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智凝

作品数:21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451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蛋白
  • 4篇血清
  • 4篇内膜
  • 4篇基因
  • 4篇宫内
  • 4篇宫内膜
  • 3篇凋亡
  • 3篇荧光
  • 3篇肿瘤
  • 3篇子宫
  • 3篇子宫内膜
  • 3篇子宫内膜癌
  • 3篇细胞
  • 3篇内膜癌
  • 3篇宫内膜癌
  • 3篇病毒
  • 2篇动脉
  • 2篇人子宫
  • 2篇人子宫内膜
  • 2篇人子宫内膜癌

机构

  • 9篇第四军医大学
  • 6篇解放军第四五...
  • 4篇解放军第45...
  • 4篇解放军451...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西安高新医院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医...
  • 1篇解放军第三医...

作者

  • 21篇赵智凝
  • 6篇杨安钢
  • 5篇王涛
  • 4篇白久旭
  • 4篇闫博
  • 4篇贾林涛
  • 3篇李轶
  • 2篇孟艳玲
  • 2篇周玉宝
  • 2篇何芙蓉
  • 1篇王禾
  • 1篇赵晶
  • 1篇黄珮珺
  • 1篇赵旺胜
  • 1篇周强
  • 1篇郭张燕
  • 1篇常快乐
  • 1篇温伟红
  • 1篇孙艳丹
  • 1篇张瑞

