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晓玉
- 作品数:22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50例自发性肾脏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自发性肾脏出血(Wünderlich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表现、病因、治疗及预后情况,旨在为自发性肾脏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10日期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病案扫描系统、介入血管外科登记系统和医学影像系统的病历档案,收集和回顾性分析自发性肾脏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案及预后。对比分析和评估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和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对肾脏出血的诊断效能和病因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共50例(51例次)自发性肾脏出血患者入选本研究,血红蛋白为(103.3±29.4)g/L。48例患者(96.0%)主诉腰腹痛,其他症状包括发热(17例,34.0%)、恶心(10例,20.0%)、呕吐(9例,18.0%)和肉眼血尿(4例,8.0%)等。9例(18.0%)患者初次就诊或病程中血压出现休克水平(收缩压﹤90 mmHg)。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肾脏出血的准确率为98.0%(49/50),判断出血原因的准确率为54.0%(27/50),其中腹(盆)部CT平扫诊断肾脏出血的诊断率为100.0%(25/25)。自发性肾脏出血的最常见病因为肾脏肿瘤[27例(54.0%)],其中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0例(40.0%)。其他病因包括:肾囊肿10例(20.0%)、自身免疫性疾病4例(8.0%)、出血倾向3例(6.0%)和特发性肾脏出血6例(12.0%)。12例(24.0%)患者接受保守治疗,29例(58.0%)接受了介入栓塞治疗,11例(22.0%)接受肾切除术。首次介入治疗成功率为86.2%(25/29),有13.8%(4/29)患者需要2次介入治疗或肾切除术。结论自发性肾脏出血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不特异,容易被漏诊或误诊。CT平扫判断肾脏出血的诊断率高,病因判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和病理检查。患者经积极治疗可有效止血,预后良好。
- 赵酉璐贾晓玉佟小强王蕊刘立军周福德
- 关键词:出血动脉栓塞术影像学诊断
- 多肽及其在抗肾小球基底膜病中的用途
- 本公开提供了经修饰的多肽,其能够用于有效预防和治疗抗肾小球基底膜(抗GBM)病。本公开还提供了编码上述多肽的核苷酸序列和载体,包含多肽或载体的组合物,以及其在预防和治疗抗GBM病中的用途。
- 赵明辉崔昭贾晓玉史悦
- 抗肾小球基底膜线性抗原决定簇抗体与疾病表型及病情相关
- 贾晓玉崔昭杨瑞胡水怡赵明辉
- 抗肾小球基底膜病合并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和免疫学特点
- 顾秋华贾晓玉胡水怡王素霞崔昭赵明辉
- 识别不同靶抗原的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与临床表型相关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研究识别不同靶抗原的抗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抗体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以重组人a1、a2、a3、a4和a5(IV)NC1为固相抗原,测定97例抗GBM病患者血清中抗体的靶抗原,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表现的关系。69例患者血清进一步应用以正常人肾组织为底物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检测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的位置。隐匿性抗原表位的暴露采用6M尿素对组织切片进行预处理,天然暴露抗原表位的检测则以未经处理的组织切片作为底物。结果所有患者血清均识别a3(IV)NC1,56.7%患者同时识别a1(IV)NC1,43.3%患者识别a2(IV)NC1,53.6%患者识别a4(IV)NC1,85.6%患者识别a5(IV)NC1。抗a3(IV)NC1抗体的水平是患者确诊时的血肌酐水平(r=0.308,P=0.003)以及肾脏病理肾小球中新月体的比例(r=0.492,P<0.05)的独立决定因素。识别a5(IV)NC1的患者血清对天然暴露的抗原表位的识别率较高(67.3%比30.0%,P=0.026),且抗a5(IV)NC1抗体的水平与细胞性新月体的比例呈正相关(P=0.013)。合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阳性的患者,对a1(IV)NC1(7.3%比26.2%,P=0.011)和a4(IV)NC1(7.7%比24.4%,P=0.023)的识别率较低。结论抗GBM抗体的主要靶抗原位于a3(IV)NC1,其抗体的水平是肾脏损害程度的决定因素。天然暴露的抗原表位可能与a5(IV)NC1相关,其抗体在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合并ANCA阳性的患者,其抗体识别的靶抗原较少。
