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燕
- 作品数:32 被引量:140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藏南彭措林埃达克质岩脉的岩石成因及对区域成矿作用的启示被引量:4
- 2017年
- 彭措林岩脉群位于藏南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中段的西侧,宽约3~5m,呈近南北向穿截冈底斯岩基。两组样品的锆石U-Pb定年结果为9.7±0.2Ma和9.9±0.3Ma。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岩石以高SiO_2(67.05%~69.96%)、K_2O(6.05%~6.88%)和低MgO(0.47%~1.27%)为特征,高度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具有高Sr/Y和La/Yb比值,表现出埃达克岩地球化学亲合性。相对冈底斯中新世埃达克质斑岩而言,该岩脉更加富集放射性成因Sr、Pb同位素(^(87)Sr/^(86)Sr_((i))=0.7120~0.7123,^(206)Pb/^(204)Pb=18.812~18.844,^(207)Pb/^(204)Pb=15.705~15.728,^(208)Pb/^(204)Pb=39.424~39.523)、具更低的Nd同位素值(εNd(t)=-10.9^-9.8)和更为古老的Nd模式年龄(tDM=1.36~1.43Ga)。以上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彭措林岩脉很可能起源于加厚的古老下地壳,相较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内其他的中新世斑岩而言,其岩浆源区含有更少的幔源组分和更多的古老地壳组分。锆石微量元素结果显示,岩脉的氧逸度较低(ΔFMQ=-6.7^+2.1,平均值为-1.4)。故而,彭措林埃达克质岩脉不具备区域成矿潜力的原因可以归结如下:(1)下地壳岩浆源区中新生幔源组分含量较少,指示了古老下地壳中岛弧幔源岩浆注入量较少,因而岛弧期堆晶至下地壳的金属硫化物极为有限;(2)较低的氧逸度导致岩浆萃取金属的能力相对较弱。结合前人研究可知,下地壳中新生幔源组分的贡献率是影响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后碰撞埃达克岩能否成矿的关键因素。
- 裴英茹杨竹森郑远川侯增谦田世洪刘英超赵晓燕周金胜
- 关键词:中新世岩石成因成矿作用
- 藏北商旭金矿床成因研究:流体包裹体及氢--氧同位素证据
- 商旭金矿床处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南侧,位于藏北双湖县境内,是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已发现的可能是造山型的金矿床.矿体赋存于中—下侏罗统木嘎岗日群浅变质复理石中,受北西西向断裂构造控制,金矿化与石英脉密切相关.含矿石英...
- 裴英茹杨竹森赵晓燕张雄徐玉涛马旺毛敬涛庄亮亮
-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造山型金矿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 西藏邦铺钼铜铅锌矿床斑岩-矽卡岩两种矿化类型关系及矿床富Mo特征探讨被引量:2
- 2015年
- 邦铺Mo-Cu-Pb-Zn矿床位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北侧(图1a),是一个以富Mo(-0.089wt%)、贫Cu(-0.32wt%)、共生Pb-Zn为特征的大型矿床,由斑岩型Mo-Cu热液成矿作用和矽卡岩型Pb-Zn接触交代成矿作用组成。
- 赵晓燕杨竹森刘英超裴英茹
- 关键词:冈底斯斑岩铜矿带铜铅锌矿床矿化类型热液成矿作用MO
- 冈底斯西段麻木矽卡岩型铅锌矿化区岩浆岩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被引量:4
- 2021年
- 西藏革吉麻木铅锌矿化区是中冈底斯成矿带(中拉萨地块)西段南缘近年发现的一个矽卡岩型铅锌矿化区,矿化产于花岗斑岩与灰岩外接触带的矽卡岩内。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磁铁矿、镜铁矿、黄铁矿;脉石矿物有石榴子石、透辉石、蔷薇辉石、阳起石、绿帘石、石英、长石、方解石;蚀变包括硅化、黏土化、大理岩化、绿泥石化;赋矿围岩是捷嘎组灰岩。为对其成岩成矿时代进行年代学约束,对花岗斑岩、晶屑凝灰岩的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花岗斑岩的时代为(117.6±0.4)Ma,表明与花岗斑岩侵入活动相关的矽卡岩型铅锌矿化时代属于早白垩世;晶屑凝灰岩的时代为(119.7±0.5)Ma,归属于则弄群(J3K1Z),而不应归入《1:25万亚热幅地质图》上所填的典中组(E1d)。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麻木研究区发生的早白垩世中酸性岩浆喷发和侵入活动,其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可能主要受控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向南俯冲。麻木铅锌矿化点作为早白垩世铅锌矿化事件,对于补充冈底斯金属成矿带西段铅锌成矿作用研究以及完善多期铅锌成矿事件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 刘畅杨竹森徐培言赵晓燕夏文杰杨晓旭
