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伟峰

作品数:10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百色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急救
  • 2篇院前急救
  • 2篇通气
  • 2篇骤停
  • 1篇代谢
  • 1篇地奈德
  • 1篇地平
  • 1篇心病
  • 1篇心搏
  • 1篇心搏骤停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脏
  • 1篇心脏骤
  • 1篇心脏骤停
  • 1篇血管
  • 1篇血压

机构

  • 10篇百色市人民医...
  • 1篇百色市右江区...

作者

  • 10篇邓伟峰
  • 3篇肖玉光
  • 3篇黄永义
  • 3篇彭佳华
  • 2篇黄权
  • 2篇黄丽军
  • 1篇黄永照
  • 1篇黎辉
  • 1篇李达
  • 1篇杨成

传媒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快速反应团队在普通病房心搏骤停抢救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评价医护人员快速反应团队(RRT)在普通病房心搏骤停(CA)患者抢救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观察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百色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RRT对普通病房100例CA患者的抢救效果,评价RRT在抢救院内普通病房CA患者中的作用。结果100例CA患者由于经过本院医护人员RRT的团结合作、快速反应救治后,92例病情好转后转入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进行监护,抢救成功率达到92%,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为100%,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结论RRT的建立可提高院内cA的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黄永义彭佳华黎辉邓伟峰黄权黄丽军
关键词:心搏骤停普通病房抢救
心肺复苏中早期机械通气干预对患者氧代谢、颅内压及脑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分析早期机械通气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心肺复苏后患者氧代谢、颅内压及脑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235例行心肺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插管时机将患者分为早期组与延迟组。102例在5 min内插管成功者纳入早期组,133例超过5 min插管成功纳入延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血气指标、脑氧代谢、血清细胞因子、血流动力学、颅内压、复苏情况、昏迷程度以及脑复苏转归。结果早期组心肺复苏成功率(27.5%)显著高于延迟组(6.8%),P<0.05。早期组自主循环恢复后24 h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ajvO_2)、脑氧摄取率(ERO_2)、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S100β)、颅内压分别为(70.53±6.42)ml/L、(25.96±2.05)%、(53.89±11.76)μg/L、(6.34±0.79)μg/L、(28.97±4.52)mm Hg,均显著低于延迟组的(65.26±5.18)ml/L、(24.58±1.83)%、(62.46±14.92)μg/L、(6.92±0.71)μg/L、(32.36±6.15)mm Hg(P<0.05)。结论心脏骤停发生后应尽快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以提高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保护神经功能。
梅永星黄永义邓伟峰许永杰李达李东梁振佳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机械通气
不同剂量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桂西地区急诊AECOPD效果观察
2024年
分析不同剂量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在桂西地区急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纳入了2021年1月~2023年9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70例AECOPD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甲泼尼龙+氨茶碱静脉注射,并给予患者吸氧和监护。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低剂量)和观察组(高剂量),各3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高剂量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方案应用于桂西地区急诊AECOPD患者中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促进患者症状缓解。
邓伟峰
关键词: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治疗的临床研究与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究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98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自行来院接受院内常规急救治疗,实验组是在患者入院前由120医生实施急救治疗后接回继续治疗,对比同一时期两组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抢救后的死亡率为6.12%,对照组患者经抢救后的死亡率为26.53%,实验组治疗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的院前急救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不良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邓伟峰班攀徐佐坤黄富堂
关键词:冠心病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评估和分级用于急性创伤患者转运的效果研究
2024年
分析了急性创伤患者转运过程中应用院前急救评估和分级护理的效果。方法 比较两组的急性创伤评估准确度、急救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对2022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我院所接受治疗的100名急性创伤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50名,给予患者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与研究组(50名,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院前急救评估和分级护理干预)。结果 经干预后,两组的急性创伤评估准确度、急救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对急性创伤患者入院转运前应用完善后的院前急救评估和分级护理工作,能更准确的判断出患者的伤情状况,进而缩短患者的抢救花费时长,对患者的预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患者的急救护理满意度较高,转运途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也有所下降,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性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故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普及与应用!
