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红霞

作品数:309 被引量:1,491H指数:18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59篇期刊文章
  • 36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5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5篇红霞
  • 69篇食管
  • 67篇反流
  • 54篇食管炎
  • 54篇中医
  • 53篇反流性
  • 52篇反流性食管炎
  • 48篇验案
  • 44篇病变
  • 43篇癌前
  • 40篇经方
  • 39篇旋覆代赭汤
  • 38篇胃癌
  • 35篇举隅
  • 30篇癌前病变
  • 27篇胃炎
  • 24篇中医药
  • 24篇萎缩性胃炎
  • 23篇萎缩性
  • 22篇临证

机构

  • 265篇天津中医药大...
  • 34篇天津中医学院
  • 30篇天津市南开医...
  • 21篇武警医学院附...
  • 6篇昆山市中医医...
  • 6篇天津市南开区...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5篇河北省中医院
  • 5篇云南省中医医...
  • 5篇天津市南开区...
  • 5篇天津中西医结...
  • 4篇武警医学院
  • 4篇昆明市中医医...
  • 4篇天津市中医药...
  • 3篇山东中医药大...
  • 3篇天津市中医药...
  • 2篇甘肃省中医院
  • 2篇濮阳市油田总...
  • 2篇沈阳市中医院
  • 2篇拉曼大学

作者

  • 303篇袁红霞
  • 24篇代二庆
  • 20篇于强
  • 20篇杨幼新
  • 17篇田晶晶
  • 15篇刘菊
  • 15篇杜昕
  • 14篇戚经天
  • 14篇刘清君
  • 14篇赵强
  • 14篇史业骞
  • 12篇王洪俊
  • 11篇于盼盼
  • 10篇唐丽明
  • 10篇贾瑞明
  • 10篇张鹏
  • 10篇马艳
  • 10篇闫小雪
  • 9篇魏爱勤
  • 9篇崔乃强

传媒

  • 24篇辽宁中医杂志
  • 21篇天津中医药
  • 17篇山东中医杂志
  • 16篇中国中西医结...
  • 15篇四川中医
  • 8篇江苏中医药
  • 8篇河南中医
  • 8篇时珍国医国药
  • 8篇新中医
  • 8篇山东中医药大...
  • 7篇上海中医药杂...
  • 7篇中国中西医结...
  • 6篇湖南中医杂志
  • 6篇光明中医
  • 6篇天津中医药大...
  • 5篇山西中医
  • 5篇中医杂志
  • 5篇天津中医
  • 4篇实用中医内科...
  • 4篇吉林中医药

