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贤清
- 作品数:59 被引量:207H指数:10
-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一种由甘油制备1,3-二羟基丙酮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甘油制备1,3‑二羟基丙酮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ZnAl‑HTLc的制备:将锌盐、铝盐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溶液A,将Na<Sub>2</Sub>CO<Sub>3</Sub>与NaO...
- 王宝荣廖维林郭韬芮培欣谢贤清
- 文献传递
- Ce对Zn-Al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8
- 1998年
- 研究了Ce对ZnAl合金(ZA27、ZA43)的力学性能、淬火时效特性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e能明显细化合金的铸态组织,提高其强度和塑性。当ZA27和ZA43中含Ce量分别为0.10%和0.15%时,获得最佳的力学性能。提出了Ce细化ZnAl合金的机理,加Ce后成分过冷效应所引起的枝晶熔断脱落对细化α相起主要作用。
- 刘金水谢贤清蒋冰舒震肖汉宁
- 关键词:ZA合金淬火时效枝晶成分过冷锌合金
- 双辊快速凝固技术及其工艺探讨被引量:9
- 1999年
- 作为净终成形的快速凝固技术之一的双辊快凝技术已经得到快速发展。本文综述了双辊快凝固技术在凝固特征及组织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相关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最后介绍了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 谢贤清刘金水虞觉奇
- 关键词:工艺参数
- 电子级Ⅲ族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制备与应用进展
- 2021年
- 该文介绍了Ⅱ族、Ⅲ族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性质及其应用领域,特别对当前应用广泛的电子级Ⅲ族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提纯方法做了系统介绍,指出目前电子级Ⅲ族金属有机化合物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需改进的方向.重点阐述了迭氮类Ⅲ族金属有机化合物在MOCVD技术的未来应用中的优势及其研究进展,展望了电子级Ⅲ族金属有机化合物对于促进半导体技术科技进步的重要意义和需要进一步研究发展的方向.
- 陈飞彪谢贤清刘德永郭晓红
- 关键词:化合物半导体
- 一种双功能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烯烃直接制备酮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功能催化剂,所述双功能催化剂包括载体和活性组分;所述载体为无定形硅胶,所述活性组分为封装金属元素的全硅分子筛;所述金属元素为双功能催化剂提供脱氢活性中心,所述载体和全硅分子筛为双功能催化剂提供Lewis酸...
- 王宝荣谢贤清林春花严楠
- 具有网络互穿结构的木质陶瓷复合材料被引量:34
- 2002年
- 提出以新型环境材料多孔木质陶瓷(WCMs)为骨架,用真空压力浸渍工艺制备了 WCMs/金属网络互穿结构复合材料,并研究了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浸渍效果良好,组织均匀且网络互穿结构明显,与基体木质陶瓷比较,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都得到明显改善.组成相的互锁和韧性相的桥接作用可能是材料性能改善的主要机制.
- 谢贤清张荻范同祥吴人洁冈部敏弘广濑 孝
- 关键词:木质陶瓷网络互穿结构金属复合材料真空压力浸渍
- 网络互穿结构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02年
- 总结了国内外在网络互穿复合材料及其预制件的制备工艺方面的研究现状,并且指出了各种工艺的特点;评述了网络互穿结构复合材料组织的特征及其表征;着重介绍了网络互穿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 谢贤清张荻范同祥Toshihiro OkabeTakashi Hirose
- 关键词:复合材料网络互穿结构
- 木质材料陶瓷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0
- 2003年
- 介绍了木质材料陶瓷化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状况。针对木质材料陶瓷化方法在原材料选取,熔融浸渍体种类以及不同制备工艺路线等方面做了详细论述,并分析了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木质陶瓷的应用性能及影响因素,最后总结了木质材料陶瓷化存在的不足及发展方向。
- 孙炳合张荻范同祥谢贤清
- 关键词:木质陶瓷
- 一种具有脱气功能的粘度计
- 本实用新型属于粘度计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具有脱气功能的粘度计,包括主机主机,主机的下端安装有下罩,下罩的下端连接有连接螺杆,连接螺杆的下端连接有转子,主机的下方放置有振实器,振实器的上方放置有转筒,转筒的外壁设置有连接口...
- 谢贤清钟前廖维林王宝荣
- 掺(Ga, Si)银铝浆对n型TOPCon太阳能电池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银铝浆是新一代太阳能电池(n型TOPCon)的关键材料,但其金属化后在Si发射极表面形成很大且很深的“银铝尖钉”,尖钉易击穿p-n结造成短路,成为限制其应用的瓶颈。引入Si、Ga元素对银铝浆进行优化,分别制备了掺Si和掺Ga,Si的银铝浆,研究其对金属化区域暗态饱和电流密度J0.metal、欧姆接触电阻Rc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掺入少量Si后,金属化区域未见明显“银铝尖钉”,说明掺Si后抑制了在浆料金属化时出现“银铝尖钉”的现象,对p-n结损伤较小,J0.metal下降,开路电压Voc上升,但是Rc增大。再掺入Ga组分后“银铝尖钉”明显变浅,数量变多,Rc下降,弥补了掺Si银铝浆欧姆接触差的弊端,有较高的电池转换效率;用扩散浓度测试仪(ECV)对发射极表层进行元素浓度分析,发现Ga分布于表层0~50 nm处,有利于改善欧姆接触。研究了Ga、Si的掺入量对银铝浆电性能的影响,电池转换效率最高达到24.68%,太阳能电池效率提升0.55%。
- 陈飞彪许亚文张谋翔谢贤清
- 关键词:欧姆接触金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