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管
  • 3篇动脉
  • 3篇血管造影
  • 3篇造影
  • 2篇动脉瘤
  • 2篇动脉栓塞
  • 2篇血管造影术
  • 2篇造影术
  • 2篇数字减影
  • 2篇数字减影血管...
  • 2篇栓塞
  • 2篇颅内
  • 2篇颅内动脉
  • 2篇颅内动脉瘤
  • 2篇减影血管造影
  • 1篇动脉栓塞治疗
  • 1篇动脉血
  • 1篇动脉血栓
  • 1篇动脉血栓形成
  • 1篇动脉诊断

机构

  • 6篇暨南大学

作者

  • 6篇邓志国
  • 4篇杜德坤
  • 3篇李振辉
  • 3篇刘军
  • 2篇曾旭文
  • 1篇钟敏之
  • 1篇欧志强
  • 1篇袁六英
  • 1篇刘雅慧
  • 1篇杨跃娜
  • 1篇陈钧
  • 1篇范红星

传媒

  • 2篇影像诊断与介...
  • 2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和Willis环变异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对颅内动脉瘤和Willis环变异的诊断价值。方法可疑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患者43例,分别行3D-DSA和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检查。运用容积再现显示法对3D-DSA的检测数据进行重建。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法对动脉瘤的检出情况和Willis环变异情况的差异。结果 3D-DSA对IA的检出率高于2D-DSA(P<0.01);其中前者对瘤径小于5 mm的IA的检出率高于后者(P<0.01);对于瘤径大于5 mm的IA,两者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3D-DSA和2D-DSA对于囊状IA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于叶状棱形IA,前者的检出率高于后者(P<0.01)。IA患者中,Willis前环的变异率高于后环,A1优势症左侧多于右侧;3D-DSA对于Willis环变异和A1优势症的检出率均高于2D-DSA(P<0.05)。结论3D-DSA可更加准确地对微小和形态复杂的IA进行诊断,且对于IA患者的早期风险评估更有价值。
邓志国范红星刘军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肢体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评价使用Solitaire AB支架行机械血栓去除术在急性肢体缺血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组22例急性肢体缺血患者,男16例,女6例,年龄36~87岁,平均(67.4±13.4)岁。肢体缺血Rutherford分级Ⅰ级2例,Ⅱa级8例,Ⅱb级12例。DSA证实为急性动脉栓塞或动脉血栓形成,行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或联合导管溶栓。采用TIMI血流灌注分级评价术后血流恢复情况及按Cooley标准评价疗效,30 d时观察手术有效率、病死率、截肢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中血管造影确定急性动脉栓塞16例,动脉血栓形成6例。术前TIMI分级:0级14例,Ⅰ级8例。16例单纯行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2例在血管狭窄闭塞部位永久性置入支架。6例取栓后辅以腔内接触性置管溶栓。术后患肢TIMI血流灌注评分Ⅲ级14例(63.6%),Ⅱ级6例(27.3%),Ⅰ级2例(9.1%),技术成功率90.9%。术后30 d按照Cooley疗效标准痊愈12例(54.5%)、良好6例(27.3%)、一般2例(9.1%)、差及截肢2例(9.1%),2例截肢患者其中1例死亡(4.5%),治疗有效率90.9%。术中发生血管痉挛2例,血管夹层1例,无血管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28个月,21例中有1例(4.5%)出院后3个月内同侧下肢动脉栓塞复发,再次行介入治疗后痊愈出院,存活21例患者19例患肢症状消失或有不同程度缓解,另有2例1年内需截趾或低位截肢,治疗有效率86.3%,保肢率81.8%。结论 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术在急性肢体缺血的治疗中能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具有微创,安全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适合于四肢动脉远端急性栓塞且有溶栓禁忌证的患者。
李振辉杜德坤邓志国刘军凌韵陈钧
关键词:急性肢体缺血动脉栓塞动脉血栓形成
心血管介入诊疗患者所受辐射剂量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诊疗患者所受辐射剂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8例心血管介入诊疗患者,其中单纯冠状动脉造影术38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41例、射频消融49例,先天性心脏病室(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44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36例。比较各组所受辐射剂量的情况,包括总面积剂量乘积(ΣDAP)、累积皮肤表面入射剂量(ΣESD)、摄影DAP值[DAP(R)]、透视DAP值[DAP(F)]、摄影ESD值[ESD(R)]、透视ESD值[ESD(F)]、透视时间[F(t)]和摄影帧数[R(f)]。结果 5组ΣDAP、ΣESD、F(t)和R(f)均不同(P均<0.05)。各组DAP(R)/DAP(F)和ESD(R)/ESD(F)均>1,且分别与F(t)和R(f)呈负相关。ΣDAP、DAP(R)和DAP(F)与R(f)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与F(t)的相关性稍差。ΣESD、ESD(R)、ESD(F)与R(f)和F(t)的相关性差别不大。结论不同介入诊疗方式对患者造成的辐射不同,辐射剂量随手术的复杂程度而增加;总辐射剂量中,摄影导致的辐射大于透视,但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透视导致的辐射比例增加;F(t)和R(f)是影响辐射剂量的关键因素。
