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鸣

作品数:43 被引量:234H指数:9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细胞
  • 6篇蛋白
  • 6篇易激综合征
  • 6篇肿瘤
  • 6篇综合征
  • 6篇消化道
  • 6篇化道
  • 6篇肠易激
  • 6篇肠易激综合征
  • 5篇胃癌
  • 5篇难治
  • 4篇抑郁
  • 4篇内镜
  • 4篇基因
  • 4篇功能性消化不...
  • 4篇白蛋白
  • 4篇出血
  • 3篇胰腺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机构

  • 42篇广东省第二人...
  • 5篇广州市第一人...
  • 4篇佛山市第二人...
  • 3篇梅州市人民医...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省妇幼保...
  • 2篇广东省卫生厅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广东省梅州市...

作者

  • 42篇许鸣
  • 16篇郭婉薇
  • 13篇王伟福
  • 12篇陈晓武
  • 10篇李博
  • 9篇柳勤译
  • 8篇贾林
  • 7篇蔡少薇
  • 7篇刘静
  • 6篇梁彪
  • 6篇付延玉
  • 6篇张智
  • 5篇杨小乔
  • 5篇张珍
  • 5篇江舒曼
  • 4篇王芳
  • 4篇李泽泳
  • 4篇王胜炳
  • 4篇王丽萍
  • 4篇雷晓改

