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5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树胜
作品数:
3
被引量:5
H指数:1
供职机构:
南京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电子电信
更多>>
合作作者
吴兴龙
南京大学
袁仁宽
南京大学
鲍希茂
南京大学
谭超
南京大学
沈今楷
南京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2篇
理学
1篇
电子电信
主题
2篇
多孔硅
1篇
氧化锗
1篇
偶联
1篇
蓝光
1篇
蓝光发射
1篇
夹层结构
1篇
光发射
1篇
光荧光
1篇
光致
1篇
光致发光
1篇
光致发光研究
1篇
发光
1篇
发光研究
1篇
辐照
1篇
O2
1篇
SIO
1篇
SIO2/S...
1篇
C60
1篇
C_(60)
机构
3篇
南京大学
作者
3篇
邓树胜
2篇
吴兴龙
1篇
沈今楷
1篇
谭超
1篇
鲍希茂
1篇
廖梦星
1篇
袁仁宽
传媒
1篇
南京大学学报...
1篇
发光学报
年份
1篇
2005
1篇
2002
1篇
2001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C_(60)偶联多孔硅系统的蓝光发射
被引量:1
2005年
用C60 作为表面钝化剂 ,与多孔硅进行偶联 .发现当C60 偶联多孔硅系统在空气中存储一年后 ,能够发射 4 6 0nm左右的强烈蓝光 .经过系统的测量和分析 ,认为蓝光起源的发光中心与SiO2 体材料中的“自捕获激子”模型类似 .它是由一个氧空位和一个间隙氧组成的 ,间隙氧同时和相邻的晶格氧形成过氧连接 .光激发载流子来自于Si纳米晶粒的核心 ,辐射复合过程则在多孔硅表面的发光中心进行 .进一步的电子束辐照和臭氧辐照实验证明了这个发光中心的存在 .从FTIR谱的分析 ,推测是样品表面Si=O双键的缓慢变化促使了蓝光中心的自发产生 .
廖梦星
吴兴龙
邓树胜
关键词:
多孔硅
C60
蓝光发射
辐照
SiO_2/Ge:SiO_2/SiO_2夹层结构红外光发射的起源
被引量:4
2001年
我们借助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以及光致激发谱(PLE),研究了 SiO_2/Ge:SiO_2/SiO_2夹层结构红外光发射的起源。谱分析表明,该红外光发射并非起源于纳米锗、硅的量子限制效应以及锗、硅的中性氧空位,而与锗的氧化物紧密相关。PLE的结果证实它们来源于GeO色心TⅡ’→S0的光学跃迁,给出的GeO电子态模型描述了载流子激发和复合的过程。
沈今楷
吴兴龙
袁仁宽
谭超
邓树胜
鲍希茂
关键词:
光荧光
氧化锗
C<,60>偶联多孔硅系统的光致发光研究
我们制备了两种不同发光起源的多孔硅样品,细致的PL和PLE谱测量显示其发光分别起源于界面氧相关缺陷态和表面Si=O键合态.对于来自于表面态发光的多孔硅在C<,60>偶联以后,出现钉扎在590nm左右的PL峰和367nm的...
邓树胜
关键词:
光致发光
文献传递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