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文华

作品数:59 被引量:495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体育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体育总局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2篇文化科学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体育
  • 11篇体质
  • 10篇运动员
  • 6篇青春
  • 6篇骨骼肌
  • 5篇教育
  • 5篇骨骼肌微损伤
  • 5篇不同发育类型
  • 4篇身体形态
  • 4篇青春发育
  • 4篇青春发育突增...
  • 4篇健康
  • 4篇健身
  • 4篇干预
  • 3篇学生体质
  • 3篇延迟性肌肉酸...
  • 3篇游泳
  • 3篇游泳运动
  • 3篇运动后
  • 3篇运动性

机构

  • 58篇北京体育大学
  • 14篇北京师范大学
  • 9篇国家体育总局
  • 6篇广州体育学院
  • 5篇山东体育学院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服装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河北经贸大学
  • 1篇天津体育学院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广西科技师范...
  • 1篇国家教育部

作者

  • 58篇邢文华
  • 13篇甄志平
  • 12篇张一民
  • 9篇张瑛秋
  • 8篇任弘
  • 5篇王荣辉
  • 5篇李良鸣
  • 5篇李红娟
  • 5篇杨则宜
  • 5篇魏源
  • 5篇章岚
  • 3篇周亮
  • 3篇季成叶
  • 2篇王利群
  • 2篇周登嵩
  • 2篇刘桂华
  • 2篇陈勇
  • 1篇曹景伟
  • 1篇杨光宇
  • 1篇杨光宇

