.1%(38/55)。超声造影与增强MRI的特征性影像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超声造影和增强MRI均有特征性表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毛枫黄备建袁海霞李超伦王文平张兴伟
关键词:肝内胆管细胞癌对比增强超声磁共振成像
实时谐波超声造影在胆囊占位性病变及肝门胆管癌诊断中的应用
近年来胆囊占位性病变有高发趋势,早期做出良恶性的正确诊断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胆囊切除术。然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占位的诊断标准尚未达成共识,并且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较小的胆囊占位,血流检出率不高,而且易受到仪器敏感性及操作...
袁海霞
关键词:胆囊占位肝门胆管癌超声造影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