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玉兰
- 作品数:13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重庆大学生生活目标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本文运用生活目标问卷(PIL)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重庆市三所高校的35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低标准生活目标与SCL-90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呈弱正相关关系,无明确生活目标与SCL-90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有明确生活目标与SCL-90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呈弱负相关关系。由此,相对于无明确生活目标和低标准生活目标而言,具有明确生活目标对心理健康更为有利。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教育建议,供有关机构和个人参考和借鉴。
- 谢玉兰
-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 论从生活目标入手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被引量:2
- 2010年
- 针对不少大学生心理状态不佳,衍生出许多心理问题,如人际关系问题、情绪情感问题、发展方向迷茫问题等,本文提出有效解决途径,即指导大学生设置生活目标。同时,从实践和理论依据等方面对此进行阐述。
- 谢玉兰卢秀琼
-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
- 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根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新探
- 多年探索发现,保持自身良好状态的根本在于回到内在,即回到自身内在身体,感受呼吸和能量的流动,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观念。将回到内在的理念和实操运用到高职大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先后通过课程教学对两个年级的学生实践。学生课...
- 谢玉兰
-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生活目标团体辅导
- 2012年
- 作者运用自编生活目标团体辅导方案对40名大学生进行辅导,发现辅导前后大学生的生活目标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差异,辅导后生活目标总分显著高于辅导前,辅导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显著低于辅导前。整理学生心得体会发现,有34名学生反映参加辅导后在明确发展方向、自信心、人际交往等方面有较大改善。由此表明,自编生活目标团体辅导方案是有效的,实施生活目标团体辅导能切实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生活目标团体辅导,提出一些建议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参考。
- 谢玉兰
-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
- 高职单招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51名高职单招新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高职单招新生中有10.25%的学生被检出有明显心理问题;高职单招新生在SCL-90多数因子上高于全国常模,其中在强迫、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方面显著高于全国常模;高职单招新生中文、理科生,男、女生,来自城镇和农村的学生之间在SCL-90的总体上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没显著差异;高职单招新生与当年普通高考录取新生在SCL—90总体上差异不显著,仅在躯体化和敌对两个因子均分上极显著地高于当年普通高考录取新生。
- 谢玉兰王姝
- 关键词:心理健康
- 论大学生自我心理保健良方——设置生活目标
- 2011年
- 本文提出了一个让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设置生活目标,它不仅可以解决暂时的心理困扰,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长期保持心理健康。本文将此方法从现实和理论依据、具体做法、运用此方法需注意的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供广大大学生参考和借鉴。
- 谢玉兰
-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保健
-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分析
- 2016年
- 大一男生小刚,在人际交往方面胆小脸红、不自在,不敢主动开口和害怕拒绝别人,这总让他感到烦恼,故前来寻求帮助。经过收集小刚的基本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测验,与其商定了阶段性的咨询目标;主要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小刚调整认知观念,缓解了小刚在人际交往中引起的焦虑,咨询效果明显。
- 谢玉兰王一竹
-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人际交往合理情绪疗法
- 一种心理治疗用手环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心理辅导辅助设施领域内的一种心理治疗用手环,包括设有开口朝上的凹腔的基座,基座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连接带,基座上转动连接有用于封闭凹腔的盖板,凹腔内设有蓄电池、开关、扬声器、储存机构、蓝牙配对模块、信号接...
- 谢玉兰
- 文献传递
- 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根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新探被引量:4
- 2019年
- 根据多年探索,发现保持自身良好状态的根本在于回到内在,即回到自身内在身体,感受呼吸和能量的流动;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观念。将回到内在的理念和实操运用到高职大专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先后通过课程教学对两个年级的学生实践。学生课程结业作业表明,大量学生反映回到内在会带给自身平静和放松,以及从未有过的喜悦和变化,这是外界愿望实现无法比拟的舒服的感受。
- 谢玉兰
-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 心理健康本质的哲学之思
- 2012年
- 心理学学派视角促进了心理健康本质的丰富和深化,但也引起了分歧和偏颇。基于存在哲学的理论阐释了心理健康的心理所指,心理所指表现为心理的关系状态;基于文化哲学的理论破译了心理健康的健康本质,健康本质是存在的和谐;利用辩证哲学对心理健康中的心理所指及健康本质作了进一步分析,最后揭示心理健康的本质是有限制心理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的和谐,和谐具有整体性、动态性、持续性和积极性。
- 谢玉兰阳泽
- 关键词: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