-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
- 拉萨地体南缘中新世埃达克质斑岩中熔体包裹体特征
- 2025年
- 拉萨地体南缘分布大量的中新世埃达克质斑岩体,这些岩体在成矿元素组合及成矿规模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为更全面地理解拉萨地体南缘中新世斑岩差异性成矿的制约因素,本文选取带内典型的邦铺成Mo斑岩和甲玛成Cu斑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斑岩石英斑晶中的单个熔体包裹体的TIMA扫描及电子探针研究。结果显示,甲玛和邦铺斑岩石英斑晶中的熔体包裹体都以结晶质为主,结晶矿物主要包括石英、钠长石、正长石、斜长石以及云母等;熔体包裹体中SiO_(2)和K_(2)O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属于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相比于邦铺,甲玛含矿斑岩熔体包裹体具有更低的Cl (0~0.03%)和更高的H_(2)O (1.12%~4.35%)含量。研究表明,超钾质岩浆的注入和强烈的钾长石结晶分异作用对碰撞造山背景下的斑岩矿床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挥发份(包括H_(2)O、Cl等)的含量对成矿的差异性发挥了很大作用。
- 赵晓燕杨竹森董艳蕊刘畅
- 关键词:熔体包裹体斑岩矿床拉萨地体
- 藏北商旭金矿床S、Pb同位素组成:对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被引量:13
- 2016年
- 商旭造山型金矿床处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南侧,其热液成矿作用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石英阶段(S1)、石英—黄铁矿阶段(S2)、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S3)和碳酸盐阶段(S4),金主要赋存于S2和S3阶段。该矿床的赋矿围岩为中—下侏罗统木嘎岗日群(J_(1-2)M)的深水复理石碎屑沉积岩。商旭金矿床S3阶段硫化物的硫同位素较为均一(δ^(34)S值介于-4.5‰^-1.0‰之间,均值为-3.1‰),与围岩中硫化物的硫同位素δ^(34)S值一致,表明硫可能来自于矿区木嘎岗日群的深水复理石碎屑沉积。同时,该阶段δ^(34)S值满足δ^(34)S_(Gn)<δ^(34)S_(Sp),说明不同硫化物间硫同位素分馏基本平衡;闪锌矿—方铅矿硫同位素热力学平衡温度为197℃。S3阶段硫化物的铅同位素^(206)Pb/^(204)Pb=18.35~18.69、^(207)Pb/^(204)Pb=15.64~15.70、^(208)Pb/^(204)Pb=38.57~38.98,μ值介于9.55~9.63之间,ω值介于37.75~38.15之间,表明其铀铅富集、钍铅亏损且铅源物质成熟度高的特点,暗示其铅来自于上地壳物质,可能有造山带中混杂岩的贡献。
- 裴英茹杨竹森赵晓燕张雄马旺徐玉涛毛敬涛
- 关键词:硫同位素铅同位素造山型金矿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 西藏邦铺矿区辉绿玢岩成因及对区域构造岩浆演化的指示被引量:10
- 2013年
- 邦铺是继驱龙、甲玛之后在冈底斯斑岩成矿带发现的又一大型的斑岩型矿床。该矿床的成矿作用以斑岩Mo—Cu矿化为主,伴生矽卡岩型Pb—Zn矿化。矿区出露岩体面积较广,种类较多,约占矿区总面积的50%。辉绿玢岩位于矿区的北侧,呈独立脉体产出。其SiO2含量变化于48.39%-50.08%之间,(K2O+Na2O)平均为3.50%,铝饱和指数A/CNK为1.23,属于过铝质系列,MgO=7.92%-9.12%,Mg^#=61.72~64.79。稀土总量∑REE变化于44.93x10~-67.58×10^-6之间.轻重稀土间的分馏不明显,富集Sr、Ba、U,强烈亏损Rb、K等元素。相容元素Ni、Cr含量平均值分别为89×10^-6和256×10^-6,相对于原生玄武岩浆范围较小,说明邦铺辉绿玢岩经历了一定程度的橄榄石、单斜辉石等镁铁质矿物的分离结晶,但程度不高,可以近似认为辉绿玢岩是岩浆源区平衡部分熔融的产物。锆石U-Pb年龄为14.46±0.38Ma,与成矿年龄14.92Ma相近,锆石原位εHf(t)平均值为4.7。邦铺辉绿玢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达孜玄武岩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表明二者具有相同的源区,即由于印度板片发生断离,软流圈物质上涌并部分熔融而形成。其成岩年龄的差距是印度板片向北俯冲到不同位置的结果。邦铺辉绿玢岩在成岩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地壳物质的混染。它的发现可以作为后碰撞期岩浆活动的一个基性端元,从而为限定地幔性质、岩浆活动时期、以及探索地幔物质对区域岩浆活动及对成矿的影响提供了机会.
