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秋季

作品数:10 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急性
  • 3篇卒中
  • 2篇动脉瘤
  • 2篇多模式
  • 2篇血栓
  • 2篇血性
  • 2篇中动脉
  • 2篇栓塞
  • 2篇取栓
  • 2篇缺血
  • 2篇颅内
  • 2篇颅内动脉
  • 2篇颅内动脉瘤
  • 2篇脑卒中
  • 2篇颈内
  • 2篇颈内动脉
  • 2篇复流
  • 2篇SOLITA...
  • 2篇大脑

机构

  • 10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0篇邵秋季
  • 9篇李天晓
  • 8篇朱良付
  • 4篇王子亮
  • 3篇贺迎坤
  • 3篇李立
  • 3篇薛绛宇
  • 3篇吴立恒
  • 3篇赵同源
  • 3篇梁晓东
  • 3篇白卫星
  • 3篇周志龙
  • 2篇李立
  • 2篇冯光
  • 2篇许岗勤
  • 2篇周腾飞
  • 1篇汪勇锋
  • 1篇张优
  • 1篇李钊硕
  • 1篇冯周琴

传媒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华介入放射...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替罗非班在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治疗术中预防性应用研究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因颅内动脉瘤破裂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介入栓塞治疗且术中应用替罗非班患者的临床资料。替罗非班应用方案:支架释放前或单纯弹簧圈栓塞完成时经静脉给予负荷剂量(8.0μg/kg,3 min内推注完毕),继而维持剂量(0.1μg·kg-1·min-1)至术后24 h,撤药前2 h给予负荷剂量抗血小板口服药物替换。观察分析替罗非班相关颅内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结果入组208例患者中支架辅助栓塞166例(79.81%),单纯弹簧圈栓塞42例(20.19%)。替罗非班相关颅内出血4例(1.92%,均发生在支架辅助栓塞队列),其中术中3例(1.44%),术后1例(0.48%);血栓栓塞事件6例(2.88%,支架辅助栓塞5例,单纯弹簧圈栓塞1例),其中术中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0.48%),术后维持用药期间血栓栓塞相关症状5例(2.40%)。结论经静脉负荷剂量继而维持剂量替罗非班在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术中预防性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梁晓东王子亮李天晓贺迎坤赵同源许岗勤汪勇锋周腾飞邵秋季
关键词:替罗非班颅内动脉瘤抗血小板血栓栓塞
支架辅助栓塞未破裂颅内微小动脉瘤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探讨支架辅助栓塞未破裂颅内微小动脉瘤的适应证、安全性以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介入科收治的25例未破裂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共25个微小动脉瘤)的临床资料.25例均采用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总结支架辅助栓塞未破裂颅内微小动脉瘤的适应证和安全性.平均随访时间为9个月(3~24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 本组未破裂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手术原因包括动脉瘤先兆破裂、多发动脉瘤、动脉瘤形态不规则、随访期内瘤体增大、患者发生严重焦虑.25个微小动脉瘤的栓塞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DSA示Raymond Ⅰ级22例(88%),Ⅱ级2例(8%),Ⅲ级1例(4%).未发生术中出血和血栓性并发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随访18例,其中Raymond Ⅰ级17例(94%).随访期内无一例发生再出血.25例的mRS评分均为0分,5例存在严重焦虑的患者中,4例SAS评分在正常范围内,1例仍有轻度焦虑.结论 对于合适的未破裂微小动脉瘤患者,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安全、有效,支架的应用能明显扩大手术适应证并明显提高完全栓塞率.
李立李天晓薛绛宇朱良付王子亮白卫星冯光段光明韩冰沙邵秋季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微小动脉瘤
急性脑卒中血栓模型的制备及评价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应用流体模型法制备一种适用于评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装置的新血栓模型,并评价其特性。方法采用动态血栓形成系统制备流体模型血栓,同时采用传统静止法制备血栓。通过手动拉伸试验(各15个血栓样本)和导管注射试验(各15个血栓样本)来进行血栓机械性能的检测。将上述2种模型血栓(各5个)及5例卒中患者的血栓标本进行HE染色,并对3种血栓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选取2只猪,以流体模型血栓建立急性猪血管栓塞模型,评估其显影性。2种血栓最大拉伸长度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导管注射实验后血栓断裂率通过Fisher精确检验进行比较。结果2种模型血栓的最大拉伸长度分别为(4.28±0.23)和(3.16±0.13)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8,P<0.01);经导管注射实验后的断裂率分别为13%(2/15)和60%(9/15),静止法制备的血栓的断裂率高于流体模型制备的血栓,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流体模型制备的血栓显示出同卒中患者的血栓标本类似的混合性血栓结构,而静止模型血栓镜下仅见大量红细胞分布;2只猪的舌动脉、颈浅动脉共8根血管均成功实现栓塞,且显影良好。结论流体模型制备的血栓机械性能稳定、显影性好,且同卒中患者的在体血栓具有类似的组织学结构。
邵秋季朱良付李天晓李杜娟赵文丽任伟贺迎坤蔡栋阳梁晓东杨博文
关键词:卒中血栓形成
3D T1--SPACE高分辨管壁成像技术在脑血管支架术后的随访应用研究
邵秋季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急性机械取栓一例
