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瑞芝

作品数:112 被引量:329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4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5篇医药卫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8篇糖尿
  • 48篇糖尿病
  • 29篇2型糖尿
  • 29篇2型糖尿病
  • 20篇基因
  • 19篇糖尿病患者
  • 19篇病患
  • 14篇综合征
  • 11篇多态
  • 11篇多态性
  • 11篇家系
  • 10篇老年
  • 9篇遗传学
  • 9篇胰岛
  • 9篇突变
  • 9篇先天
  • 9篇激素
  • 7篇血清
  • 7篇胰岛素
  • 7篇基因突变

机构

  • 82篇河南省人民医...
  • 2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0篇郑州大学
  • 4篇新乡医学院
  • 4篇郑州大学第一...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河南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淮阳县人民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上海健康医学...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 1篇湖北民族大学
  • 1篇鹤壁煤业(集...
  • 1篇郑州颐和医院

作者

  • 111篇郑瑞芝
  • 68篇汪艳芳
  • 55篇赵志刚
  • 50篇袁慧娟
  • 41篇王遂军
  • 33篇张会峰
  • 30篇虎子颖
  • 24篇马跃华
  • 22篇苏永
  • 20篇张素华
  • 17篇袁倩
  • 16篇李蓉
  • 14篇王丽敏
  • 13篇汪志红
  • 13篇汪茂荣
  • 11篇史晓阳
  • 11篇田睿
  • 10篇梁松
  • 10篇任伟
  • 10篇龚莉琳