传媒

  • 6篇广东医学
  • 4篇新医学
  • 3篇现代消化及介...
  • 3篇中国医学工程
  • 3篇中华行为医学...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沈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7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9篇2013
  • 7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Dieulafoy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EHP)治疗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32例上消化道Dieulafoy病患者接受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其中病灶位于贲门8例,胃底部10例,胃体上部5例,胃窦部3例,十二指肠球部4例,十二指肠降部1例,吻合口1例。结果早期止血率:为100%;再出血率:为3.13%。未出现并发症。无1例需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本研究显示,EHP治疗上消化道Dieulafoy病能迅速止血,止血成功率高,安全性好,无并发症。
许鸣梁彪郭婉薇王翠华王芳
关键词:DIEULAFOY病出血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合并血栓形成被引量:4
2008年
患者男,60岁,因上腹部持续剧烈疼痛3h入院。无放射痛,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便血。否认高血压病史。体检:体温36.3℃,脉搏90次/min,血压160/100mmHg(1mmHg=0.133kPa),烦躁不安,腹平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墨菲征(-),肝脾未触及,无腹部包块,未闻及血管杂音,肠鸣音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T波改变。血、尿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血清淀粉酶、心肌酶水平均正常,肌钙蛋白(-)。
许鸣岳辉李武铭
关键词:血栓形成动脉夹层动脉瘤高血压病史肾功能正常血清淀粉酶心肌酶水平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一例报道被引量:2
2011年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该文对1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以反复呕吐、腹痛、腹泻1月余为首发表现,行腹水、电子胃肠镜病理、CT等检查,确诊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消失。
蔡少薇郭婉薇许鸣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糖皮质激素
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行为学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工作、运动、睡眠及就医行为特征。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调查设计,对象取自2012年6月至2012年9月广东地区3家三甲医院消化专科门诊就诊,并经罗马Ⅲ标准确诊的1 341例FD患者和100例健康志愿者,将受试者分为难治性FD(RFD)、非难治性FD(NRFD)和健康对照组。结果 1工作行为:RFD组无工作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倒班率、2班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RFD在轮班方式、轮班制度(除1班制外)方面与NRFD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运动行为:三组在体力活动能量消耗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RFD组体力活动水平低的比例最高,且RFD>NRFD>健康人(P<0.05)。3睡眠行为:RFD组睡眠障碍发生率最高,且入睡时间延长、实际睡眠时间缩短的现象更为显著(P<0.05)。4就诊行为:RFD组内镜检查次数、就诊次数、既往耗费均显著高NRFD组。结论 RFD病程长,病情严重,多伴有工作、运动、睡眠及就医行为异常。
孙小娟贾林王胜炳许鸣刘静雷晓改江舒曼许明智
关键词: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行为学
容易误诊的孤立性胃十二指肠克罗恩病二例诊疗回顾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总结孤立性胃十二指肠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例孤立性胃十二指肠CD临床资料。结果 2例孤立性胃十二指肠CD患者均为男性青年,表现为胃流出道梗阻症状,例1伴腹痛及呕血,起病3 d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7 d确诊胃十二指肠CD;例2伴体重下降及轻度贫血、低蛋白血症,按消化性溃疡治疗无效,起病2月余才确诊十二指肠CD。2例胃镜表现为胃和(或)十二指肠黏膜充血水肿及多发溃疡,十二指肠黏膜铺路石样增生隆起,病理组织学检查见大片增生肉芽组织和裂隙状溃疡、小脓肿形成等,消化道造影及肠镜未提示回结肠病变。确诊后给予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患者症状迅速缓解,短期内复查胃镜示病变明显减轻。结论孤立性胃十二指肠CD多表现为胃流出道梗阻症状,可伴出血、营养不良,应注意和消化性溃疡鉴别,糖皮质激素治疗起效快,疗效确切。
宁晓燕王伟福陈晓武蔡少薇黎丽旋王晋涛付延玉许鸣
关键词:CROHN病胃疾病十二指肠疾病误诊
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难治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被引量:6
2015年
难治性IBS患者的症状迁延难愈,多伴发焦虑抑郁情绪,严重影响生命质量,增加医疗费用,成为消化内科医师的关注重点。三环类抗抑郁药(tricyclic antidepressant,TCA)阿米替林因其大剂量使用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大而应用受限,但是近年来国外学者发现小剂量阿米替林(10~75mg/d)治疗IBS有效,且不良反应小。本研究拟探讨小剂量阿米替林对难治性腹泻型IBS患者的综合疗效及其不良反应。
游乐卿贾林刘静石曼曼平丽黄耀星许鸣耿庆山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阿米替林综合疗效小剂量IBS患者三环类抗抑郁药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灰质体积改变:VBM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脑灰质体积的变化。方法入组19例IBS患者和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使用MRI和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为基础的技术测量两组受检者的各个区域的脑灰质体积,并对比两者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BS患者左侧中央旁回、顶下回灰质体积减小,左侧枕中回、枕下回、右侧额上回、额中回、缘上回灰质体积增大。结论 IBS患者的大脑灰质结构存在变化,部分区域灰质体积下降,部分区域灰质体积增加。
方金江桂华许鸣马晓芬曾少庆詹文峰邱迎伟苏欢欢李淑美田军章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灰质体积
靶向沉默miR-345表达对胃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miR-345影响胃癌细胞生长周期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转染miR-345反义寡核苷酸至胃癌细胞MGC803、MKN45以沉默miR-345表达,采用实时英光定量PCR(Real-time 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胃癌细胞中p21Cip1水平,随后检测CDK4、CDK6、Cyclin D1、p-Rb、Rb蛋白水平,进一步克隆形成实验比较其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miR-345对胃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脂质体介导转染miR-345反义寡核苷酸至胃癌细胞MGC803、MKN45可以抑制miR-345的表达;p21Cip1的mRNA和蛋白水平在低miR-345表达的胃癌细胞系中升高;下调miR-345的表达后MGC803、MKN45细胞中CDK4、CDK6、Cyclin D1和总Rb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但Rb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结论沉默miR-345的表达能够明显阻滞胃癌细胞从G1期向S期的进程,减慢细胞生长速度;其机制与上调p21Cip1进而抑制Rb蛋白的磷酸化有关。
李博马俊郭婉薇陈晓武王伟福柳勤译蔡少薇叶丽芳杨夏彤王丽萍许鸣
关键词:微小RNA胃癌细胞周期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处理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总结分析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处理经验。方法收集2009年4月~2016年2月因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行 ESD 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处理经验。结果我院2009年4月~2016年2月共完成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 ESD 治疗76例,除1例胃间质瘤术中穿孔后转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其余75例均完整剥离肿瘤,内镜下切除率达98.68%;所有患者术中出血量均低于50ml,术后无一例出现呕血、黑便症状;并发穿孔15例,穿孔发生率19.74%,2例为食管平滑肌瘤剥离后食管穿孔,其中1例并发气胸,经胸腔闭式引流后痊愈,另1例并发液气胸、纵隔气肿、食管瘘、肺部感染等,经 OTSC(Over-The-Scope-Clip system,OTSC)系统闭合穿孔后痊愈,其余13例为胃底间质瘤剥离后胃穿孔,除1例转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其他12例均在内镜下钛夹修补穿孔。随访3个月~3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ESD 治疗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疗效确切、相对安全,术中穿孔是常见并发症,大多可内镜下修补。
宁晓燕陈晓武王伟福蔡少薇黎丽旋王晋涛付延玉许鸣
关键词:内镜下粘膜剥离术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
生物节律基因NPAS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检测生物节律基因NPAS2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明确NPAS2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NPAS2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之间的相关性,明确其在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q PCR检测NPAS2 m RNA在40例结直肠癌及癌旁新鲜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NPAS2蛋白在120例肿瘤及癌旁石蜡标本中的表达;利用其中78例随访患者资料,K-M生存法分析NPAS2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RT-q PCR结果提示,结直肠癌中NPAS2 m RNA表达显著低于相对应的癌旁组织(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NPAS2蛋白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19.2%,显著低于癌旁中的62.5%(P<0.05)。NPAS2的低表达与结直肠癌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浸润深度及远处转移无显著相关性(P>0.05)。K-M生存分析结果表明,NPAS2高表达组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PAS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低表达,且与肿瘤部分恶性生物学行为及患者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提示检测NPAS2的表达对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杨少芬许鸣杨海云李佩琴池秀芳
关键词:结直肠癌生物钟生存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