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肠癌
  • 4篇术后
  • 3篇疗效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疗效分析
  • 2篇结肠
  • 2篇肠梗阻
  • 2篇大肠
  • 2篇大肠癌
  • 2篇大肠癌根治术
  • 1篇低位直肠
  • 1篇低位直肠癌
  • 1篇动脉
  • 1篇炎性
  • 1篇炎性肠梗阻
  • 1篇症状
  • 1篇直肠癌术
  • 1篇直肠癌术后
  • 1篇中低位

机构

  • 6篇大连大学

作者

  • 6篇赵海波
  • 2篇李静慧
  • 2篇刘申
  • 1篇宫爱民
  • 1篇刘福全
  • 1篇杨枚
  • 1篇李胜范

传媒

  • 2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药事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结肠癌肝转移模型的建立及分期因素对肿瘤转移的影响
2020年
为探讨癌细胞经脾脏注射法建立裸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的可行性及分期因素对肿瘤转移的影响,将结肠癌组织分离成细胞,采用脾脏注射法建立结肠癌肝转移模型。计算结肠癌肝脏转移率,统计分析不同临床分期对结肠癌肝转移的影响。结果显示,脾脏注射法结肠癌肝转移总体转移率为58.3%,Ⅲ/Ⅳ期结肠癌组织分离出的细胞结肠癌肝转移率(83.3%)及转移程度明显高于Ⅰ/Ⅱ期肝转移率(33.3%)及转移程度(P<0.01)。结果表明,结肠癌组织机械分离细胞脾脏注射法可以用来建立裸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且分期因素对转移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庄德坤陈春林高玲朱玉芬赵海波
关键词:结肠癌肝转移裸鼠模型
大肠癌根治术后静脉化疗联合腹腔化疗疗效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通过比较单纯静脉化疗与静脉联合腹腔双途径化疗的效果,寻找预防大肠癌复发的有效途径。方法将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静脉化疗联合腹腔化疗),对照组(单纯静脉化疗)。观察二者的毒副反应,比较二者腹腔局部复发率、肝转移率、生存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全部化疗疗程,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局部复发率(8/57,14.04%)和肝转移率(6/57,10.5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3/51,45.09%;15/51,33.3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的3年生存率为85.96%,明显高于对照组56.8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静脉化疗联合腹腔化疗比单纯静脉化疗更能改善大肠癌患者的预后。
赵海波李胜范
关键词:大肠癌复发
成人脐尿管残端致肠梗阻2例报告
2007年
成人脐尿管残端导致的梗阻,由感染的脐尿管囊引起的腹内的病变国内曾经有过报道,所有患者都需要外科手术切除脐尿管和疏通梗阻小肠,现就我院1995年6月-2006年1月收治的2例成人脐尿管残端致肠梗阻报道分析如下。
赵海波李静慧刘申
关键词:成人肠梗阻症状病例
口服硫酸镁粉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炎性肠梗阻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口服硫酸镁粉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病案为分析对象,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结直肠癌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33例,其中17例为无禁食概念的口服硫酸镁粉治疗组,另16例为常规胃肠减压加间断夹闭胃管注入石蜡油之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通过非手术治疗治愈。治疗组首次排气或排便时间、平均临床治愈时间、影像学肠管扩张及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禁食概念的口服硫酸镁粉治疗能有效缓解结直肠癌术后炎性肠梗阻,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申赵海波
关键词:结直肠癌术后治疗炎性肠梗阻
左结肠动脉保留预防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评估中低位直肠癌术中左结肠动脉保留预防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行腹腔镜Dixon术的6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左结肠动脉非保留组和左结肠动脉保留组各30例。2组均行肠系膜血管CT造影(CTA),明确肠系膜下动脉(IMA)分型和Riolan动脉弓是否缺如,并分析IMA分型和Riolan动脉弓缺如对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影响。结果:6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中,IMA-Ⅰ型31例(51.7%),IMA-Ⅱ型6例(10.0%),IMA-Ⅲ型23例(38.3%),无IMA-Ⅳ型;Riolan动脉弓缺如41例(68.3%)。保留组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10.0%)低于非保留组(33.3%,P=0.028)。2组IMA-Ⅰ、IMA-Ⅱ型患者,无论Riolan动脉弓缺如与否,均未发生术后吻合口狭窄;非保留组中,Riolan动脉弓缺如和IMA-Ⅲ型患者多发生术后吻合口狭窄(9/10)。结论:左结肠动脉保留对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预防至关重要,尤其可降低Riolan动脉弓缺如合并IMA-Ⅲ型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刘福全杨宇慎赵海波
关键词:中低位直肠癌吻合口狭窄肠系膜下动脉
大肠癌手术腹腔放入预防疾病的引流管的临床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在大肠癌手术方面腹腔里放置预防疾病的引流管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0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108例患者行大肠癌根治术,将他们分成置引流管一组和未置引流管的另一组,手术的效果和手术后的并发症在手术后的4个星期间在两组之间比较疗效。结果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在置引流管组及未置引流管组,在手术时间上第一组为(160±40)分钟,第二组为(149±30)分钟,手术后开始进食时间:第一组为(3,5±5)天,第二组为(3,7±1,0)天,手术后的住院时间:第一组为(15±2)天,第二组为(20±2)天。死亡率第一组为0,5%,第二组为0,4%,术后并发症第一组为2%,第二组为3,5%。结论行大肠癌根治手术,腹腔及盆腔置引流管是没有必要的,它并没有给患者术后带来好处,相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伤及并发症。
赵海波宫爱民李静慧杨枚
关键词:大肠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手术效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