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威

作品数:33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历史地理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历史地理
  • 4篇西汉
  • 3篇学术
  • 3篇战国
  • 3篇中国历史
  • 3篇秦代
  • 3篇国际学术
  • 3篇国历
  • 3篇长江
  • 3篇长江中游
  • 3篇楚文化
  • 2篇地理
  • 2篇地理分区
  • 2篇地望
  • 2篇遗址
  • 2篇中国历史地理
  • 2篇史考
  • 2篇史学
  • 2篇秦汉
  • 2篇青铜

机构

  • 33篇武汉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湖北大学
  • 1篇湖北省社会科...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西南大学
  • 1篇宾夕法尼亚大...

作者

  • 33篇郑威
  • 2篇徐少华
  • 1篇易德生
  • 1篇徐昭峰
  • 1篇郭辉
  • 1篇刘礼堂
  • 1篇邹芙都
  • 1篇韩志斌
  • 1篇董杰
  • 1篇刘志玲

传媒

  • 11篇江汉考古
  • 5篇中国历史地理...
  • 3篇考古
  • 1篇江汉论坛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中国史研究动...
  • 1篇历史研究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湖北大学成人...
  • 1篇华中国学
  • 1篇楚简楚文化与...
  • 1篇2010年中...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灵王遂申》与春秋后期楚国的申县被引量:1
2017年
依据新发现的蔡侯班戈等新材料,本文确认了上博简《灵王遂申》一篇中的申应指申县,地望在今南阳市城区东北部,吕在申县之西的吕国故地。春秋后期,随着灵王的即位与迁民,申县的军事性质或许发生了转变。
郑威
关键词:楚灵王
岳麓简中的江胡郡与秦代江东的地域整合被引量:1
2022年
秦王政二十五年灭楚降越,统一江东,在浙江以北的荆新地设江胡郡,在浙江以南的越地设会稽郡。秦始皇三十年五月至秦二世元年九月之间,整合江东的地域格局,两郡合并为新的会稽郡,政区的调整当与秦始皇三十七年巡游江东关系密切。
郑威李威霖
关键词:秦代
“夏州”小考——兼谈包山楚简“路”的性质被引量:2
2014年
本文首先厘清了《左传》与《战国策》所记楚国"夏州"的各自性质,指出前者会"夏人之州"意,即由被俘至楚的中原陈人组成的一种人口编制,后者为地名,在楚东境的杞国故地,今安徽泗县城关一带;然后就包山简文所记"路"的性质略加讨论,疑其是为安置灭于楚的列国遗族而设。
郑威
里耶秦简牍所见巴蜀史地三题被引量:9
2015年
新公布的里耶秦简牍,所记秦蜀郡县级政区共六个,分布于岷江、沱江流域,所记秦巴郡县级政区亦为六个,分布于嘉陵江及其支流涪江、渠江流域。秦人灭蜀后,岷江全流域处于蜀郡的控制之下,在李冰任蜀守期间,在僰人聚居区设置僰道,沿袭至汉晋未改。巴郡之宕渠为賨人聚居地,秦设宕渠道。在刘邦建汉过程中,賨人因功受赏,蠲免赋税,宕渠改道称县。秦灭蜀置郡在先,灭楚置郡在后,为了加强对楚地的管理,不少巴蜀官员转迁楚地各郡任职,里耶秦简牍记载的蜀郡资中县令史到新设立的洞庭郡迁陵县任职,就是一个十分具体的案例。
郑威
关键词:历史地理
里耶简牍所见秦即墨考被引量:13
2015年
结合传世史料与里耶秦简牍等出土文献,本文梳理了战国秦汉时期即墨的演变历程,即墨最初为齐五都之一,秦灭齐后归属琅邪郡,秦始皇二十八年之后不久析置为即墨郡,后又更名胶东郡。即墨与琅邪的分合,应与秦郡数量的调整有关。
郑威
关键词:秦代
从“楚国之楚”到“三楚之楚”:楚文化地理分区演变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战国秦汉是中国社会从分裂走向统一,从封建制向郡县官僚制过渡的重要历史时期。以楚地为个案,可知随着统一进程的推进、秦汉帝国的建立和稳定发展,楚地内部的社会风俗逐渐演变,其范围亦经历了从"楚国之楚"转变为"三楚之楚",后又向"楚国之楚"回复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出现与疆土变更、族群流动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
郑威易德生
关键词:战国秦汉文化地理社会风俗
“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
2008年
郑威徐少华
关键词:历史地理长江中游
出土文献所见秦洞庭郡新识被引量:14
2016年
洞庭郡是仅见于出土文献的秦郡,里耶秦简发现之前,历代学者对其一无所知。随着新发现简牍的整理和公布,学界对它的讨论越来越多,认识也越来越清晰。关于洞庭郡的郡治,已有的说法颇多,有临沅说、临湘说、沅陵说、长沙说、索或临沅说等,因公布资料有限,多为推测。
郑威
关键词:里耶秦简
《水经注校证》校疑四则
2019年
本文就《涢水》、《决水》和《蕲水》三篇中存在的四条存疑之处略陈己见:其一,《涢水》篇中"随水又西南至安陆县故城西,入于涢"当为"随水又西南,入于涢。涢水又南,至安陆县故城西";其二,《决水》篇中"楚子、秦人侵吴及雩娄","吴"和"及"应点断,即"楚子、秦人侵吴,及雩娄";其三,《决水》篇中"楚公子灭舒蓼"应为"楚公子灭六、蓼";其四,《蕲水》篇中"后齐齐昌郡移治于此也"衍一"齐"字,当为"后齐昌郡移治于此也"。
代鹏芳郑威
试析西汉“道”的分布与变化——从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秩律》谈起被引量:9
2008年
本文首先对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秩律》和《汉书·地理志》所载"道"的名称、数量作了比较,然后分析了汉代前后期"道"的设置变化,认为汉"道"基本承袭秦制,在中央对"蛮夷"地区控制力较弱的武帝之前,"道"的设立与复设频繁,而在武帝加强对这些地区的控制之后,"道"基本上一直维持着较稳定的状态。
郑威
关键词:西汉汉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