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志刚

作品数:2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西省地矿局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研究
  • 1篇岩浆
  • 1篇钼矿
  • 1篇钼矿床
  • 1篇流体
  • 1篇流体包裹
  • 1篇流体包裹体
  • 1篇流体密度
  • 1篇矿床
  • 1篇包裹体
  • 1篇成矿
  • 1篇成矿模式
  • 1篇成矿作用

机构

  • 2篇江西省地矿局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赵志刚
  • 2篇万浩章
  • 1篇刘建光
  • 1篇董光裕
  • 1篇潘家永
  • 1篇何细荣
  • 1篇赖峰
  • 1篇陈辉云
  • 1篇张勇

传媒

  • 1篇上海地质
  • 1篇中国西部科技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江西金溪熊家山钼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对江西金溪熊家山钼矿床不同位置的石英脉的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的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属中盐度中温流体类型,流体密度介于0.9~1.0 g/cm^3之间,与前人研究认为的大多数岩浆热液流体密度(<1.0 g/cm^3)相当。在对包裹体进行研究的过程发现沸腾作用现象的存在,其成矿深度约为1.07km。成矿流体均—温度明显具有两个峰值,一个对应为辉钼矿化阶段,流体均—温度与盐度表现为中高温(280~440℃)和盐度为(15~21 NaCl.wt%),一个对应为铜矿化阶段的均—温度与盐度表现为中低温(140~260℃)和低盐度(8~15 NaCl.wt%)。破碎带中矿化石英脉与花岗岩中的的石英脉在温度与盐度变化规律上相同,但石英脉与围岩花岗岩中石英流体包裹体特征明显的不同。
张勇潘家永刘建光赵志刚万浩章赖峰陈辉云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钼矿床流体密度
江西贵溪冷水坑银铅锌矿田及外围构造-岩浆-成矿系统解析被引量:15
2008年
江西贵溪冷水坑银矿田目前是我国最大的银矿田和国家级银资源基地,由于以往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铅锌银矿床与近期发现的大型层控叠生型富银铅锌矿床的赋矿部位、成矿方式等诸多不同,因此,对于成矿岩浆及成矿流体同源或异源存在较大争议。运用成矿系统理论和区域成矿学的基本观点及研究思路,通过构造-岩浆-成矿系统解析,表明两类矿床矿源场、流体场、空间场和成矿时间域方面具有一致性,即矿田及外围成矿岩浆及流体同源异期。由此类比,矿田攻深找盲及外围普查找矿有非常乐观的前景。
赵志刚万浩章董光裕何细荣
关键词:成矿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