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少波
- 作品数:167 被引量:857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文化科学更多>>
- 5-杂氮脱氧胞苷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4增殖作用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杂氮脱氧胞苷(5-aza-dc)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4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浓度(0.1、0.5、2.5、12.5μmol/L)的特异性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dc,于不同作用时间(6、12、24、48h)处理人膀胱癌细胞株T24,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5-aza-dc在不同时间作用下T24细胞株的生长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5-aza-dc在处理T24细胞24h后的凋亡率变化情况。结果:MTT提示各浓度的5-aza-dc对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流式细胞分析结果示,不同浓度5-aza-dc处理24h后T24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加。不同药物浓度组在同一作用时间下,T24细胞生长抑制率及凋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药物浓度在不同作用时间组之间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浓度为12.5μmol/L的5-aza-dc作用24h时对T24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凋亡作用最明显。结论:5-aza-dc有抑制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生长及促进其凋亡的作用,其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及浓度依赖性。
- 徐宁儒刘春晓郑少波李虎林徐亚文许凯
- 关键词:膀胱肿瘤
- 经腹膜外入路单一部位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附1例报告)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经腹膜外入路单一部位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9月,对1例睾丸非精原细胞瘤行右侧睾丸根治性切除术,术后20 d行经腹膜外入路单一部位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采用右侧下腹部腹直肌外侧缘纵行切口,置入"两环一套法"自制开口器建立单孔腹腔镜通道。手术步骤及清扫范围同开放保留神经的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手术范围。结果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70 min,术中出血量为100 ml,无须输血。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2/11淋巴结为阳性。术后2 d肠蠕动恢复,4 d拔除腹膜后引流管,10 d出院。术后6个月随访,AFP降至正常(2.82μg/L),未发现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患者对切口美容效果表示满意。结论经腹膜外入路单一部位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可行,美容效果较好,短期随访显示肿瘤控制及性功能恢复好。
- 徐啊白刘春晓郑少波李虎林徐亚文方平申海燕陈玢屾许凯郭凯杜伟温勇
- 关键词: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非精原细胞瘤睾丸肿瘤
- 气压弹道碎石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1
- 2012年
-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科常见病,部分患者可能长期无明显不适症状,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有排尿困难、尿血、腹痛等刺激性症状,长期反复发作还可能导致肾脏损伤。随着相关医疗技术的发展,采取传统开放手术的几率已经大为降低。
- 方平郑少波徐亚文杨青
- 关键词:气压弹道碎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结石
- 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开放)60例随访报告
- 目的:对5年来我科开放手术完成的60例“膀胱全切,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进行系统的随访调查。方法:60例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37-82岁,平均为65岁。按手术时间长短分为术后3个月-1年(A)组:1...
- 徐亚文刘春晓郑少波李虎林
- 关键词:原位新膀胱术乙状结肠残余尿量
- 文献传递
-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去结肠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附71例报告)被引量:14
- 2008年
- 目的总结膀胱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去结肠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经验。方法2002年8月~2006年5月,治疗浸润性膀胱癌71例,手术包括:①腹腔镜下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②经5~7cm长腹壁造口取出切除物,取乙状结肠15~20cm,剔除对系膜的两条结肠带及其带间的环形肌层和浆肌层,构建新膀胱储尿囊;③完成储尿囊与后尿道的吻合,或关闭腹壁后腹腔镜下行储尿囊与后尿道吻合(26例)。结果71例手术时间240~390min。其中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80~270min(平均180min),开放手术时间160~240min(平均140min)。术后4~8d恢复饮食,3~4周拔除输尿管支架管,4周拔除尿管。术后3个月平均储尿囊压力22.0cmH20(17~38cmH20),平均储尿囊容量340ml(200~410ml),残余尿量(25ml(60例(10ml),平均最大尿流率12ml/s(7.5~22ml/s)。静脉肾盂造影单侧肾积水1例,肠漏3例,储尿囊尿道吻合口狭窄2例,输尿管反流4例。15例夜间偶有尿失禁。术前39例勃起功能正常者中,术后20例恢复勃起功能。71例术后随访6~51个月,平均32个月,肿瘤复发或转移11例。结论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盆腔淋巴结清扫彻底,是全膀胱切除手术中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全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需用肠段短、储尿囊在原位、尿液自尿道可控排出、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刘春晓郑少波徐亚文李虎林方平徐啊白陈玢屾
- 关键词:腹腔镜膀胱切除术膀胱肿瘤尿路分流术
- 经腹膜外入路单孔腹腔镜后腹膜淋巴结清扫术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介绍经腹膜外入路单孔腹腔镜后腹膜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方法和随访结果.方法:对5例非精原细胞瘤睾丸肿瘤患者行睾丸切除术(3例右侧,2例左侧),术前甲胎蛋白(AFP)明显升高.睾丸切除术后3周行单孔腹腔镜后腹膜淋巴结清扫术.采用与患侧下腹腹直肌旁纵行3 cm切口,置入'两环一套法'自制开口器建立单孔腹腔镜通道.手术步骤及清扫范围同开放保留神经的后腹膜淋巴结清扫术(RPLND).结果:手术时间为240(180~270)min.术中失血量为50(20~100)ml,无需输血.无中转开放手术或增加工作通道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检查结果除首例患者右髂外静脉周围淋巴结阳性,余切除的淋巴结均为阴性.随访3~24个月,AFP降至正常,未发现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患者对切口美容效果表示满意.结论:单孔腹腔镜经腹膜外入路后腹膜淋巴结清扫术是安全、可行的.经腹直肌旁腹膜外入路是理想的手术入路,美容效果较好.