- 赵晓燕杨竹森侯增谦郑远川刘英超田世洪付强费凡
- 关键词:辉绿玢岩
- 西藏列廷冈-勒青拉铅锌铁铜钼矿床成矿流体特征:来自流体包裹体及碳氢氧同位素的证据被引量:9
- 2019年
- 列廷冈-勒青拉矿床位于西藏冈底斯北缘多金属成矿带东侧,是该成矿带内一个独特的同时发育Pb、Zn、Fe、Cu、Mo五种元素矿化的典型矽卡岩型矿床.对该矿床成矿流体性质研究有助于解决这种具有不同来源属性的多金属共生矿床的成矿机制等科学问题.基于此,选取与Fe-Cu-Mo矿化和Pb-Zn-Cu矿化密切相关的矽卡岩矿物和脉石矿物,系统开展了流体包裹体和碳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二者的成矿流体来源相同并经历了相似的演化过程.矽卡岩阶段主要发育富液相包裹体,成矿流体具有高温中高盐度特征.成矿期石英硫化物阶段和成矿后期碳酸盐阶段主要发育富液相包裹体和含子晶的多相包裹体,前者成矿流体温度属于中高温范畴,而盐度分为高盐度和低盐度两类;后者成矿流体温度属于中低温范畴,而盐度同样分为高盐度和低盐度两类,研究表明出现两种盐度截然不同的流体是由于沸腾作用造成的.稳定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矽卡岩阶段成矿流体主要源于发生过脱水去气作用的残余岩浆水,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均有大气降水的参与.灰岩地层与正常海相碳酸盐岩相比δ18O明显亏损,表明成矿流体在矿区灰岩地层中大规模运移并发生水岩反应,从而在远端矽卡岩带形成铅锌铜矿化.结合前人及本次研究结果,列廷冈-勒青拉矿床Fe-Cu矿化与Pb-Zn矿化为同一时期岩浆活动的产物,但分别与不同属性的岩浆有关.降温冷却、流体混合作用以及pH值的变化是控制列廷冈-勒青拉矿床金属沉淀的重要因素,而成矿温度和岩浆属性的差异是造成成矿元素在空间上分带的主要原因.
- 马旺刘英超杨竹森李振清赵晓燕岳龙龙
-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矿床
- 西藏夏垅隐爆角砾岩型铅锌银矿床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被引量:3
- 2015年
- 夏垅铅锌银矿床位于冈底斯斑岩铜钼成矿带的西端,产于花岗岩基中,属于隐爆角砾岩型矿床。本文对其流体包裹体及H-O-S-Pb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成矿流体物理性质具有从中高温(240~340℃)、低盐度(2.2%~3.8%NaCl eqv)向低温(160~180℃)、低盐度(0.8%~1.7%NaCl eqv)演化的特征。矿石中石英的δD值为-156‰^-145‰,δ18 O值为-0.4‰~7.1‰,按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换算的δ18 OH2O值为-16.7‰^-3.0‰,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金属硫化物的δ34 S值变化范围较小,在-3.0‰^+5.9‰之间,按照同位素平衡系数外推法获得总硫同位素组成δ34SΣ为+9.80‰和+13.13‰,表明硫主要来源于岩浆岩,并反映成矿岩浆演化过程中可能经历了H2S去气作用。方铅矿的206 Pb/204 Pb=18.627~18.758、207 Pb/204Pb=15.598~15.682和208 Pb/204 Pb=38.637~39.298,黄铁矿的206 Pb/204 Pb=18.639~18.678、207 Pb/204 Pb=15.587~15.691和208Pb/204Pb=38.649~38.703,显示部分矿石铅富集放射性成因铅,反映铅的多来源性,即来源于上地幔铅与上地壳铅的混合。反映与夏垅铅锌银矿床成矿相关的岩浆来自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有地幔物质的补给,在岩浆上侵就位过程中又与上地壳中的岩浆房发生了岩浆混合。这也表明该地区可能存在有古老地壳,显示了区域上的独特性,为南拉萨地体区域找矿提供特有的指示意义。
- 徐玉涛杨竹森刘英超龚雪婧赵晓燕费凡
- 关键词:成矿流体成矿物质来源同位素西藏冈底斯带
- 西藏邦铺斑岩矿床黑云二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及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4
- 2017年
- 邦铺是继驱龙、甲马之后在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发现的又一大型斑岩型矿床。为探索邦铺矿区岩浆的起源、建立岩浆演化序列提供依据,本文对位于矿区西南侧的黑云二长花岗岩进行了主、微量元素,锆石U-Pb年代学,Sr-Nd-Pb-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邦铺黑云二长花岗岩的SiO_2平均含量为73.52%,属钙碱性系列、弱过铝质花岗岩;其轻重稀土分异较明显,负Eu异常强烈,富集K、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P、Nb、Ta、Ti等高场强元素;锆石U-Pb年龄为(62.2±0.32)Ma,^(176)Hf/^(177)Hf值分布于0.282892~0.283014,εHf(t)均值为7.3。研究表明,邦铺黑云二长花岗岩起源于俯冲的特提斯洋壳板片脱水引起的地幔楔的部分熔融,地幔组分约占80%,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有较多地壳物质的加入,并经过了强烈的结晶分异作用。
- 赵晓燕杨竹森张雄卢世银
- 关键词:亏损地幔结晶分异冈底斯斑岩铜矿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