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强
-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市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45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452例室间隔缺损患儿应用国产对称双盘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并进行术中、术后第1、3、6、12、18、24、36个月随访,包括12导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并发症情况(有无房室传导阻滞、封堵器形态、主动脉瓣及三尖瓣返流情况及有无残余分流等),评估该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本组452例中,治疗成功445例,总有效率为98.9%。因1例术后脑出血做开颅手术,2例术后1周出现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经治疗1月后恢复,2例半年后出现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转外科手术治疗,2例手术失败转外科手术治疗。其余随访期间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应用国产双盘对称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应成为室间隔缺损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但同时应掌握好适应证,注意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并发症。
- 王垒行海舰蹇强王涛李丹孙敏杨华
- miR-29a-3p通过靶向HMGB1/TLR4/NF-κB信号轴减轻哮喘患儿气道炎症的机制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 探讨miR-29a-3p通过靶向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轴减轻哮喘患儿气道炎症的机制。方法 收集52例哮喘患儿与50例健康对照儿童外周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血浆miR-29a-3p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中炎症因子水平。使用卵清蛋白构建哮喘大鼠模型,腹腔注射miR-29a-3p激动剂过表达miR-29a-3p,收集一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计数总白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并检测炎症因子水平,取另一侧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病理表现。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miR-29a-3p与HMGB1的靶向关系,并检测HMGB1/TLR4/NF-κB信号轴的主要蛋白表达情况。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干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模拟哮喘体外模型,通过转染过表达miR-29a-3p与HMGB1,检测细胞HMGB1/TLR4/NF-κB信号轴的主要蛋白与炎症因子表达情况。结果 与健康儿童比较,哮喘患儿血浆中miR-29a-3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水平均升高(P<0.05),miR-29a-3p表达水平与TNF-α、IL-1β、IL-6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过表达miR-29a-3p能改善哮喘模型大鼠支气管管腔变窄、管壁增厚、支气管及周围血管炎症细胞浸润的现象,显著降低肺组织炎症评分,减少BALF中的总白细胞数与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降低炎症因子水平(P<0.05)。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证实miR-29a-3p能靶向抑制HMGB1,且HMGB1/TLR4/NF-κB信号轴的主要蛋白表达水平在哮喘模型中显著增加(P<0.05)。过表达miR-29a-3p可以减少PAF刺激细胞后HMGB1/TLR4/NF-κB信号轴的主要蛋白及其调控的炎症因子表达,但过表达HMGB1会抵消这种作用(P<0.05)。结论 miR-29a-3p在哮喘患儿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与气道炎症水平的升高密切相关,过表达miR-29a-3p可以通过靶向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
- 蹇强李丹程玮唐甜甜
-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1核因子-ΚB哮喘气道炎症
- Reg Ⅲγ修饰HuMSCs对柯萨奇B3病毒诱导的心肌炎炎性细胞浸润及心脏功能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观察胰岛再生源蛋白Ⅲγ(RegⅢγ)修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对柯萨奇B3病毒(CVB3)诱导的小鼠心肌炎炎性细胞浸润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从新鲜脐带组织中提取HuMSCs,倒置显微镜观察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表达;采用含过表达RegⅢγ的慢病毒感染HuMSCs,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RegⅢγ mRNA表达水平。将40只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HuMSCs组和RegⅢγ-HuMSCs组,每组10只。模型组、HuMSCs组和RegⅢγ-HuMSCs组采用腹腔注射CVB3建立心肌炎模型,HuMSCs组和RegⅢγ-HuMSCs组再分别尾静脉注射HuMSCs、RegⅢγ-HuMSCs。14 d后,采用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记录小鼠心脏超声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和IL-23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情况,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TUNEL)检测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心肌组织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4、CD8)和巨噬细胞特异性抗体(CD68)的表达。结果:分离的细胞呈典型纺锤形,细胞表面抗原CD44、CD73、CD90呈高表达,CD34、CD45、人类白细胞抗原-DR蛋白(HLA-DR)呈低表达,说明成功分离到HuMSCs。经过慢病毒感染的HuMSCs有明显绿色荧光蛋白表达,RegⅢγ mRNA表达水平高于未感染的细胞(P<0.05),说明成功得到RegⅢγ修饰的HuMSCs。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射血分数(EF)、缩短分数(FS)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升高,血清IL-2、IL-6和IL-23含量增加,IL-4和IL-10含量减少,心肌组织内炎性细胞浸润明显,TUNEL阳性率增加,CD4、CD8及CD68蛋白表达均呈强阳性(P<0.05);与模型组比较,HuMSCs组和RegⅢγ-HuMSCs组小鼠EF和FS升高,LVEDV和LVESV降低,血清IL-2、IL-6和IL-23含量