- 崔昭贾晓玉刘畅赵娟杨瑞曲贞郑欣刘章锁赵明辉
- 关键词:自身抗体靶抗原临床表型
- 局部枸橼酸钠抗凝在单重血浆置换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 2020年
- 探讨建立一种简便易行单重血浆置换的枸橼酸钠抗凝参考方案。选择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就诊并接受局部枸橼酸钠抗凝单重血浆置换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53例次,根据枸橼酸钠抗凝的方式分为A组(n=9)和B组(n=10),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无一例因滤器跨膜压(TMP)达到上限或动静脉小壶凝血而提前终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B组患者体内离子钙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且更接近正常目标值,提示B组方案更为安全有效。本研究结果提示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方案简便易行,抗凝效果理想,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可保证单重血浆置换安全有效地进行。
- 吴道诩贾晓玉谭颖于重燕程叙扬金其庄
- 关键词:血浆置换低钙血症枸橼酸钠凝血
-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泌尿系统整合式课程见习满意度的混合式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器官系统整合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泌尿系统整合式课程见习的满意度和需求,为进一步优化见习教学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混合式研究方法,于2023年7月以北京大学2020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泌尿系统整合式课程见习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非参数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基于调查结果,使用目的抽样法选取访谈对象,围绕泌尿系统见习体会及需求开展焦点小组访谈,使用NVivo软件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采用主题框架分析法进行资料整理和主题提炼。结果在完成电子问卷调查的142名学生中,泌尿系统见习满意度评分为(4.26±0.63)分。见习满意度评分方面,男女生[(4.38±0.59)分比(4.14±0.65)分]、不同知识掌握程度[熟练(4.45±0.61)分、一般(4.18±0.56)分、不熟练(3.79±0.70)分]和知识运用能力[熟练(4.44±0.58)分、一般(4.10±0.62)分、不熟练(4.09±0.68)分]的学生间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共举办3场焦点小组访谈,提炼出增加临床实践、保障见习同质化、强化理论知识、改善教学环境4个主题。结论学生对泌尿系统整合式课程见习整体满意度高,但也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基于学生需求,未来可以在合理规划课程、加强科室间协作、完善师资培养和改善教学环境等方面进一步优化见习教学。
- 郑茜子徐菱忆唐灵儿贾晓玉吕继成刘刚杨莉
- 关键词:泌尿系统临床见习
- T细胞和巨噬细胞在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双阳性患者肾组织损伤中的作用
- 背景及目的:抗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抗体和抗中性粒细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双阳性的...
- 胡水怡崔昭贾晓玉赵明辉
- 关键词:ANCA双阳性T细胞
- 文献传递
- 在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的血清中发现抗肾小球基底膜线性抗原决定簇的自身抗体
- 目的:抗肾小球基底膜(GBM)病是循环中的抗GBM抗体在脏器中沉积所引起的一组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肺和肾脏。其自身抗体所识别的主要靶抗原为基底膜Ⅳ型胶原α3链的非胶原区(α3(Ⅳ)NC1),EA和EB是α3(Ⅳ...
- 于俊韬贾晓玉崔昭胡水怡李建男王辰陈旻赵明辉
- 关键词:自身抗体
- 抗肾小球基底膜病的自身免疫性T细胞的抗原决定簇研究
- 背景及目的:抗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basement membrane,GBM)病是一组预后极差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参与疾病的发生及进展。抗GBM抗体的靶抗原是基底膜Ⅳ型胶原α3链的非胶原区...
- 胡水怡崔昭贾晓玉赵明辉
- 关键词:PBMCS抗原决定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