邓志国曾旭文刘军刘雅慧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
对比剂增强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对比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透视触发对化剂增强的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技术对颈部血管的应用,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比,探讨其敏感性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2012年经MRA检查患者中临床表现有脑供血异常,疑颅内、颈内动脉或椎动脉狭窄、均进行透视触发CE-MRA和DSA检查的病例资料共28例进行分析。结果 CE-MRA检出狭窄部位30处,其中狭窄程度50%以上14处,完全闭塞6处,50%以下10处。DSA检出狭窄部位28处,其中狭窄程度50%以上8处,完全闭塞4处,50%以下16处。2处MRA疑轻度狭窄,DSA未见异常;2处MRA示完全闭塞(颈内动脉),而DSA示狭窄率90%以上。结论透视触发CE-MRA简便易行,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高,可以作为可疑颈部及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邓志国钟敏之杜德坤曾旭文杨跃娜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1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的急诊肾动脉栓塞治疗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价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急诊下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7年4月-2012年10月,12例经B超、CT或MRI确诊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左肾5例(其中2例右肾有严重梗阻性肾病),右肾4例(其中1例左肾已切除),双肾3例。10例突发腰背部或腹部疼痛、肾周血肿,2例出现血尿。急诊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和栓塞术,栓塞剂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PVA颗粒和弹簧圈。术后采用CT随访了解肿瘤大小变化及栓塞效果。结果 12例患者进行了14次治疗,造影发现肿瘤区域大量紊乱血管及动脉瘤形成,栓塞后造影复查,肿瘤异常血管床消失,肿瘤内载瘤动脉闭塞。术后临床症状改善,出血停止,肾功能无明显受损,无严重并发症出现。随访3个月~5年6个月,患者无出现腹痛、血尿等肿瘤破裂出血相关症状,复查CT肿瘤体积有所缩小,缩小以血管平滑肌成分为主,脂肪成分变化较小。结论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急性破裂出血,能有效控制出血并能最大限度保护正常肾组织,其对独肾或对侧肾功能明显受损患者尤为重要。肿瘤内血管平滑肌成分对栓塞治疗十分敏感,随访其中远期效果良好,应作为急诊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李振辉杜德坤欧志强邓志国袁六英
关键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出血栓塞治疗性
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颅内段颈内动脉复杂性病变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评价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颅内段颈内动脉复杂性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1月14例颅内段颈内动脉复杂性病变患者接受Willis覆膜支架治疗的病例资料。术后随访3~18个月复查DSA和临床观察结果 ,收集最初及最终造影结果、病死率、致残率及临床结果等数据。结果 14例患者共成功置入Willis覆膜支架15枚,其中血泡样动脉瘤8例,假性动脉瘤3例,多发动脉瘤1例,大动脉瘤2例,技术成功率100%。Willis覆膜支架释放部位C7段3枚,C6段8枚,C5段2枚,C4段2枚;支架植入后即时造影显示病变完全消失10例,内漏4例,经球囊扩张后2例内漏消失,1例仍存在微小内漏,1例再植入1枚支架后病变完全不显影。支架覆盖眼动脉2例,脉络膜前动脉1例,患者无明显神经系统症状。术后3~12个月随访复查DSA显示载瘤动脉通畅13例,轻度狭窄1例;病变完全不显影13例,1例复发。临床随3~18个月,m RS评分0分12例,1分2例,存活患者无新发神经功能缺失。结论 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颅内段颈内动脉复杂性血管病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短中期临床结果。
李振辉杜德坤卢升陨邓志国凌韵
关键词:颈内动脉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