- 蹇强李丹程玮孙敏
- 关键词:心肌炎柯萨奇B3病毒炎性细胞
- 吴茱萸碱通过调控Notch通路抑制Skp2的表达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和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 探究吴茱萸碱对哮喘小鼠的气道重塑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48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吴茱萸碱组和吴茱萸碱处理的过表达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Kyo T2的腺病毒载体干预组,每组12只。采用卵清蛋白(OVA)诱导建立小鼠哮喘模型,吴茱萸碱组和吴茱萸碱加Kyo T2腺病毒载体干预组以30 mg/kg的吴茱萸碱溶于生理盐水灌胃,其中,吴茱萸碱加Kyo T2腺病毒载体干预组经鼻滴入5×108pfu的Kyo T2腺病毒干预,其余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末次激发24 h后,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计数;ELISA法检测炎性因子TNF-α、IL-1β、IL-4和OVA特异性IgE和IgG1;过碘酸雪夫(PAS)染色法检测气道杯状细胞增生;Masson染色法观察肺组织胶原沉积现象;免疫组化法检测α-SM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α-SMA、Hes1、Skp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BALF中总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数均显著升高(P <0.05),TNF-α、IL-1β、IL-4因子水平上升(P <0.05),α-SMA、Hes1和Skp2的表达上调(P <0.05)。与模型组相比,吴茱萸碱组和吴茱萸碱加Kyo T2腺病毒载体干预组BALF中总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数显著降低(P <0.05),TNF-α、IL-1β、IL-4因子水平下调(P<0.05),α-SMA、Hes1和Skp2的表达降低(P <0.05),气道炎症得到明显改善;与吴茱萸碱组相比,吴茱萸碱加Kyo T2腺病毒载体干预组炎性因子显著降低,通路蛋白下调,气道炎症改善更为显著(P <0.05)。结论吴茱萸碱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和炎症反应的改善,可能与Notch通路抑制Skp2的表达相关。
- 蹇强李明月安建峰李丹
- 关键词:吴茱萸碱NOTCH通路S期激酶相关蛋白2气道重塑炎症反应
-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前、术后心电图对比分析
- 目的:探讨53例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前后心电图(ECG)改变。方法:室缺病人53例,年龄8.4±6.2(2.0-17.0)岁。缺损口大小为7.2±2.3(2.0-14.0)mm,于术前及术后3天、7天用12 导联E...
- 王垒蹇强
- 文献传递
- 188例川崎病临床分析
- 2013年
-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川崎病的早期诊断特点和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09年06月-2012年06月我科收治的188例川崎病患儿,观察并总结患儿的临床症状特征、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并于确诊后给予人免疫球蛋白及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患儿具有发热、结膜充血,均未见眼部分泌物、口唇改变、杨梅舌、皮疹、四肢末端改变、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症状。本组病例中发病早期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血沉增快等实验室检查异常发生率分别为63.3%、92%、75.5%,37.8%行心脏超声检查提示存在冠状动脉损害。治疗上95.7%的患儿静脉滴入人免疫球蛋白后48小时左右体温降至正常,有3.7%静注人免疫球蛋白72小时体温未降至正常,按原剂量再次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后体温可降至正常。结论:小儿川崎病早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眼结膜充血、口唇潮红皲裂、杨梅舌、皮疹、手足硬肿、颈淋巴结肿大等.出现以上症状时应考虑到川崎病可能,并结合其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对川崎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及阿司匹林抗炎治疗可明显改善患儿发热症状,以期减轻冠脉病变程度,改善患儿预后。
- 孙敏蹇强
- 关键词:川崎病小儿
- 川崎病患儿血清25-(OH)D_3及T细胞亚群变化意义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通过检测川崎病(KD)急性期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及T细胞亚群,探讨其与KD冠脉损害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西安市儿童医院的KD患儿35例为病例组,依据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冠脉损害组(CAL)9例和非冠脉损害组(NCAL)26例;选取正常查体儿童25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急性期血清25-(OH)D_3值;同期检测CAL组及NCAL组T淋巴细胞亚群,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AL组血清25-(OH)D_3水平明显高于NCAL组,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681,P=0.001)。CAL组CD4/CD8明显高于NCAL组,经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t=2.032,P=0.050)。结论 25-(OH)D_3参与KD冠脉损害的发生,可能与其影响T细胞亚群分布有关。
- 王娟莉王垒行海舰蹇强
- 关键词:川崎病25-羟维生素D3T细胞亚群冠状动脉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