传媒

  • 10篇中华内分泌代...
  • 7篇中华内科杂志
  • 7篇中华实用诊断...
  • 5篇中华医学遗传...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上海医学
  • 4篇第七届国际骨...
  • 3篇中国糖尿病杂...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内分泌外科杂...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10篇2017
  • 8篇2016
  • 14篇2015
  • 9篇2014
  • 7篇2013
  • 14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13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钙危象5例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 对5例高钙危象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提高对该病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高钙危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26-60岁,4例以'间断性呕吐'收住消化内科,1例26岁女性,因'反复腰背痛、下肢疼痛...
郑瑞芝汪艳芳赵志刚马跃华王遂军王丽敏
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时相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联合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OGTT-IRT)评价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价值。方法 96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在入组时行OGTT试验,其结果作为基线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服单次瑞格列奈行OGTT,B组服1周瑞格列奈行OGTT,C组服1周格列本脲行OGTT。测定各时刻真胰岛素(TI)和免疫反应性胰岛素(IRI),并计算TI/IRI及早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I_(30)/△G_(30)。结果 A组和B组服药后30 min时TI和TI/IRI较基线明显增加(P<0.05),△I_(30)/△G_(30)均较基线显著升高(P<0.01);C组服药前后上述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瑞格列奈改善早时相胰岛素分泌,其联合OGTT-IRT较常规OGTT-IRT能更真实反映新诊断的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和储备功能。
袁慧娟史晓阳赵志刚汪艳芳王遂军虎子颖苏永张会峰郑瑞芝
关键词:糖尿病Β细胞功能瑞格列奈
游离脂肪酸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游离脂肪酸(FFA)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关系。方法选择85例老年T2DM患者,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定认知功能,分为T2DM认知功能正常组(T2DM-NC)45例和T2DM认知功能障碍组(T2DM-MCI)40例,另选择糖耐量正常且认知功能正常者35例为对照组(NC)。测定3组FFA、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等。结果 T2DM-MCI组FFA水平(7.45±0.13)mmol/L高于T2DM-NC组(6.32±0.13)mmol/L及NC组(4.56±0.11)mmol/L。T2DM-MCI患者的MoCA评分与糖尿病病程(r=-0.507,P=0.001)、FPG(r=-0.581,P<0.001)、HOMA-IR(r=-0.360,P=0.022)、HbA1c(r=-0.533,P<0.001)、TC(r=-0.358,P=0.023)、TG(r=-0.408,P=0.009)、LDL-C(r=-0.377,P=0.016)、FFA水平(r=-0.566,P<0.001)呈负相关,与HDL-C(r=0.365,P=0.021)呈正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示,FPG(β=-0.290,P=0.015)、HbA1c(β=-0.272,P=0.019)、FFA(β=-0.375,P=0.001)、病程(β=-0.248,P=0.037)是MoCA评分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FFA是T2DM患者MCI的危险因素。
虎子颖袁慧娟汪艳芳郑瑞芝张会峰
关键词: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蒙特利尔认知评估游离脂肪酸
21羟化酶缺乏症6例报道--附5个家系遗传学分析分析
目的提高对21羟化酶缺乏症(21-OHD)认识、诊断、遗传学分析及治疗水平。方法全面收集并分析6例21羟化酶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对患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6例患者为1男5女,有3型...
郑瑞芝田睿袁倩史晓阳赵志刚汪艳芳袁慧娟王遂军苏永张会峰虎子颍马跃华
关键词:家系遗传羟化酶缺乏症
2型糖尿病家系成员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家系成员中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来自2型糖尿病家系的2型糖尿病患者427例,非糖尿病一级亲属377例及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正常对照135例,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的水平,同时测定血压、血脂等临床和生化指标,并进行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和正常对照者相比较,2型糖尿病和非糖尿病一级亲属的hs-CRP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2型糖尿病患者的hs-CRP水平也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一级亲属(P〈0.01)。在2型糖尿病和非糖尿病一级亲属中,hs-CRP与体重指数、腰臀比、腹围、餐后2h血糖、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肌酐水平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非糖尿病一级亲属的hs-CRP还与收缩压、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HOMA-β)呈正相关。结论非糖尿病一级亲属存在与2型糖尿病患者类似的炎症反应。随着糖代谢紊乱的加重,炎症反应也逐渐加重。炎症反应可能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梁松任伟张素华万小莉龚莉琳白晓苏郑瑞芝汪茂荣
关键词:糖尿病一级亲属C反应蛋白
以多毛、高血压为主要表现的11羟化酶缺陷症一例报告
目的 对一例11β羟化酶缺陷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一例11β羟化酶缺陷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女性19岁,以"多毛6年,伴血压高1年"就诊.患者出生时其外阴无明显异常,12岁左右乳腺发...
郑瑞芝张菱周焰王琼袁慧娟汪艳芳张会峰虎子颖赵志刚
德谷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有效性与安全性的荟萃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系统评价德谷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对Corch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和中国知网进行计算机检索,查找关于德谷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试验组采用德谷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或地特胰岛素治疗,随访时间〉12周。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16年2月。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RCT并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Man5.0统计软件对提取的相关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研究最终纳入12个RCT,共计6527例糖尿病患者,其中试验组4358例,对照组2169例。德谷胰岛素注射频率为1次/d时,降低空腹血糖的能力优于对照组(MD=-0.40,95%CI:-0.65--0.16,P=0.001)。但在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方面德谷胰岛素略逊于其他基础胰岛素(MD=0.13,95%CI:0.08~0.17,P〈0.001)。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德谷胰岛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8,95%CI:0.87~1.10,P=0.700),但德谷胰岛素夜间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更低(OR=0.82,95%CI:0.72—0.94,P=0.004)。结论德谷胰岛素的降糖效果并不劣于其他长效胰岛素,但是夜间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好。其远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孙世萌丁乐刘宏霞邓欣如景春贝郑瑞芝汪艳芳
关键词:糖尿病低血糖胰岛素随机对照试验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3例病例及遗传学突变分析
郑瑞芝周焰袁慧娟汪艳芳杨俊朋
以腰痛、高钙、甲旁减为主要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一例报道
郑瑞芝袁慧娟汪艳芳阚全娥施辛格王丽敏赵志刚
AMPK α_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单磷酸腺苷(AMP)激活的蛋白激酶α2亚单位(AMPKα2)基因PRKAA2多态性与中国重庆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中国重庆地区T2DM患者492例(病例组)、正常对照296例(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对PRKAA2第6内含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857155(440A>C)进行基因分型。结果:PRKAA2多态性位点rs857155三种基因型AA、AC、CC频率在病例组中分别为0.161、0.567、0.272,在对照组中分别为0.192、0.586、0.223,差异无显著性(χ2=2.886,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亦无显著性(χ2=1.186,P>0.05)。结论:中国重庆地区汉族人群PRKAA2多态性位点rs857155与2型糖尿病无关联。
汪茂荣李蓉张素华任伟汪志红龚莉琳郑瑞芝白晓苏万小莉梁松
关键词:2型糖尿病多态性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