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诚
- 作品数:9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 殷墟卜辞命辞性质讨论述要被引量:4
- 2001年
- 如何认识殷墟卜辞命辞的性质,涉及对整个卜辞的理解,关系重大。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术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迄今无定。本文将具有代表性的论点和证据,择要略作介绍,以引起重视并深入研究、讨论。
- 赵诚陈曦
- 关键词:问句陈述句
- 金文的“于”被引量:13
- 1996年
- 金文的“于”赵诚中华书局金文的于是一个常用字,它作为介词所表示的某些用义一般的学者都比较熟悉,普通的读者也容易懂,因而大多数的金文研究者都不太注意金文的于在实际运用中所表示的某些具有特色的意义以及各种用义之间实际存在的某些细微而又极具学术价值的差别。...
- 赵诚
- 关键词:传世文献青铜器铭文助词西周金文《殷周金文集成》西周早期
- 金文的“者”被引量:4
- 2001年
- “者”在金文中的用义比较丰富,有些用法表现了一些特殊性,对于上古汉语的研究相当有参考价值。陈初生编纂的《金文常用字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只收了5个义项,显然简略了一些;而某些特殊用法又未提及,也是一种不足。该字典出版于1987年,在当时的情况下,有这样一部工具书,可以说是相当不错的了。
- 赵诚
- 关键词:金文字典上古汉语特殊用法常用字编纂
- 于省吾甲骨文字考释方法探索
- 2005年
- 于省吾先生考出了许多甲骨文字,他的心中存在着很好的考释方法.在前期(1940前后),他强调“研究古文字,其形音义三者,必无一不符,方可征信”;到后期(1980前后),则进一步指出:“我们研究古文字,既应注意每一字本身的形、音、义三方面的相互关系,又应注意每一个字和同时代其它字的横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不同时代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纵的关系.”
- 赵诚
- 关键词:甲骨文考释方法
- 金文的“臣”被引量:3
- 2007年
- 金文中的"臣"字与甲骨文构形相同,对这个字表示的基本意义学者们也大多不太生疏,因而一般的金文研究者对金文中的"臣"字所表示的词的用义不太在意,发现不多。本文将金文使用"臣"字的文句逐一观察、分析、排比,并结合传世文献和词义演化的一般规律,探索出"臣"字在金文中所使用的二十个义项。这些义项,有一些是新材料、新看法。从这些义项中可知金文中的"臣"字用义比较丰富。
- 赵诚
- 关键词:金文词义
- 谈十三经及《诸子集成》的全译──《评析本白话十三经》和《评析本白话诸子集成》读后
- 1994年
- 谈十三经及《诸子集成》的全译──《评析本白话十三经》和《评析本白话诸子集成》读后赵诚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于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出版了王宁主编的《评析本白话十三经》和《评析本白话诸子集成》,对于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祖国的文化事业无疑是作出了积极的...
- 赵诚
- 关键词:十三经白话传世文献《新语》全译
- 甲骨文至战国金文“用”的演化被引量:9
- 1993年
- "用"最初写作,左边的像桶的本体,右边的像桶的把手,合在一起本像桶形(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三六○页),应是甬即桶之象形本字。其本义当指桶。后来用作动词,为施用之义,应是本义之引申。殷商甲骨文的"用"基本上用作动词,如"丁酉卜,贞,今日用五祖丁"(《甲骨文合集》一八七八正)、"翌于亥用五牛于丁"(《合集》一九八七),为杀牲之义;又如"其用兹卜"(《合集》三○四三九)、"庚戌卜,王曰贞,其爵用"(《合集》二四五○六),为使用、可用、采用之义,似是施用义之进一步引申。到了周代金文,"用"的使用频率增高。
- 赵诚
- 关键词:介词甲骨文字金文连词周代青铜器铭文
- 训诂学回顾与展望被引量:6
- 1998年
- 赵诚
- 关键词:训诂学词义学传世文献语义场词语考释义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