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谷建华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莱芜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麻醉
  • 3篇手术
  • 3篇芬太尼
  • 2篇瑞芬太尼
  • 2篇联合麻醉
  • 2篇颈丛
  • 2篇静脉
  • 2篇甲状腺手术
  • 1篇低血压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压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心血管反应
  • 1篇血管反应
  • 1篇血压
  • 1篇羊水
  • 1篇羊水栓塞
  • 1篇腰-硬联合麻...
  • 1篇腰硬联合

机构

  • 11篇莱芜市人民医...

作者

  • 11篇谷建华
  • 5篇范琳
  • 3篇玄淑娟
  • 2篇吴茂彬
  • 2篇张国梁
  • 1篇李靖
  • 1篇刘连忠
  • 1篇孟宪甫
  • 1篇邢介红
  • 1篇安增顺
  • 1篇翟春霞
  • 1篇贺玉荣
  • 1篇黄美玲
  • 1篇孟明华
  • 1篇李会平

传媒

  • 4篇哈尔滨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国实用乡村...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3篇2013
  • 3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200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创口咽呼吸道疏通支架的研制及临床应用观察
2010年
目的通过一种下颌托起器在防治舌后坠病人中的使用来观察该发明专利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将600例自主呼吸存在而因舌后坠导致呼吸困难的病人随机分为A组(150例)采取人工双手抬举下颌法、B组(150例)放置半硬式口鼻咽通气管或喉罩、C组(150例)采用气管插管或经皮气管切开、D组(150例)使用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下颌托起器四种不同的方法进行预防抢救治疗,记录缓解、好转、改变治疗方法及死亡例数。结果 A、D两组与B、C两组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差异(P<0.05)。A组与D组相比,在缓解、好转、改变措施、综合死亡例数方面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组充分利用机械原理解决了A组人工操作的人力与时效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医护人员的体力,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谷建华玄淑娟吴茂彬
舒芬太尼治疗肺叶切除6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肺叶切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肺部肿瘤行肺叶切除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30例,B组32例。在手术结束前30 min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布托啡诺及舒芬太尼,并分别应用这两种药物于术后进行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术后48 h以内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以及脉搏氧饱和度差别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6~24)h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后1 h,且B组患者术后(6~24)h得分明显低于同时刻A组(P<0.05),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肺叶切除患者于术后实施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在保证良好的安全性的同时,镇痛效果更好。
谷建华范琳
关键词:瑞芬太尼布托啡诺肺叶切除麻醉
硝酸甘油滴鼻预防清醒下甲状腺手术中心血管反应的效果被引量:1
2006年
张国梁马谦谷建华李靖
关键词:硝酸甘油甲状腺手术心血管反应
CSI反馈调控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谷建华玄淑娟翟春霞
关键词:靶控输注系统瑞芬太尼丙泊酚CSI无痛人流术静脉麻醉
颈臂丛联合麻醉应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30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颈臂丛联合麻醉应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行锁骨骨折内固定的手术60例,分为单纯臂丛麻醉组(Ⅰ组),颈臂丛联合麻醉组(Ⅱ组),并对这二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综合满意度评估及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均显示颈臂丛联合麻醉效果较单纯臂丛麻醉组满意,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臂丛联合麻醉应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范琳谷建华孟明华
关键词:臂丛颈丛锁骨骨折内固定术
小剂量多巴胺静脉预注预防腰硬联合麻醉低血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静脉预注多巴胺对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低血压的干预性防治作用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双盲分成两组:观察组(A组)在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后立即预防性给予多巴胺20-30μg/kg;对照组(B组)在患者血压明显发生改变时给予多巴胺20-30μg/kg。结果观察组血压较为平稳,发生低血压的例数及比率较低,对照组血压下降明显,低血压例数及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发生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头晕等临床表现较观察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后预防性给予多巴胺可以稳定患者的血压变化,使血流动力学保持相对平稳,明显减少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心慌胸闷等不良反应。
谷建华玄淑娟黄美玲贺玉荣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多巴胺静脉预注低血压
高乌甲素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吴茂彬范琳谷建华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镇痛复合芬太尼高乌甲素镇痛药
硬膜外麻醉辅用咪唑安定氯胺酮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平均动脉压的影响
2001年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辅用咪唑安定氯胺酮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平均动脉压(MAP)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92例行此麻醉方法患者于注药前、注咪唑安定、注混合药及术中10min、30min时的血压。结果:注混合药后血压各值明显低子注药前(P<0.05),且较平稳。结论:腹腔镜手术患者行硬膜外麻醉同时辅用咪唑安定和氯胺酮,术中血压下降且保持平稳。
安增顺谷建华张国梁李会平孟宪甫
关键词:咪唑安定氯胺酮腹腔镜
右美托咪啶用于颈丛神经阻滞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用于颈丛神经阻滞下甲状腺手术的镇静效果和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ASAI-Ⅱ级的甲状腺腺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I组)和对照组各30例。I组于颈丛阻滞后泵注右美托咪定,Ⅱ组静脉注射地西泮。两组分别于麻醉前(T0)、切皮(T1)、分离甲状腺上极(T2)、缝皮(T3)时间点监测OAA/S镇静评分、术中配合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I组患者术中镇静及配合程度优于1I组;I组T1时间点的MAP和NHR均显著低于Ⅱ组同时间点(P〈0.05)。与同组T0时间点相比,Ⅱ组T1时间点的MAP和IHR均显著升高(P〈0.05),而I组在各观察点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颈丛神经阻滞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并且可以有效抑制颈丛麻醉下的心血管反应,而且引起的呼吸抑制作用较小,患者配合好,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范琳谷建华
关键词:颈丛麻醉右美托咪啶甲状腺手术
3种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方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3种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诱导开始前,打开七氟烷挥发罐,根据分组情况不同,分别选定9%(A组、B组)和4%(C组),同时氧流量3 L/min预充连接管道。完成后,A组(肺活量呼吸法)嘱咐患者尽力呼气后,面罩紧密置于口鼻部,再尽力吸气,并且连续用肺活量呼吸方式呼吸数次;B组(潮气量呼吸法)将面罩紧密置于患者口鼻部,嘱咐患者正常呼吸;C组(逐渐增加浓度法)用4%七氟烷预充连接管道后,将面罩紧密置于患者口鼻部,嘱咐患者正常呼吸,每25秒增加七氟烷吸入浓度1.5%。设定潮气量为7~9 mL/kg ,呼吸频率为13次/min ,异丙酚60~90μg/kg · min静脉泵注射进行麻醉维持,同时可加用瑞芬太尼0.2~0.3μg/kg · min。结果 A组、B组和C组在不同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力都得到了抑制(P<0.05),并且在时间点T3抑制效果显著(P<0.01)。A组、B组和C组在不同时间点与心率变化和肌肉松弛效果无密切关联(P>0.05)。结论通过实验得出3种不同浓度和吸入方式的七氟烷吸入诱导方式均能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都体现出了七氟烷诱导快、刺激性小、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平稳的优点。
谷建华范琳
关键词:七氟烷麻醉效果收缩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