- 徐啊白李虎林郑少波申海燕刘春晓
-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非精原细胞瘤睾丸肿瘤
- OCT4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检测干细胞标记物OCT4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肿瘤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Westernblotting、qRT-PCR检测OCT4在5种膀胱癌细胞株及人膀胱上皮永生化细胞株SV-HUC-1中的表达情况;同时收集46例患者膀胱癌根治手术切除的膀胱癌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CT4蛋白的表达。结果 OCT4在人类膀胱癌细胞株RT-4、Tcc-Sup、KK47、T24、5637中均有表达,而在人膀胱永生化细胞株中无表达。OCT4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6.1%,在正常膀胱组织中无表达。其异性染色定位于肿瘤细胞核内;膀胱癌组织OCT4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膀胱癌组织中的OCT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5),与膀胱癌的浸润深度无相关性(P>0.05);与肿瘤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TNM分期无明显相关性。OCT4阳性膀胱癌患者及阴性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2.2%和76.7%,无转移生存率分别为35.4%和59.2%,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膀胱癌组织中OCT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转移相关,对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分析有显著意义。
- 赵朋朋刘春晓许凯郑少波李虎林徐亚文徐啊白李炳坤黄鹏
- 关键词:膀胱癌肿瘤转移
-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前列腺出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07年
- 王福才邓鲲胡斌郑少波
- 关键词: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前列腺增生症
- 世界首例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被引量:34
- 2010年
- 目的报告世界首例单孔腹腔镜(LESS)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并采用全去带乙状结肠构建原位膀胱。方法患者为74岁男性,因血尿2月入院,活检病理确诊为膀胱癌。行LESS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于下腹正中取3.5 cm纵形切口,置入单孔多通道套管(R-port)建立手术入路。手术过程包括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完成后,开放构建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结果手术总时间9.5h,LESS部分5.5h。术中采用传统腹腔镜器械,没有增加其它通道。最终病理结果为尿路上皮癌。术中失血约600 ml,输注红细胞400 ml。清扫的盆腔淋巴结均为阴性。尿道及输尿管切缘未见肿瘤侵犯。围手术期未发生水电平衡紊乱及酸碱失衡。术后3月复查,未见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新膀胱容量约280ml,残余尿10 ml,最大尿流率11.1 ml/s。结论尽管LESS手术有着更长的学习曲线,但有望成为治疗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更加微创更美观的手术方法。
- 刘春晓徐啊白陈玢屾郑少波李虎林徐亚文
-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新膀胱乙状结肠
- SATB1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SATB1的表达情况,探讨SATB1的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34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和14例正常膀胱粘膜中SATB1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和17例正常膀胱粘膜中SATB1的表达,分析SATB1基因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结果癌组织中SATB1的转录和翻译水平均高于正常组织,两者有差异(P<0.05);SATB1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和是否发生转移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SATB1基因的表达水平增高可能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临床分期及其是否发生转移有关,且有望成为判断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 刘春晓温勇许凯郑少波徐亚文陈玢屾
- 关键词:膀胱尿路上皮癌SATB1免疫组织化学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