年份

  • 10篇2024
  • 1篇2023
  • 8篇2022
  • 4篇2021
  • 12篇2020
  • 8篇2019
  • 7篇2018
  • 17篇2017
  • 31篇2016
  • 11篇2015
  • 14篇2014
  • 22篇2013
  • 14篇2012
  • 20篇2011
  • 19篇2010
  • 22篇2009
  • 15篇2008
  • 11篇2007
  • 12篇2006
  • 2篇2005
3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184例临床观察
2000年
根据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我们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本着“治病必求于本”的指导原则,在治愈溃疡病的同时,对紊乱的脾胃功能进行调整,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了溃疡病的复发因素,收到了满意效果,现将资料完整的184例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84例病人均经纤维胃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38例,胃溃疡34例,复合性溃疡12例;男性132例,女性52例;年龄最小者19岁,最大者76岁。
袁红霞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消化性溃疡
和胃降逆法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24h食管pH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观察应用和胃降逆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24h食管pH监测的变化情况。[方法]将60例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和胃降逆法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h食管pH监测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减低食管黏膜24h pH<4总次数、pH<4总时间、pH<4百分时间以及Demeester积分等方面,西医治疗与中医和胃降逆法对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作用相当;中医和胃降逆法对于食管黏膜24h最长反流持续时间的减低较西医治疗更为显著,西医治疗对于反流时间持续≥5min次数的减低较中医和胃降逆法更为显著。[结论]和胃降逆法能够有效降低食管pH值,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确切。
玄明实袁红霞于强
关键词:和胃降逆法反流性食管炎
袁红霞运用经方治疗脾胃病验案举隅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袁红霞教授运用经方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方法:治疗胃痛,方用黄芪建中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胃痞,方用半夏泻心汤为基础方加减,以补虚和中,降逆消痞;治疗反酸,方用旋覆代赭汤合小柴胡汤加减,以健脾和胃降逆,化痰下气。结果:上述脾胃病经经方加减治疗后均获满意效果。结论:经方治疗脾胃病效佳。
袁红梅杜昕于盼盼袁红霞
关键词:黄芪建中汤旋覆代赭汤
“痞满”浅见被引量:5
2015年
《伤寒论》149条载:“……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论述了痞满的主要临床表现、鉴别要点,历代医家多遵此说。对于痞满的治疗,仲景提出了多个方剂应用于临床,如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旋覆代赭汤等。通过研究这些方剂的药物组成发现,
杜红跃袁红霞
关键词:痞满湿热寒湿寒热错杂
中蒙医学对比研究探讨
2009年
蒙医学与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对不同的医疗体系,文通过对蒙医学和中医学的理论系统、观念系统、技术操作系统进行客观的比较分析,探讨其异与同,特别是同中之异、异中之同,并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揭示传统医学的认识方法的某些规律,无论对中医学还是蒙医学,都将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ZAGDSUREN BOLORTULGA(宝乐尔)潘淼袁红霞
蛋白激酶C与胃肠道疾病被引量:2
2007年
唐丽明袁红霞
关键词:蛋白激酶C胃肠道生理病理
酸性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的改良制备被引量:39
2002年
目的 :改进酸性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 ,统一结扎幽门 ,从而去除因反流量不同而造成的结果偏差。方法 :模型组大鼠行不全幽门结扎加贲门肌切开术。用外径为 1.5 5 m m的金属针穿刺入胃并通过幽门 ,结扎剩余幽门 ,贲门肌纵行切开 0 .5 cm。对照组行全幽门结扎加贲门肌切开术。结果 :模型组与对照组的食管下段粘膜 p H值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模型组大鼠均存活 ,存活率为 10 0 %。对照组大鼠死亡 3只 ,存活率为6 2 .5 %。结论 :该模型的技术改进在增加存活率的基础上 ,保证了大鼠模型幽门内径的一致 。
于强袁红霞崔乃强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
针刺配合拔罐治疗呃逆临床观察
2003年
代二庆袁红霞
关键词:针刺治疗拔罐呃逆
基于“气血水”理论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学术经验
2024年
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症见烧心、反酸、嗳气后缓解等,病机为“气虚无以运化水液而气血滞、郁热生”,治当气水兼顾,通畅气机、健脾除湿、寒热兼顾以通气机散水湿解郁热,方用外台茯苓饮合小柴胡汤加酒大黄等。袁红霞基于“气血水”理论,综合40多年临床经验,概括反流性食管炎病机,丰富了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学术体系。精准“辨证”并结合现代医学检验技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提高临床疗效。“气血水”理论精准概括了反流性食管炎的病机,丰富了辨病辨证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理论与方法,是传统中医治疗反酸烧心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吴苏果刘军舰杨向军袁红霞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病证结合学术经验
袁红霞教授经方治疗胃痛验案举隅被引量:3
2019年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近歧骨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胆囊炎、胆石症、胆心综合征、胆汁反流性胃炎等病当以胃脘痛为主要表现时,均属中医"胃痛病"的范畴。袁红霞教授是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之一,经过20余年的临床实践和经方理论的研究,临床疗效显著,现将袁师临证应用中医经方治疗胃痛的体会概括整理,以飨同仁。
张鹏袁红霞
关键词:经方治疗胃痛验案
共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