邓伟峰
关键词:急性创伤患者转运
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不良预后负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对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AHFS)患者近期和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的负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急诊进行AHFS低危分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和百色市右江区人民医院共125例符合研究标准的AHFS患者,再按近期和远期随访结局分别分为结局不良组和相对低危组。采集患者入院首次病史、体征、辅助检查变量。随访入院至出院后30 d(近期)和1年(远期)不良结局发生情况,Cox回归分析30 d和1年不良结局发生的负相关因素。结果近期不良结局患者58例(46.4%),死亡30例(24.0%);远期不良结局患者111例(88.8%),死亡39例(31.2%)。Cox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不良结局负相关因素7个,分别为无既往或现症心肌梗死〔近期:危险比(HR)=0.36,95%可信区间(95%CI)=0.20~0.65,P=0.001〕、淋巴细胞比例0.20~0.40(近期:HR=0.13,95%CI=0.04~0.47,P=0.002;远期:HR=0.42,95%CI=0.26~0.68,P=0.001)、氧合指数(PaO2/FiO2)>300 mmHg(1 mmHg=0.133 kPa,近期:HR=0.23,95%CI=0.09~0.54,P=0.001)、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1.73 m-2(近期:HR=0.31,95%CI=0.16~0.64,P=0.002;远期:HR=0.54,95%CI=0.36~0.83,P=0.004)、左室射血分数(LVEF)>0.50(近期:HR=0.29,95%CI=0.10~0.85,P=0.024)、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0.04 mm·s(近期:HR=0.29,95%CI=0.14~0.60,P=0.001)、平面QRS-T夹角<90°(远期:HR=0.46,95%CI=0.27~0.77,P=0.003)。结论本研究中纳入的AHFS患者近、远期预后差;具有非既往或现症心梗、淋巴细胞比例0.20~0.40、PaO2/FiO2>300 mmHg、eGFR>60 mL·min-1·1.73 m-2、PtfV1>-0.04 mm·s、LVEF>0.50、平面QRS-T夹角<90°特征的患者可能有更好的近期和远期预后。
彭佳华谭巧霞肖玉光邓伟峰徐佐坤
关键词:不良预后
住院患者院内急救体系设计与效果的评价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院内急救体系对于住院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采用院内急救医疗小组(MET)院内急救方法的62例住院患者,将其作为A组,另选取在此基础之上采用MET联合院内快速反应小组(RRT)院内急救方法的31例住院患者,将其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在救治后其MET启动率、由心脏呼吸骤停引发的纠纷率均低于A组患者,P<0.05。结论:RRT联合MET院内急救方法能够增强医护人员对于住院患者其各类指标有所恶化的应对能力,减少心跳骤停、猝死等各类不良意外的产生,构建优良的护患关系,可推广。
黄永义赵琼娴黄丽军邓伟峰彭佳华黄权
关键词:住院急救
非洛地平、缬沙坦分别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ISH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缬沙坦分别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IS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18例在该科治疗的老年ISH患者118例,分为钙拮抗剂(CCB组)与受体拮抗剂(ARB组),各组59例。CCB组给予非洛地平联合氢氯噻嗪口服治疗,ARB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口服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白天及夜间血压变异性,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CCB组4例患者中途退出研究,ARB组1例退出。治疗12周后CCB组与ARB组平均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DBP稍有降低,但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B组与ARB组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B组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较ARB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B组白天收缩压血压变异性(dSBPV)、白天舒张压血压变异性(dDBPV)、夜晚收缩压血压变异性nSBPV、夜晚舒张压血压变异性(nDBPV)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ARB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B组与ARB组均未见血钾、Cr、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出现明显变化病例。ARB组TG、空腹血浆血糖(FPG)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以面部潮红,心动过速为主,CCB组发生率显著高于AR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联合治疗方案均可有效控制血压,非洛地平可降低血压变异性,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缬沙坦,而缬沙坦可降低高血压患者血脂、血糖水平。
肖玉光邓伟峰
关键词:非洛地平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
机械辅助通气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机械辅助通气治疗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32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临床相关研究分析,给予吸氧、解痉、抗炎等常规方式的治疗,并在此治疗基础上,辅以机械通气急诊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血氧分压(Pa O2)分别为(24.98±5.25)次/分、(110.05±6.23)次/分、(54.07±10.01)mm Hg、(73.16±6.23)mm Hg,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机械通气急诊治疗效果较好。
邓伟峰杨成班攀
关键词:急诊治疗重症哮喘呼吸衰竭疗效
院前急救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40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对照组未实施院前急救。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至出院期间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有助于改善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效果显著。
肖玉光邓伟峰黄尹虹徐佐坤黄永照黄付堂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疾病院前急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