传媒

  • 9篇北京体育大学...
  • 7篇体育科学
  • 6篇第七届全国体...
  • 4篇西安体育学院...
  • 3篇第五届全国体...
  • 2篇中国运动医学...
  • 2篇沈阳体育学院...
  • 2篇武汉体育学院...
  • 2篇中国体育科技
  • 2篇第八届全国体...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山东体育学院...
  • 1篇体育科研
  • 1篇天津体育学院...
  • 1篇广州体育学院...
  • 1篇体育学刊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青少年体育
  • 1篇第8届中国运...
  • 1篇第4届全国青...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7篇2005
  • 1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0
  • 1篇1998
  • 7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参G115对离心运动后骨骼肌微损伤及修复效果的观察研究
<正>研究目的:观察人参 G115对离心运动后骨骼肌微损伤及修复的营养干预效果。材料与方法:以大鼠离心运动为模型,观察补服人参 G115对运动后即刻、24小时、48小时和72 小时超微结构、结蛋白与波形蛋白的表达、血清 ...
魏源周亮李良鸣杨则宜邢文华
文献传递
不同游泳运动对增龄大鼠主动脉结构及其功能的影响
<正> 研究目的:研究提示当增龄诱导的大鼠胸主动脉ET-1含量明显升高时,运动可以有效地降低其浓度,但是运动对增龄大鼠主动脉结构与功能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仍不十分清楚,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进一步探讨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素...
章岚邢文华
文献传递
模拟不同海拔高度低氧训练对大鼠腓肠肌LDH和MDH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0
1998年
选用雄性SD大鼠,分16组,建立用低压氧舱模拟2000m、3000m、4000m、高原低氧环境动物训练模型,探讨不同高度低氧训练1周及返回平原复初12周对大鼠腓肠肌乳酸脱氢酶(L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1周训练后大鼠腓肠肌LDH活性没有显著性变化,而MDH活性有显著性提高,以3000m组提高幅度最大。返回平原后3000m、4000m组第1周腓肠肌MDH活性下降,第2周显著性回升,而2000m组大鼠腓肠肌MDH活性变化最稳定且活性最高,实验支持高原训练高度在2000m至3000m之间的观点,并认为在2000m高度训练可承受较大运动负荷。
王荣辉邢文华刘桂华张一民
关键词:腓肠肌LDHMDH
青春突增期不同发育类型女生骨矿成分和性激素水平特征研究被引量:4
1997年
4所小学175名11岁女生为实验对象,拍摄手部X光片,然后根据CHN法判定受试者的骨龄,确定发育类型,并对实验对象的各指标进行了测试。调查结果表明:受试者的骨龄,确定发育类型,并对实验对象的各指标进行了测试。调查结果表明:受试者的骨龄除了与骨横径外,与各实验指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即随着个体骨龄的增加,骨矿成分和性激素水平也随之增加。此外,还发现同年龄、同性别、不同发育类型女生的骨矿含量、骨密度、血清睾酮和血清雌二醇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指标均值的大小与发育程度一致,排列顺序为早发育>正常发展>晚发育。
张一民邢文华曾云贵
关键词:发育类型骨龄骨矿含量性激素
中国学生体质测试指标体系演进历程及发展构想被引量:37
2005年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5次大规模学生体质调研中测试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分析了中国学生体质指标体系的演进和发展,探讨了测试指标变迁的社会历史原因,划分出中国学生体质指标体系演进的分期,并就其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初步构想。
甄志平邢文华
关键词:体质
中国11省市大学生皮褶厚度测定与体成分分析被引量:43
2000年
研究目的:建立我国大学生的肱三头肌和肩胛下皮褶厚度正常值并估测体成分。研究方法:对11省市17611名19~22岁男女大学生进行体成分分析并作分组差值检验,利用百分位数法建立正常值。主要结果和结论:我国大学生在皮褶厚度和体脂率、瘦体重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和地区间差异。体格发育和体成分指标间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分别为男女生建立了两处皮褶厚度的百分位数正常值。建议:该正常值可广泛应用于对大学生人群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筛查肥胖和营养不良。
季成叶廖文科邢文华于道中张芯
关键词:体成分大学生体质
女子柔道运动员的体能特征被引量:11
2004年
以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女子柔道队、天津女子柔道队、北京女子柔道队和山东省滨州地区女子柔道队共 6 1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测试了 5 6项指标 ,包括基础指标 4项 ,形态指标 35项 ,机能指标 5项和身体素质指标 12项。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 ,得出有效反映运动员的体能水平的 11项指标为 :上肢长、起桥推 /体重 ,立定跳远 /身高 ,胸围 /身高× 10 0 ,4 0 0 m跑 ,肩宽 /骨盆宽 ,握力重复 /最大握力× 10 0 ,心功指数、肺活量 /体重 ,立位体前屈 /下肢长× 10 0和转肩 /下肢长。
任弘邢文华王利群
关键词:柔道运动员女子
中国中小学生皮褶厚度与体成分研究被引量:42
2000年
目的 分析中国中小学生皮褶厚度和体成分发育规律和特点。方法 抽样测量 13省市 82 92 1名 7~ 18岁学生肱三头肌和肩胛下皮褶厚度 (两处皮褶厚度 ) ,利用长岭和Brozek公式估测体成分。结果 男生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在 11岁达高峰 ( 10 9mm) ,其后逐步下降。肩胛下皮褶厚度自 7岁时的 5 7mm迅速上升到 12岁时的 8 7mm ;其后增速减缓 ,18岁达 10 8mm。女生两处皮褶厚度分别自 7岁起的 8 9mm和 6 0mm持续上升到 18岁时的 17 0mm和 16 5mm ,尤其青春后期增幅显著。男生体脂比自 7岁时的 14 0 %逐步上升 ,10~ 14岁期间维持在 16 1%~ 17 6 %的相对高水平 ;突增高峰后下降明显 ,15~ 18岁时仅约为 13%。女生的体脂比自 7岁时的 19 6 %上升到 12岁时的 2 3 0 % ,到 18岁时达到 2 5 6 % ,在所有年龄组都显著高于男生。男女生的瘦体重量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 ,但男女性别差异随年龄增长逐步扩大 ,7岁时男生较女生高 12 1% ,14岁时高 16 8% ,18岁时高34 0 %。各群体间在皮褶厚度上存在地区、城乡、社会经济状况的差异。建立了中国 7~ 18岁中小学生两处皮褶厚度之和参照值。我国学生的P50 水平明显低于日本学生 ,提示我国学生目前的总体体脂水平并不高 ,但在P90 、P95、P97等高百分位数上与日本差异?
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季成叶邢文华廖文科谢谋宏张芯尚大光于道中
关键词:身体成分青春期皮褶厚度
19791995年我国16省(市)省会汉族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动态分析
1979年,由国家体委、教育部、卫生部共同领导,分别在16个省(市)省会对75岁大中小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共23项指标进行了大规模调查研究。之后,于1985年、1991年、1995年,又由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和...
邢文华廖文科季成叶于道中尚大光
文献传递
教育变革中中学体育教师体育与健康KAP的结构特征被引量:4
2005年
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为研究背景,采用体育与健康KAP问卷,调查我国部分省市中学体育教师和应届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知识、信念、行为的结构特征,分析体育教师KAP结构的主要问题,探讨体育教师知识能力结构缺失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影响。
甄志平张瑛秋邢文华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