传媒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肝脏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第六届全国免...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乙肝检测模式中Pre-S_1抗原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通过不同乙肝检测模式中P re-S1抗原的检测情况分析,了解P re-S1抗原与乙肝病毒复制的关系。方法:采用EL ISA法对300份乙肝阳性血清进行P re-S1抗原检测。结果;P re-S1抗原检测在HB sA g(+)、HB eA g(+)、HB cA b(+)模式的阳性率为86%,在HB sA g(+)、HB eA b(+),HB cA b(+)模式的阳性率为40%,在HB sA g(+)、HB cA b(+)模式中阳性率为25%,而在HB eA b(+)、HB cA b(+)模式中,HB sA b(+)、HB eA b(+)、HB cA b(+)模式中,HB sA b(+)、HB cA b(+)模式中及HB cA b(+)模式中阳性率都为0。结论:P re-S1抗原测定可作为检验乙肝病毒存在和复制的血清学指标。
周玉宝赵智凝张晓燕
关键词:乙肝病毒复制
胆石症患者胆囊黏膜免疫复合物及血清CIC和Ig的变化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免疫复合物(IC)在胆石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胆石症患者101(男39,女62)例,年龄(48.4±14.4)岁,手术切除胆囊组织切片IC免疫组化染色,术前和术后5d测定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和Ig.结石行IC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胆结石患者术前血CIC增高(5.3±1.5vs1.2±0.8,P<0.01),IgG降低(8.7±2.0vs11.2±3.2,P<0.05),术后恢复正常;胆石中IC阳性率为82%(41/50),组织切片中IC阳性率90%(91/101).结论:胆石症患者血清中CIC和Ig有明显改变.
周玉宝赵智凝邵景元
关键词:胆石症免疫球蛋白免疫复合物
下调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表达水平可抑制肾癌ACHN细胞周期并促进其凋亡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下调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对肾癌ACHN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根据人SALL4的mRNA序列设计合成靶向SALL4的小干扰RNA(siRNA),用于沉默ACHN细胞SALL4的表达。运用实时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SALL4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CHN细胞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SALL4 siRNA可显著下调ACHN细胞中SALL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SALL4后ACHN细胞的细胞周期受到抑制,G1期细胞增多,S/G2期减少,细胞凋亡显著增加。结论下调SALL4基因表达可抑制肾癌ACHN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SALL4可能是肾癌治疗的新靶点。
孙进波席文锦赵智凝霍毅陈旭王微王涛王禾
关键词:SALL4肾细胞癌细胞增殖
在子宫内膜癌ECC-1中他莫西芬通过mir-585调节PAX2蛋白表达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在子宫内膜癌ECC-1细胞中他莫西芬(tamoxifen,TAM)对PAX2(pairedbox2)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寻找在这-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microRNA。方法用他莫西芬刺激ECC-1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PAX2蛋白表达的变化。利用MicrocosmTargets(miRBaseSequencedatabase)预测了PAX2相关的microRNA。用实时定量的方法检测他莫西芬刺激后ECC-1中PAX2相关microRNA表达的变化,找出差异变化明显的microRNA,合成这些microRNA的mimics,转染人ECC-1细胞中,用Western印迹检测其对PAX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他莫西芬刺激ECC-1细胞系后,Western印迹显示PAX2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中等程度上调。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他莫西芬刺激ECC-1细胞后mir-135b*,mir-604,mir-585,mir-181c*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调。合成mir-135b*,mir-604,mir-585,mir-181c*的mimics并转染人ECC-1细胞后,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转入mir-585mimics的ECC-1细胞中PAX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下调。结论他莫西芬刺激可以引起ECC—1细胞中PAX2蛋白表达水平中等程度上调,通过抑制mir-585的表达减少其对PAX2mRNA翻译的抑制可能是这-调节作用中的部分机制。
李轶赵智凝王涛谢桥生孟艳玲杨安钢
关键词:MICRORNA子宫内膜癌他莫西芬
利用免疫磁珠分离鉴定miRNA靶基因的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利用免疫磁珠分离鉴定miRNA靶基因,建立一种经济、有效、快捷的miRNA靶基因鉴定方法。方法:直接提取细胞总RNA后加入生物素标记的miRNA分子共孵育,而后利用免疫磁珠分离与miRNA结合的mRNA,或将生物素标记的miRNA分子瞬时转染HeLa或HepG2细胞,48h后裂解细胞并在离心后应用链霉亲和素磁珠分离与miRNA特异性结合的mRNA。将分离获得的mRNA反转录获得cD-NA,并以其为模板,以特异性引物和Oligo(dT)进行PCR扩增,而后经过克隆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比对测序结果,鉴定miRNA的靶基因。结果:利用已知的let-7靶基因证实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并通过该方法鉴定出let-7的一个新的靶基因。结论:建立了免疫磁珠分离鉴定miRNA靶基因方法,为miRNA靶基因的研究提供新的实验学方法。
白久旭王涛赵智凝孟艳玲郭张燕杨安钢
关键词:MIRNA靶基因免疫磁珠
雌激素诱导的caspase-8/ER融合蛋白抗肿瘤作用研究
目的:将以caspase-8为主导的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导入肿瘤细胞,并以一种可被小分子诱导的方式启动该机制,可以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意义:为激素依赖性肿瘤的治疗开辟一种新思路。方法:用RT-PCR方法获得人caspas...
赵智凝贾林涛闫博白久旭李轶杨安钢
关键词:雌激素诱导凋亡
AFU、PIVKA-II和AFP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价值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分析AFU、PIVKA-II和AFP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PHC)患者69例为原发性肝癌组,良性肝病患者75例为良性肝病组,同期选择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80名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的AFU、PIVKA-II、AFP水平,并对比各血清标志物单一及联合诊断PHC的阳性率。结果 PHC组患者的AFU、PIVKA-II、AFP水平均高于良性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且良性肝病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HC组患者的AFU、PIVKA-II、AFP检测阳性率均高于良性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且良性肝病组患者的各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HC组AFU+PIVKA-II+AFP检查阳性率高于良性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且良性肝病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FU+PIVKA-II+AFP联合诊断PHC的敏感度、特异性均高于单一指标。结论 AFU、PIVKA-II和AFP联合检测PHC的检出率较高,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杜阿妮赵智凝曹蓉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良性肝病血清标志物
肿瘤患者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变化
2003年
周玉宝赵智凝张晓燕
关键词: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肿瘤学血清检测TSGF
2型糖尿病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影像学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利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观察2型糖尿病(病程≤5年)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特点,为糖尿病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5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接受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检查,根据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非糖尿病组(NDM组),观察两组动脉狭窄发生率、动脉狭窄病变分布及动脉狭窄程度等内容。结果:DM组动脉狭窄发生率为76.71%,而NDM组动脉狭窄发生率为58.82%,差异显著。两组动脉病变均以多支狭窄为主,DM组多支动脉狭窄率占79.25%,而NDM组占49.00%,差异显著。两组动脉狭窄程度差异不显著。结论: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脑动脉狭窄,且狭窄范围更广泛、多发。病程5年之内的糖尿病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程度以中度狭窄为主。
张守信张雅萍赵智凝肖文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脑动脉狭窄
miR-106b-93-25簇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调控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检测mi R-106b-93-25基因簇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q RT-PCR检测临床子宫内膜癌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 R-106b、mi R-93和mi R-25及其宿主基因MCM7的表达情况。将micro RNA及其拮抗剂转染ECC-1细胞后,MTT实验检测ECC-1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ECC-1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mi R-106b和mi R-25分别直接调控p21和Bim。结果:临床标本子宫内膜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mi R-106b-93-25簇及其宿主基因MCM7的表达明显增高。mi R-106b-93-25簇能够促进ECC-1细胞增殖,减少凋亡。转染mi R-106b和mi R-93的细胞出现明显的S期阻滞,过表达mi R-25的细胞凋亡明显减少。mi R-106b-93-25簇通过抑制靶基因p21和Bim的表达,引起促增殖、抗凋亡作用。结论:mi R-106b-93-25簇能够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抑制凋亡,并使细胞发生S期阻滞。mi R-106b-93-25簇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赵智凝刘楠赵晓余周玉宝何芙蓉
关键词:MIP21BIM细胞凋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