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 作品数:7 被引量:8 H指数:2 供职机构: 山西省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628例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临床意义。方法:2011年1~12月山西省儿童医院对早产儿、低体重儿628例进行ROP筛查,对ROP组与非ROP组的胎龄、体重进行比较,并记录检查时出现的眼部及全身不适。结果:有效筛查记录628例,ROP组93例178眼,与非ROP组早产儿相比,其胎龄更小、出生质量更低。该次筛查的ROP发病率为14.8%,达到阈值期进行治疗26例52眼占早产儿4.1%,其中有2例为Ⅳ期,1例为Ⅴ期病例。检查时患儿可出现眼睑压痕、结膜充血及小出血点。结论:小胎龄、低出生体质量等因素与ROP的发生有关。筛查对防治ROP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需由一定经验的医师进行,同时在筛查现场要有相应的抢救设备,并在筛查前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 赵鹏 段文秀 仝桂平 王静关键词:早产儿 视网膜病 氩激光诱导的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研究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应用氩激光诱导棕色挪威(Brown Norway,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模型建立的可行性,为明确CNV的发生机制及防治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雄性BN大鼠20只(40只眼)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每只鼠一只眼作为实验眼,另一只眼作为对照眼(空白对照,不进行激光光凝)。用氩激光(波长为647nm)对大鼠实验眼视网膜进行光凝,激光功率、光凝斑直径和曝光时间分别为200mW、100μm及0.04s,每只眼10个光凝斑点。光凝后7,14,21,56d分别随机抽取1组大鼠,实验眼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后处死动物,摘除眼球制作标本,进行光学显微镜检查(LM)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FFA、LM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均证实,光凝后7d见CNV开始形成,14d逐渐增多,21d达到高峰并能保持稳定,56d CNV有所减少。结论氩激光损伤可以创建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成模时间短,成模率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CNV动物模型。 李栋 张喜梅 赵鹏 李静 贾亚丁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 激光 氩 动物模型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脉络膜新生血管抑制作用的相关研究 张喜梅 贾亚丁 李栋 赵鹏 尚清清 本研究应用氩激光诱导建立了BN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模型,应用眼底荧光造影(FF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等方法评价CNV模型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CNV形成过程中视网膜组织...关键词: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 眼底荧光造影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胞二磷胆碱联合物理疗法治疗弱视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19年 弱视是由视觉剥夺和(或)双眼相互作用异常所引起的单眼或双眼视力减退,眼部无器质性改变,主要以功能性为主,一般患儿矫正视力≤0.8。近年来,随着我国基层视力筛查的不断完善,弱视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对儿童的身心发育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已经成为很严重的社会问题[1]。弱视发现太晚,或者发现后没有得到正规的治疗,不仅可导致终生视力低下,同时也会丧失部分双眼视觉功能。我国儿童弱视患病率约为2%~5%,一直以来,大多采用配镜、遮盖疗法和各种弱视训练仪来治疗弱视,但是传统的弱视治疗方法存在疗程长、对超过视觉发育敏感期的患儿疗效有限等问题,为了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多的药物治疗弱视的研究涌现出来。 赵鹏 王静 芦颖关键词:弱视治疗 视力筛查 遮盖疗法 视力低下 物理疗法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在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激光诱导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3组18只BN大鼠行单眼视网膜氩绿激光光凝,诱导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分别在光凝后1周、2周、3周摘除眼球,对光凝区进行病理学检查、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NV形成过程中PEDF的表达及变化。结果:病理学检查及FⅧR:Ag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光凝后1周开始形成CNV,3周达到高峰。正常BN大鼠PEDF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内核层部分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表达。视网膜光凝后,PEDF阳性染色信号可见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外核层和脉络膜的损伤区;光斑边缘近脉络膜侧PEDF阳性表达信号明显高于光斑内部。光凝后1周至3周,光斑区内FⅧR:Ag阳性染色密度逐渐增加(P<0.05),PEDF阳性染色密度逐渐下降(P<0.05),PEDF与FⅧR:Ag阳性染色密度呈负相关(r=-0.832,P<0.05)。结论:CNV形成与PEDF表达量负相关,提示PEDF表达不足可能是CNV形成和增生的素因之一。 赵鹏 张喜梅关键词: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脉络膜新生血管 血管抑制 广角数码小儿视网膜成像系统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12年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未完全血管化的视网膜出现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所导致的病变,主要见于低孕周、低出生体质量的早产儿,是引起新生儿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随着围产医学及新生儿急救医学的发展,早产儿存活率提高,ROP发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早期发现ROP,对域值期及部分域值前期病例进行及时干预和治疗可以有效保存ROP患儿有用视力,提高生存质量。我院自2010年2月引进广角数码小儿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II),至2011年10月,对727例早产儿进行眼底筛查。共查出ROP患儿112例191眼,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仝桂平 段文秀 李晶 赵鹏 王静 成芳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成像系统 小儿 广角 低出生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