岁女性患者,突发四肢乏力,伴波动性意识障碍13h.入院NIHSS评分为24分.DSA检查示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对患者行SolitaireAB机械取栓术,术后血流分级为TICI3,3周后NIHSS评分和mRS均0分.总结该病...
朱良付周志龙李立吴立恒邵秋季李天晓
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远期预后
急性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串联闭塞的多模式复流治疗
岁男性患者,突发言语不清伴左侧肢体无力3h,头颅CT排除出血,DSA示急性右侧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串联闭塞.入院NIHSS评分18分.患者接受了包括急诊颈内动脉支架成形、Solitaire支架取栓和球扩支架成形的多模式复...
朱良付周志龙李立邵秋季吴立恒李天晓
关键词:颈内动脉大脑动脉疗效评价
急性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串联性闭塞的血管内多模式复流治疗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血管内多模式复流治疗(MMRT)开通急性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串联(TIM)闭塞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搜集的急性TIM闭塞相关病例6例,分析其发病机制,串联闭塞部位和代偿程度、梗死灶位置和大小,结合机械开通TIM闭塞的技术方法及手术并发症,比较手术前后的美国围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和影像资料,采用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患者预后.结果 6例TIM闭塞患者,术前NIHSS评分为13 ~20分,手术时间为60 ~ 230 min,实质性开通5例,均未发生症状性出血.术后3d和出院时NIHSS评分分别为7~19分和3~17分,1例患者出院1个月后因肺部感染死亡.3个月时mRS评分为0、2、3和5分者分别为1、1、2、1例.结论 急性TIM闭塞血管内治疗复杂,MMRT开通此类闭塞相对安全、有效.
邵秋季朱良付李天晓王子亮李立白卫星薛绛宇赵同源许岗勤
关键词: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动脉闭塞性疾病
Solitaire AB可回收支架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可回收支架治疗颅内前循环大动脉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31例采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颅内前循环大动脉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TICI)评价血管再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预后,记录围手术期栓塞事件以及术后3个月内颅内出血或死亡。结果 31例患者共使用33枚Solitaire AB支架,其中19例首次机械取栓即实现血管再通;11例进一步行支架植入术,9例实现血管再通,最终总体血管再通率为90.32%(28/31)。术后1周NIHSS评分(8.81±3.40)分,低于术前的(16.06±4.82)分(t=-7.104,P=0.000)。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16例(51.61%)。围手术期发生栓塞事件3例,随访期间发生颅内出血4例,共死亡6例。结论 Solitaire AB支架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机械取栓安全、有效,首次机械取栓血管再通失败可以联合支架植入术作为补充治疗。
周腾飞朱良付李天晓邵秋季吴立恒周志龙宋朝阳
关键词:卒中血管成形术手术后并发症
急性重型缺血性脑卒中支架型取栓装置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3年
急性重型缺血性脑卒中保守治疗预后极差,血管内治疗可及时开通颅内急性闭塞的大血管而改善预后。近年来,以SolitaireAB/FR为代表的支架型复流取栓装置克服了药物溶栓和MERCI、Penumbra等早期机械开通装置的不足,实现了即刻复流和安全取栓的结合,延长了脑卒中开通时间窗,提高了闭塞血管开通率并改善了预后。本文对此类装置机械开通急性重型缺血性脑卒中颅内闭塞血管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邵秋季朱良付李天晓
关键词:脑卒中取栓SOLITAIRE
脑血管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椎动脉狭窄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方案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估新型脑血管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椎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方法:本研究为上市前ⅠⅡ期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计划入组40例椎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狭窄度≥70%),按1:1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新型脑血管药物洗脱支架系统(MauroraStent),对照组使用脑血管专用裸金属球扩式支架(Apollo)。主要观察指标是:术后6个月的支架内再狭窄和术后30内的手术相关并发症;次要观察指标为:术后12个月内同侧性短暂性脑缺血发、卒中死亡,以及所有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入组开始于2014年月,到2015年9月40例患者入组完毕,随机后12个月内的资料,。结论:该试验将为脑血管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应用提供临床依据,为后期进行Ⅲ期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提供参考。注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IIR-16009115。
贺迎坤李天晓白卫星朱良付王子亮薛绛宇冯光冯周琴王梅云李立李钊硕赵同源许斌张优田咏梅白岩赵晓娟梁晓东邵秋季常凯涛李桢桢
关键词:椎动脉狭窄药物洗脱支架金属裸支架随机对照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